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离后,战神前夫死皮赖脸求入赘(247)
芍药连连点头,虽然赵七的任务是护姑娘周全,但秋儿人就在挽月苑里,不耽误赵七的正事。
芍药拿银子去给初四和十五,两丫鬟没想到办这点小事就有这么多的赏钱,高兴的合不拢嘴。
很快午饭端上来,但饭菜汤里都没问题,苏月忙了一上午,食欲很好。
傍晚,晚饭送来,苏月检查了下,有些失望,还是没毒。
苏月,“……”
不应急躁。
毕竟挽月苑里丫鬟婆子不少,避开那么多人耳目给她下药不容易,她应该多几分耐心的。
吃过晚饭,苏月在院子里溜达了两圈,就回了屋,闲着没事,手痒想给腹中胎儿绣小肚兜,又怕被人发现起疑心,便把这想法给摁下了,绣起别的。
夜,静静流逝。
困乏了,苏月便盥洗上床,很快进入梦乡。
她屋子里的灯一熄,整个挽月苑就都安静了下来。
月光清浅,但对习武之人的赵七来说,足够他看的一清二楚了,他站在屋顶上,看着丫鬟秋儿鬼鬼祟祟的出了门。
墨玉轩,竹屋。
萧承易冲了个冷水澡,准备睡觉了,青风在给他铺床。
听到有熟悉的脚步声传来,青风回头就见赵七走进来,他道,“这么晚了,你不守在挽月苑,怎么回来了?”
这么晚了,当然是有事才回来的啊,这还用问。
见萧承易望过来,赵七忙将手里拿着的匣子呈给萧承易过目,“爷,您看看匣子里的东西吧。”
“打开。”
赵七将匣子打开。
几乎是看到匣子的瞬间,萧承易脸色就变了。
只见匣子里装着一和他一模一样的小人儿,小人的身上贴着生辰八字,上面扎满了针。
青风问赵七道,“这东西哪来的?”
赵七道,“昨儿安乐县主托左相府大姑娘约长宁侯府三姑娘赏花,苏三姑娘回府后找了王妃院子里的丫鬟,方才丫鬟鬼鬼祟祟将这匣子埋在了挽月苑的一棵树下……”
本来这事该交给苏月处置的,但苏月睡下了,赵七不敢将她惊醒,再者这事与萧承易关系更大,由萧承易来处置更稳妥些。
萧承易眼神冷冽如寒,青风道,“爷凤子龙孙,岂是这样小小巫蛊之术能祸害的?!”
赵七也没把这事当回事,安乐县主不知道爷和王妃的感情,才会使用这样的离间计,能不能伤到爷,赵七不知道,但足够把王妃送进大牢,甚至流放斩首了,心肠够歹毒。
萧承易伸手道,“把东西给我。”
赵七捧着匣子上前,萧承易将布偶人拿起来,赵七道,“爷,小心。”
萧承易看了看布偶上的针,一根根拔下来,而后起身,朝书桌走去。
他提笔蘸墨,笔走龙蛇,赵七和青风侧目看他写了什么。
多看两眼,两人脑门上黑线成摞的往下掉。
能不能说一声太不要脸了啊。
安乐县主气不死王妃,爷是打算把王妃气死吗?
不对,爷是打算连着长宁侯一块儿气死。
写完了,萧承易将手中狼毫笔放下,吹干墨迹,连着去掉针的布偶放进匣子里,交代道,“埋回去。”
赵七弱声道,“爷,您不能不顾属下的死活啊。”
王妃让他盯着丫鬟,他却把东西带回来给爷,事后王妃知道了,能轻饶了他吗?
萧承易道,“她只会恼我,不会和你一般见识的。”
赵七想想也是。
他未经王妃同意,就擅作主张把王妃带来明王府,王妃虽然有些生气,但没责怪他,王妃知道他心更向着爷,这事交给他处理,应该也有让他直接处置,让爷收拾安乐县主的意思。
萧承易让青风拿十两银子给赵七。
赵七接过赏银,高兴的怎么抱匣子来的怎么抱匣子回了挽月苑。
避开苏木、苏乙,赵七把匣子埋回树下,但夜晚太安静了,不论是挖坑还是填土,很难不弄出点动静。
苏木、苏乙两人在暗处看的眉头直扭。
苏木道,“他不是把木匣子带走了吗,怎么又埋回去了?”
苏乙道,“我们要当没看见吗?”
苏木想了想,慎重道,“一会儿你支开他,我挖出来看看,再决定。”
“也好。”
第196章 作妖
一夜好眠。
翌日清晨醒来,苏月坐在床上伸懒腰,只觉得神情气爽。
吃完早饭,苏月带着芍药溜达着去春晖院给老夫人请安,她到的时候,苏媚苏婵她们都在了,正围着老夫人说笑。
看到苏月进来,苏媚她们脸上笑意淡了几分,尤其是苏媚,眼底泛寒芒,还隐隐有几分幸灾乐祸的样子。
苏媚见不得苏月请安来迟,她道,“祖母疼你,免你晨昏定省,你又没病没痛,还来这么迟。”
老夫人眉头一皱,正要说话,苏月先一步道,“看三妹妹的气色,应该是完全好了。”
想到腹泻不止的那几天,苏媚就恨的咬牙切齿,“托大姐姐的福,已经好了!”
苏月笑道,“既然好了,怎么没去佛堂陪母亲抄家规?”
苏媚脸色一僵。
苏月不说,她都把老夫人罚她抄家规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
没人敢提醒她,也没人敢提醒老夫人给苏媚不痛快,只要没人提醒,要老夫人想不起来,这事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老夫人免她晨昏定省,苏媚明知道,还斥责她请安来的迟,不敬老夫人,那苏月能不提醒她把老夫人话当耳旁风的事?
都是些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人,苏月可不会惯她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