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一片月(95)+番外
不论哪种情况,衙役们的热情大大削减。没人愿意拿自己的性命冒险。
李含章终日愁眉不展。
解小菲一直记挂着李纤凝,三不五时来跟李含章打听李纤凝的消息,得知没有消息,眼里总是浸满失望。
李含章瞧不得那眼神,每每黯然神伤。
他的女儿还有那个灭绝人性的凶手,他们究竟藏在哪里?
青龙寺附近有人上报,有一篾匠的女儿走失。
这个时候有女孩儿走失,还是青龙寺附近,不能不叫李含章不重视。当即带人赶赴青龙寺,一面组织人员寻找,一面询问女孩双亲有没有怀疑对象。尤其是居住在这附近的独身男子,爱亲近女孩子的。
女孩儿母亲说:“竹郎不是独个住?”
女孩儿父亲斥她,“乱嚼什么蛆,是谁也不能是竹郎,你忘了那年我掉陷阱里,折了一条腿,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是谁背我回来的?再者说,那竹郎原也不是独身……”
李含章细问究竟,女孩儿父亲说那竹郎和他的娘子竹娘也住这附近,编竹为生。两年前竹娘不慎摔下山崖,摔坏了身子,卧床不起,竹郎任劳任怨伺候了她三个月,人还是没活下来。说着,指着走来的青年,“喏,这就是竹郎了。”
李含章冷眼打量,来人三十上下岁,头上包着一块洗得发白的蓝布头巾,长手长脚,骨架宽大,皮肤黝黑,皮下青蓝色的血管清晰可见。是干惯了体力活的人。
竹郎上前,自称听说了茵茵失踪的事,过来帮忙寻找。
茵茵父母称谢不已。
李含章暗里观察,不觉有什么问题。谨慎起见,和茵茵父母打探了竹郎家的住址。带着自己手下一个姓刘的属官前去查看。
竹屋的门竟没锁。
李含章推门而入,室内一尘不染,少见的干净,倒似有个小娘子天天拎着抹布打扫。
“有人吗?”李含章喊了几声,声音回响在空荡荡的房子里。属官将各屋查看过,未见异常。
“看来这个竹郎没问题,真有问题,也不会连门也不锁。”
李含章不置可否,正欲退出,耳边忽然钻进一声“爹爹”。李含章猛然回头。
“怎么了,县丞?”属官问。
“我好像听到阿凝在唤我。”
“县丞思女心切,小姐怎么可能在这里。”
李含章立住静听,渴望再听到那声音,一次就好,确定不是他的幻觉。
刘姓属官突然假咳,“县丞……”
李含章抬眼望去,原来是屋主人回来了。
李含章不慌不忙,“口中饥渴,进来讨口水喝,怎么,是阁下的宝宅?”
“李县丞说笑了,陋室一间,哪里敢称宝宅。李县丞喝水这边请,现汲的水才够清甜。”
李含章二人饮毕水,竹郎邀他们进屋歇歇。李含章婉拒道:“不必了,找人要紧。”
竹郎连忙称是。
李含章接着问竹郎,“这门平时也不锁吗?”
竹郎说:“锁的,早上走的匆忙给忘了,这会儿专程回来锁。不怕别的,只怕路过的猎户顺手牵羊。”
李含章点点头。
待竹郎锁好门,三人一齐去了。
大肆搜索一天,毫无结果。午后,天空乌云密布,预示一场大雨将至。酉时左右,天空如期落起雨,雨成瓢泼之势,搜索被迫中断。
李含章等人转移到新昌坊内武侯铺歇息避雨。
今夜是望日,没这一场雨,李含章原打算彻夜巡逻布控。纵算抓不到凶手,也能起到威慑作用,令其不敢下手。哪知这场雨来的不巧,连天老爷都在助那凶手。
李含章唉声叹气,盼望雨停的心焦渴已极。
李含章睛瞳湛湛,一夜未眠,见雨势稍转淅沥即叫起衙役,整装发往青龙寺。其时已交三更。
延误太多时辰,但愿前方等待他的不是一具尸体。李含章心中祈祷。
竹林蜿蜒十几里,沿途散落数十户人家。李含章交待衙役留意灯火通明的人家,一经发现,立即来报。此外他对青龙寺也不放心,难保不是寺里和尚作祟,率一队人马先往寺里搜查。
且说孙二郎几个衙役于竹林间巡逻,经过竹郎的竹屋时,月色皎然,把那栋小小竹屋的门窗照得一清二楚,孙二郎定睛瞧去,房门居然大敞,大感离奇,会同兄弟们一道上前检查。
夜风习习。
门板轻微摆动,合页处“吱呀”作响。
室内未燃灯烛,月光之下也显得昏暗,不远处地板上似乎卧着什么东西,轮廓起伏。人未动,火把先探进去。
视野豁然开朗,孙二郎前走数步,猛然看清地上所卧何物,脑子轰的一声,血色齐刷刷从脸上褪去。
李含章得到消息,匆忙赶赴竹屋。
人刚死不多时,身上的热气还没散尽。左眼圆睁着,仿佛至死也不相信,右眼眼窝里插着一支竹签,眼珠破裂,流出浑浊的液体。致命伤横贯腹部,从右往左,豁开一条七寸长的口子,肠子热腾腾流了满地。
周遭的气味令人作呕。
已经有小衙役受不住出去吐了。
李含章蹲到尸体前,指着竹郎右手手心里的一串白花,“这花原来就在这里?”
衙役们点头。
白花采下来几天了,花枯叶萎,蔫嗒嗒毫无生气。李含章不明白死者手里为什么会握着这样一支花。据他所知,这种花叫黑莨菪,也有百姓叫它米罐子、熏牙子,除了这些称呼,它还有一个极好听的别称,唤作天仙子。
如今它出现在凶案现场,究竟是巧合还是故意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