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一片月(123)+番外
“韩杞伤的重,我只是一些轻微扭打伤,不值一提。”
“你还是这样散漫,不把自己的身体当回事儿。”
“那不然呢,难道和你分开几个月我就变了个人不成?”
仇璋突然沉默,李纤凝也没再说话,漫长的空白后,李纤凝说:“没事的话,我回内宅了。”
“李小姐请便。”
李纤凝走了几步,忽然立定,回身,叫出了那个久违的称呼,“文璨。”
仇璋仍在原地,双眸如罩阴霾,闻她呼唤,眸色一闪,清淡自持。
“我们之间不必这样生分。”
他愣怔片时,旋即微微一笑,“好。”
第68章 下弦月篇(十二)怀恨于心
杨宅大门洞开,门前白簇簇。里面正在治丧,来来往往的人皆着素服,面容肃穆。
李纤凝和杨仙儿依次下轿,同往祭奠。
杨宛死的不祥,府中各处挂着铃铎贴着符纸,设斋醮,请道士超度亡灵。灵堂前亦有七七四十九个和尚念经超度。
李纤凝和杨仙儿进了停灵之室。室内停着一口黑漆棺椁,香雾漫漫,熏得人睁不开眼,犹压不住棺中透出的沉重尸气。
季夏时节,尸骨腐烂迅速,棺中杨宛大抵已不成形状了罢。明明数日前还是谈笑风生的美人儿,如今却躺在棺椁中静静腐烂,着实令人扼腕。
李杨二人对着灵牌拜了三拜,烧化了几张纸钱随即退出。
灵室之外跪着许多丫鬟,李纤凝一眼扫过去,看到紫绡碧茹也在。杨家算善待她们,换作别人家,小姐出了这样的事,丫鬟多半不得善终。
杨仙儿问李纤凝,“杨宛的案子进展如何,你有没有消息?”
李纤凝摇头,“京兆府来录过一次口供,此外没见什么动静,我也没特意打听。”
“我倒是有所风闻。”杨仙儿团扇掩唇,刻意压低声音,“梁录事身上嫌疑颇重。”
“意料之中。”
“难道就为杨宛退了他的婚?这杀意未免太过莫名其妙。且过了这么多年,他早不报仇,延宕如此之久,委实奇怪。我看这其中必有内情。”
“嫂子所所言有理。”
“你知道什么,说来听听。”
“尚不确定,且看官府如何调查。”
李纤凝嘴巴严,杨仙儿也不深打听。说话间,两人出了杨宅。
“嫂子家去?”
“我去你家坐坐,和心兰聊聊天,一道?”
“不了,我回衙。”
杨宅门前和杨仙儿分别,李纤凝径直回了衙。路过县丞房,仇璋立在门口,冲她招手。
李纤凝满面春风迎上去,“干嘛,莫不是想和我重修旧好?”
仇璋手扶太阳穴,示意她里面。
李纤凝往里一探,原来是仇少尹里头坐着。
“哟,这不是八叔嘛,哪阵风把八叔吹来了?”
李纤凝没事人似的,走过去一屁股坐在仇璋的座位上。仇璋没处坐,干脆出去闲逛。
仇少尹素来不喜李纤凝,嫌她磨牙,没有大家闺秀的风范,盼仇璋和她掰盼多少年了。当下也不搭腔,轻佻抛过去一本薄子。
李纤凝拿起来翻几页,“这不是我的口供么,有什么问题?”
“下面人录的不详细,我还有几句话要问你。”
李纤凝放下薄子,“八叔想问什么尽管问,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那我就开门见山了。”仇少尹说,“你与杨宛相识于何时何地?”
李纤凝一一说了。
“从你们相识到她邀请你去别苑避暑,中间你们见过几次?”
“一次未见。”
“短短数月,一面之缘,杨宛为何突然邀请你去别苑避暑?”
“第一次见面时她说了,她仰慕我,许是出于这个缘故。”
李纤凝知道仇八这是疑心她了,估摸着是在梁人杰那里碰了钉子,来她这里寻找突破。
“据她的侍女讲,在别苑期间,你经常和杨宛一处闲聊,相处的时间比她的嫂子夏夫人和好友梁夫人还多。你们都聊些什么?”
“闲聊罢了,一些琐碎小事,不堪细数。”
仇少尹沉吟片时,“杨宛对你超乎寻常的感兴趣,你不觉得奇怪吗?”
李纤凝微微一笑,忽然问仇八,“八叔在梁人杰处遇阻?”
仇八翘起二郎腿,“咱们两个谁问谁?”
“我劝八叔别在我身上浪费功夫,八叔案子遇阻,查不下去,我倒可以为八叔指条明路。”
仇八微微抬起身子。
“梁府里半年前淹死了个丫头,叫小啼,八叔去查一查,指不定会有收获。”
李纤凝说完这句话便去了,不给仇八一探究竟的机会。未几,仇璋回转,不见李纤凝,问仇八,“聊完了?”
“死丫头,目无尊长,说给我指条明路,有这么跟长辈说话的?得亏你及时擦亮双目甩了她,这种女人没进我们仇家的门,是我们仇家的福气。”
“八叔你说的这叫什么话,你自己不尊重,也别怪她跟你说话没大没小,十九叔和我年纪相仿,我从没见阿凝冒犯过他。”
“好小子,教训起你八叔来了。”
“侄子不敢。”
仇八看了仇璋一眼,恨他不争气。忽想起一事,摆正了姿态问他,“大理寺有个空缺,六品的县丞,你想过去的话,我替你安排。”
“八叔这是哪兴的念,我在万年县做的好好,作甚去大理寺?”
“好什么好,一个县丞,九品芝麻官,做到县令,充其量也才七品。蒙祖荫,当年那么多职事任你挑,本可以和你十九叔双双进兰台,纵算不进兰台,大理寺京兆府刑部哪个不行,偏为了李家丫头进了万年县衙。现在你们两个也闹掰了,你还有什么想不开的,趁着大理寺现在有空缺,赶紧补上去。虽只是个六品的寺丞,也比你九品的县丞来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