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我带着房子穿书了(256)
娱乐项目匮乏的时代, 一有这种热闹, 大家几乎都是蜂拥而至。
礼堂观众席以家庭为单位坐得满满当当, 祝安安还看到有几个月的小婴儿都被抱来了。
反正孩子看不看得懂不重要, 重要的是家长想看。
小船正儿八经第一次看演出, 上一次有文工团来,还是在宜洪军区时,祝安安要家属表演。
小崽子几个月大就没抱着去, 当然抱去看了他也不可能记得住。
现在三岁多已经看得懂了, 小小一只窝在秦岙怀里看得津津有味, 眼睛瞪得大大的, 目不转睛看着台上。
还跟旁边大人一样,看到精彩的地方,拍拍小肉手,字正腔圆地喊一声,“好!!”
小奶音夹杂在一堆大老爷们粗狂的声音中,给旁边的人看得乐呵地不行。
“这娃有意思,机灵啊!”
“这么小个娃还看得懂好赖呢!”
“这话说得,娃娃咋就看不懂了?!”
…………
……
小船是个不怕生的,哪怕坐在他旁边的叔叔他不认识,但还是接话道,“看得懂~”
表情还有点小得意,他可聪明呢。
旁边的叔叔‘哎哟哟’地逗起了小孩儿。
祝安安注意力也被自家崽子吸引走了一半,小小年纪还怪会捧场的。
不仅捧场,还挺沉浸式。
文工团表演完散了以后,回去的路上,小小儿童逮着几句刚学来的歌词啊啊啊地唱个不停。
奶音扯得挺高,就是那音跑出去十万八千里了,要让刚刚表演的同志听到,可能都听不出来这是她唱过的。
偏偏小崽子自己觉得挺好听,唱完还拉着人评价,“爸爸,好听吗?”
秦岙面不改色,很淡定,“好听。”
小船满意了,又拉着祝安安,“妈妈,好不好听?”
祝安安:“………………”
她能说实话吗?
自然是不能的。
祝安安也淡定的语气,“好听。”
一路同行的秦双一家子努力憋笑,胡兰花悄摸摸地说道,“小安不是唱得挺好的么?这是一点没遗传到啊。”
秦双了然状,“随我哥呗。”
虽然很小声,但还是听到了的秦岙瞥了自己妹妹一眼。
秦双耸了耸肩,她又没说错。
祝安安笑着把怀里的小崽子递给了秦岙,“你的基因你受着。”
三岁多小孩儿的小奶音撒娇的时候很萌,扯老高还跑调的话,就有点魔音灌耳了。
小船听不懂这么复杂的词汇,换了个人抱他也不介意,搂着自己爸爸的脖子继续唱。
等回到家的时候,成功把秦岙唱得忘记原调了。
当然,如果小船之前就让人示范一下的话,就会发现他老父亲压根就找不到调,遗传这种东西真的是很神奇。
---
国庆节一连热闹了好几天,这几天文工团虽然天天都在演,但演出节目是重复的。
毕竟两万多号人,礼堂要分批次才能容纳得下。
最后一天演出的时候,礼堂还有空位置,小船又想去看,祝安安对这兴趣不大。
祝然然自告奋勇抱着外甥去了,那舞台戏演得真有意思,她也想再看一遍。
姨甥俩高兴着去,兴奋着回,手牵手有说有笑的。
祝安安问看得怎么样时,祝然然兴奋中带着遗憾,“还是那么好看,也不知道她们啥时候能再来?”
小船也一本正经,表情跟自己姨姨差不多,“看完了,没有了。”
祝安安:“这得看领导安排。”
一般情况下都是比较大的节日才会有,比如八一、十一、过年。
其他时候都是基地里自己组织热闹热闹,这种办得都不大,自己人演也没有文工团的专业。
祝安安看向又凑在一起叽里呱啦的姨甥俩,悄悄想着等过个一两年,或许家里可以添置一台电视。
现在好像已经有彩电在生产了,但是她一台也没有看到,供销社有的都是黑白的。
心里是安排上了,但也不可能现在买。
---
国庆过后天气就有点冷了,家家户户都在准备买煤。
祝安安也拿着煤本子定了自家要用的量,就是得一点点自己挑回去,不会给送到家门口。
好在距离也没多远,就在副食站旁边。
夫妻俩一人盯着过称,一人挑,等都弄回家后才发现小崽子居然在家里作妖。
挑回来的蜂窝煤堆在一起还没码好,小船小肉手伸进煤眼眼里,一个一个垒得不亦乐乎,玩起了一个人的过家家。
祝安安进屋时看到的就是一个脸上手上衣服上都黑了的黢黑小孩。
祝安安一声惊呼,“我的天,你掉煤窝里去了啊?!”
这场景,不知道的还以为这煤是他连夜挖的呢。
今天不是休息的日子,石头小然都在学校没回来,小船前面说不想跟着去卖煤的地方,祝安安就让他在家里待着了。
反正离得近,一会会儿不看着不要紧。
当时心里还想着,今天孩子还怪乖的,能自己安安静静待着了,以前都是跟着到处跑的。
结果,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哦,孩子静悄悄,多半在作妖。
煤堆旁边,听到妈妈话的小船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黢黑的脸衬得牙齿格外的白。
听到动静过来的秦双:“嚯!哪来的煤小孩儿?!”
小果果已经能稳稳当当地走了,从自己妈妈身上梭下来,走到小船身边,“黑!”
小船对着妹妹:“嘿嘿~”
然后还抬起手在小果果脸颊两边分别抹了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