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离后,战神前夫死皮赖脸求入赘(178)
萧承易打断了武定侯一条胳膊。
要不是皇上急匆匆赶出来阻拦,萧承易估计还会废他一条腿,而且这回是武定侯先动的手,皇上都没法包庇他。
四老爷道,“明王要皇上严惩武定侯,皇上以武定侯以下犯上,把武定侯府贬为武定伯府,并夺了武定侯手里的兵权。”
三老爷道,“这才是文武百官所熟知的明王,奇怪的是大哥揍了明王两回,明王都没还手,忍下了。”
他们不奇怪明王断武定侯的胳膊,他们奇怪的是明王对苏怀臣的态度。
二老爷看向苏月,他隐隐觉得明王的反常是因为苏月,但又觉得不可能,要真因为苏月,明王才一再容忍苏怀臣,那他会一样容忍顾家才是。
苏月和萧承易之间发生的事,他们不知道,又怎么可能猜的到。
知道萧承易为何揍武定侯后,苏月没坐一会儿,就起身告退。
出了春晖院,四下无人,芍药忍不住崇拜道,“明王也太厉害了。”
那混蛋确实厉害,但更多的还是武定侯缺心眼。
明王被他爹连揍了两回,本来就有损威望了,结果碰到武定侯送上去给他立威,明王能错过这么好的机会?
苏月摇头好笑,却见芍药盯着她肚子看,苏月抬手敲她脑门,“看什么呢!”
芍药摸着敲疼的脑门,咧嘴笑,虽然没说话,但话都刻在脸上,她在看小世子。
明王那么厉害了,还想父凭子贵,姑娘又聪明,小世子长大了,肯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苏月被她看的脸红,抬手还要敲芍药,芍药连忙捂着脑袋后退几步,苏月举起的手放下,迈步回挽月苑。
她回去,才给自己倒了盏茶,外面就进来一小丫鬟,站在珠帘外禀告道,“姑娘,皇后娘娘派人来传你进宫。”
皇后怎么会召她进宫?
想到皇后帮安乐县主给她送绝子药,苏月就对皇后没有半点好感,她一点也不想进宫,偏皇后传召,她不去都不行。
换了身裙裳,又往头上插了两根玉簪,苏月就带着芍药出了门。
怕皇后等着急,苏月就没去春晖院,直接去了大门口,小厮已经赶马车等候在那儿了。
芍药扶苏月上马车,然后自己也钻了进去。
小厮赶马车往皇宫奔去,宫里来传话的马车紧随其后。
马车一路畅通无阻的进了宫,在停马车处停下,苏月下马车,正好看到王太医拎着药箱子走过来,神情有些落寞。
苏月走过去,见到苏月,王太医忙给苏月行礼,苏月问道,“王太医怎么还辞官了?”
一个“还”字就足以说明苏月猜到王太医辞官的原因了。
王太医鼻子泛酸,他也不想辞官啊,可架不住他近来太倒霉了,昨天在明王府等明王,耽搁了时间,等他进宫想拿回辞官的折子已经迟了,折子已经送到皇上跟前了,这是他上的第二道辞官折子,皇上见他去意已决,就准了。
折子是他上的,还是两份,他也不好说不辞官了,只能收拾东西离开太医院。
他倒是不怕离开,以他的医术,不愁没饭吃,可是家中老父亲对他寄予厚望,当年他到启蒙之龄,老父亲怕他不是读书的料,最后浪费钱,送他入学堂前,先给他算卦看看,他果然不是读书的料,但他学医有天赋,将来不仅能入太医院,甚至能官拜太医院院首。
老父亲高兴坏了,砸锅卖铁供他学医,他也不负期望,顺利进入了太医院,可现在——
别说做太医院院首了,他连太医都不是了。
王太医怕就这么回去,会把家中老父亲活活气死。
苏月看出来王太医不是真的想辞官,只是出了岔子,她心下愧疚,问道,“王太医多久没回老家了?”
王太医惭愧道,“有三年没回去了。”
苏月道,“王太医是受我牵连才辞掉太医一职,回头我会让明王帮你回太医院的,难得空闲下来,王太医不妨回去尽几天孝心。”
王太医没想到苏月会帮他,想到苏月给明王的巴掌,肚子里还怀着明王的骨肉,她让明王帮他,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想到这里,王太医布满阴霾的心情瞬间好转,刚刚还怕回老家的他,这会儿竟有些迫不及待了。
两人简单说了几句话,那边有公公过来带路,苏月就跟随公公往皇后的凤仪宫走去。
第140章 天赋
皇宫不是一般的大,苏月走到双腿泛酸,才堪堪看到凤仪宫,又走了好一会儿才到。
离凤仪宫越近,苏月就越好奇周皇后找她进宫所为何事,跟着宫人迈步进凤仪宫,又进了殿内。
远远的就看见周皇后端坐在凤椅上,雍容华贵,裙摆上绣着凤凰,栩栩如生,她的面庞看似温和,却在抬眼间,威严毕露,苏月在她眸光望过来之前,眼睛看向别处。
苏月走上前,福身给周皇后行礼,但周皇后没叫她起身,她的眸光在苏月周身打转,似乎忘了叫她起身这回事。
这姿势多站会儿就累的慌,苏月柳眉微蹙,怀疑周皇后在故意拿捏她,可就在她怀疑的时候,郑嬷嬷在一旁提醒道,“皇后,您还没让苏大姑娘起身……”
周皇后这才反应过来,抬手道,“是本宫疏忽了,快起来吧。”
“谢皇后娘娘。”
苏月站起身来,望向周皇后,却见周皇后看了眼郑嬷嬷,郑嬷嬷就摆手让在殿内伺候的宫人都退下。
苏月不由得更好奇了,屏退宫人,这是要和她说什么?
等宫人都退下,周皇后才道,“本该早几日就传你进宫的,奈何本宫执掌后宫,事务繁多,这才拖延到今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