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的美食恋爱日常(58)+番外
一进市场,黎锦便把竹篮还给了包子铺。
包子铺的人很开心地道:“我们的包子可好吃吗?”
黎锦点点头,道:“很好吃。”
包子铺的人道:“我说的吧!我们家的包子最好吃了,谁吃了都赞不绝口。大小姐可愿再买一些?”
黎锦本来不想买,她晚上是想再煮些切面的,但被包子铺的人说动了。
于是,她又买了八个肉包子回去。
素馅包子便宜,一文钱一个。肉馅包子便贵一些,是三文钱两个。
八个肉包子,就是十二文钱。
这回包子的数量少,不用再借篮子。只用油纸包着放小推车里就行了。
黎锦走着走着,四处张望,又看到了卖鸡蛋的,一串鸡蛋十个,五文钱,不论个单卖。
她便花上五文钱,买了一串鸡蛋。
这鸡蛋的包装方式,倒还真有意思。
鸡蛋竟然是用草绳捆成串的。
草绳编成了像蝈蝈笼子一般的环形,紧紧裹住鸡蛋。鸡蛋外面有了草绳的缓冲,便不会磕碰受伤。
一串串的,如秋天挂起来的大蒜串、辣椒串一般,十分有趣。
黎锦将鸡蛋也小心地放在小推车里,这鸡蛋有了草绳的缓冲,虽然不怕碰了,但仍然很怕压。
黎锦又想了想,将鸡蛋串围着包子转了一圈。这样包子也更稳当了些。
黎锦去了铁匠铺,本以为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工。
不料,铁匠铺的人竟然道:“最近不忙,已经做好了。姐姐你若是给补上钱,便能拿走了。”
于是黎锦便将钱补上,铁匠铺的人也将铁制镀银的碗盘、筷子拿了出来。
这下,不怕磕打的新餐具也总算有了。
虽然添置的成本不算高昂,但黎锦动手摸摸,感觉品质倒还不错,没什么毛刺,很是光滑。
碗筷盘子上,都镀着一层薄薄的银子。
毕竟是崭新的家什,看起来银光闪闪,十分美观。
如果没人说破,看来也和银制的餐具区别不大,可以以假乱真了。
但怎么拿回去呢……黎锦见了这些餐具,觉得放在小推车里怕不是很稳当。
若是不慎伤到了草绳没裹到的那些鸡蛋外皮,后果可就更严重了。
铁匠铺的人见她为难,道:“姐姐,你可是担心拿不起来或是拿不回去?”
黎锦道:“是啊。餐具倒固然不重,但这些零零碎碎的,怎么拿得起来?”
铁匠铺的人道:“我们可以给你包装,但要加钱。行吗?”
黎锦道:“加多少钱?”
铁匠铺的人道:“这些五文钱。”
黎锦惊道:“好贵!我刚才买了十个包好的鸡蛋才五文钱呢!”
铁匠铺的人道:“那是预先包装好的,不包好姐姐你怎的拿回去?我们铁匠铺的东西,都不怕磕碰摔打,若不嫌麻烦,总能拿得回去的。所以包装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自然要加钱了。”
黎锦听了铁匠铺的人的解释,虽觉得有些道理,终究心疼肉痛。
她低头又望了那些碗筷盘子,终究觉得烦恼,咬牙切齿地道:“两文钱给我包上行不行?”
铁匠铺的人道:“不行,我们不值得一动手呢。”
黎锦听了气闷,想想又道:“三文钱,你若给包便包。不给包,我便想方设法慢慢拿着走了。路又不远,慢慢来,总能拿得回去的。”
铁匠铺的人想了想道:“成交。姐姐你把钱拿来吧。”
黎锦见他答应得爽快,便暗悔自己是不是出价高了?又不好反悔,只得摸出三文钱给了铁匠铺的人。
她本以为,铁匠铺的人说的“包装”,是卖给她一个竹筐或者大篮子的意思。
虽然要付出两三文钱,但买个竹筐篮子倒也不算得贵。
不料,黎锦的理解却是错了。
铁匠铺的人所做的“包装”,竟然只是将盘子、碗筷叠在一起,也用草绳给捆扎起来而已。
而那捆扎手法,还不如拴鸡蛋的拴得精细。
绳子倒是用得挺多,密密麻麻绕了好几圈,但用再多绳子,黎锦拿回家也没甚大用处,她便觉亏了。
虽是如此,绕上这几圈草绳,总算拿着方便,比徒手设法拿回家要简单得多。
黎锦因为心疼钱,很是郁闷,只得如此宽慰自己。
别说,虽然多花了三文钱,但是捆扎起来之后,确实好拿多了。
黎锦力气又大,这些镀银餐具拿在手里并不算重,甚至觉得轻飘飘的。
她犹豫了一会儿要不要硬放进小推车里,终究怕伤着了鸡蛋,决定还是拎回去吧。
黎锦往回走的时候,突然一念心生。
她便随口对正在推车的阿诚问道:“阿诚,你说我接下来该做什么买卖呢?是继续卖‘糖雪球’和‘京糕’这类东西,还是做些新的东西出售呢?”
阿诚道:“‘糖雪球’和‘京糕’不是刚做出来吗?将军为何心生动摇?”
黎锦道:“确实是刚做出来的。倒是可以先卖几天,但是担心不好卖,又恐被人模仿。总觉得并非长久之计,还是要多考虑一番吧。”
阿诚道:“阿诚觉得,指望这些发家致富倒是难,先卖着玩,却没什么不可以的。卖点儿钱就是点儿钱吧,总比无事可做强多了。”
黎锦又想了想,点头道:“阿诚你说得对,我明白了。”
阿诚道:“将军若有新的点子,尽可多想多分析。若是想出来的点子足够完善,便即刻改行也无不可。眼下没什么好主意,便先做山里红的买卖吧。”
黎锦又点头道:“正是阿诚你说的这样。那我还是先不折腾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