重生之将女为帝(265)
若非有晏秦氏一直在秦老太太身边陪着,不住地劝说二老,相信颜仲祈不会出事,秦老太太可能会撑不住。
晏清在听闻这些的时候,总是会想起正月里老太太热情洋溢的模样,那般鲜活,那般精神,让人很难想象,她已是六十多岁高龄的老人家。
不算那些突生横祸的,在这个老人平均寿命五六十的世上,秦老太太算得上是高龄了。
晏清不记得上辈子,秦老夫人是什么时候走的了。
在今年之前,她对于自己这一对外祖父母的印象,仅来源于从父母口中的听说。
若非雪原十二部之后的反扑,她可能连秦老将军是何时故去的也不知道。
对于上辈子的秦老夫人,晏清自然更加没有印象。
从前不曾见过,所以在考虑事情时,理智总是让人利益为先。
如今见过了,那些只言片语留下的印象,化作鲜活的人印在脑子里,便怎么也再难忘却。
她曾想过,是否要将颜仲祈的事告知秦家二老,哪怕这可能会使他们之后变得很被动。
这个想法,在晏清见到躺在病床之上,形如枯木的秦老太太时,变得格外强烈。
那个顽童一样的老太太,总是强势地将身边的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却又对自己关怀备至,宽容到近乎纵容的老人家,此刻气息奄奄地躺在病床上,呼吸微弱。
听得动静,秦老太太睁开眼,看见满身风尘的晏清,浑浊的眼睛又亮出光来,枯皱的嘴角一弯:“乖孙儿回来了……”
听着秦老太太虚弱却欣喜的声音,晏清喉头一梗,疾走两步,行至床边,握住老太太虚虚伸过来的手,尽力绽出一个笑来,努力自发堵的喉咙里,吐出一句轻快的话来:“外婆,我回来了。”
“好,好……”
秦老太太握着晏清的手,“回来了就好。”
晏清薄唇紧抿,黑眸深沉,轻启唇瓣,正要开口,却被秦老太太重重地握紧了手。
那力道之重,如同濒死之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便死也不愿松手一般。
晏清微怔,一眼望进秦老太太眼里。
老太太眼眸浑浊,却也掩不住那瞳孔深处一抹精光。
晏清合上了唇。
秦老太太眸色一软,却是对晏秦氏等人道:“都出去吧,让我和乖孙儿单独说会儿话。”
晏秦氏感伤地望一眼自己的母亲,看着自己女儿看过来的眸子,勉力牵出一个笑来,轻拍了拍她发顶:“好好陪陪外婆。”
晏清点头。
晏秦氏带着满屋子的人退了出去,屋里终于只剩下了晏清和秦老太太。
秦老太太恋恋不舍地看着晏清,伸出手去触那精致的眉眼。
晏清握着她的手,将脸贴上去,就像先前秦老太太最喜欢她做的那样。
秦老太太抚着晏清尚显稚嫩的面庞,感受着手下被风沙吹拂得并不算细嫩的肌肤,心疼不已。
她才见到自己这个外孙女,还不曾好好看看这孩子,却已然没多少时间了。
战场之上,刀剑无眼,要提防暗箭。
做人不要太过锋锐,月盈则亏,人满则易损。
将来嫁了人,不能太软性子,容易被人欺负。
不要总是一心扑在军务上,也该好好歇歇,去四处走走看看。
……
她有满肚子的嘱托想与自己的乖孙儿说,却已是无力开口。
抚着掌心温热的小脸,秦老太太轻轻地将指腹拂上晏清紧蹙的眉峰:“孩子,这不是你的错,不用怨责自己。我年纪大了,早晚会有这一天的。”
第239章 告别二老
秦老太太为晏清抚平眉峰,问她:“阿祈那孩子还好吗?”
晏清一怔,俄而红着眼颔首:“舅舅如今在荆城,一切安好。”
“好,好……”
秦老太太连声道着好,又抚慰晏清道,“阿祈那孩子是个性子傲的,一心想比他父亲当年做得更好,恨不能天天住在营里,却偏在触发前回来陪我几日……”
“虽然他什么也没说,但人相处久了,一点的异常,也就能猜个大概了。”
秦老太太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抚平晏清不时蹙起的眉头,“你和阿祈都没有错,不必为此事不安。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知道。就算没有阿祈这件事,也很难过这个坎儿。”
说罢,秦老太太又念叨起颜仲祈来,故作轻松地对晏清嘱咐,“阿祈那孩子看着冷,却什么都爱往心里去。你帮外婆多劝着他点儿。”
晏清连连点头,哽噎地应着。
秦老太太不舍地捧着晏清的脸,泛白的唇翕动着,浑浊的眼中起了水光,片刻,却终是轻轻地叹了气。
“行了,去吧。”
秦老太太软软地捏了捏晏清的面颊,从她掌心抽出自己的手,轻轻地推了推她,“去做你应当做的事。莫再迟了,惹圣上和镇北侯不快。我身边还有蓁蓁和你外公陪着呢。”
秦老太太挥手赶人,以眼神催促着。
晏清鼻头一酸,红着眼起身,退后两步,郑重地同秦老夫人磕了三个头。
秦老太太泪眼涟涟地望着,却在晏清看过来时挥手赶人,嘴里囫囵地催促着:“好孩子,走吧……”
晏清在秦老太太的催促里出得外间,却一眼望见正以绢帕拭泪的晏秦氏。
晏清欲言又止。
晏秦氏却是飞快地团了帕子,揉了把红肿的眼睛,婉婉地朝晏清挤出一个笑来,同秦老夫人一样催着她走:“去吧,老人家身边还有娘在呢。”
晏清回首望一眼里间,再次拜别秦老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