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我带着房子穿书了(280)
大婶儿扭头,对着秦双,“丫头你也是今天来报道的?”
秦双摆摆手,“我不是,我嫂子是,我在师范。”
大婶儿‘哎哟’一声,“你们家两个大学生呢,不错不错。”
秦双谦虚地摆摆手,“我嫂子厉害,她不带我复习,我估计考不上。”
闲聊总是有来有往,秦双说完问道:“婶儿你送孩子来的?”
大婶儿笑得眼睛眯了起来,一脸骄傲的模样,“对,我送我幺儿,他刚刚就排在那女娃前面一个。”
祝安安挑眉,“怪不得你知道的这么清楚呢。”
感情是近距离看到过。
大婶儿笑呵呵的。
几人也没聊多久,等前面人少了一点,祝安安便走在前面往求知楼走去。
事实证明,五个系的学生跟家长加起来真的没那么多人,之前那些都是来看热闹的。
祝安安一路很顺利找到了办手续的地方,只是虽然队不长,但是耗时很久。
负责的老师可能是被刚刚的事情搞怕了,问的问题格外多。
尤其是那些一个人来的,祝安安在后面听到,都快给人祖上八代问出来了。
小船这小孩儿也从刚开始的兴致勃勃,等到……尿急了。
他抱着秦岙的脖子很小声,“爸爸,我想嘘嘘。”
秦岙认命地抱着儿子去找厕所,小船着急但又没那么急,还大声跟祝安安交代,“妈妈,我们去去就回来~”
祝安安是典型句句有回应的母亲,“好,妈妈就站在原地等。”
小船这才一副放心了的表情,也不知道小小年纪天天操的哪门子心。
父子俩回来时,刚好轮到祝安安。
负责办理的老师也是打破砂锅问到底,不过她这种拖家带口的,没问到祖上八代,比有些一个人来的快了不少。
这年头大学不用交学费,一个月还有十几块的补贴。
她们学校是十四块五,完全够一个人的伙食费,甚至可能还会有不少一部分人,能省下来一笔补贴家用。
祝安安很快办完,负责的老师递过来了分配的宿舍信息和钥匙,大一新生默认都是要住校的。
祝安安接过问道,“老师,如果要办理退宿的话是去找辅导员吗?我孩子还小,想住在家里。”
那老师抬头看了祝安安旁边的秦岙跟小船两眼。
小船挺挺胸膛。
没错,他就是妈妈的小孩子。
负责老师点点头,“嗯,找辅导员申请,你直接上二楼,左边最里面那间办公室。”
祝安安道过谢,领着人往二楼走。
秦双小声,“手续还挺多。”
祝安安笑:“这就嫌多啦?还没完呢。”
秦双瘪嘴,“明天我要早一个钟去。”
祝安安温馨提醒,“电车没那么早发车。”
秦双想了想,“那我跟老曹骑自行车去。”
祝安安客观分析,“行是行,就是进教学楼的时候,得一个人在外面看车。”
开学当天,人来人往的,不看着丢的可能性极大。
秦双啧了一声,“那算了,我们慢慢办吧,反正有两天。”
她们学校报道只给了两天时间。
话落几人便走到了办公室门口,祝安安抬手敲了敲。
离得最近的一个女老师出声道,“进,新生吗?哪个专业的?”
祝安安:“中医学。”
女老师指了指她斜对角的男老师,“找李老师。”
祝安安挪了两步,“李老师好,我想办理退宿。”
李老师抬眼,看着站在门口像个小鹿崽一样好奇望向这边的小男娃,一脸了然状,“材料带了吗?结婚证那些。”
祝安安点头,伸手就在包里扒拉,“都带了。”
结婚证,手写申请什么的,她准备得相当齐全。
李老师笑了一声,打趣道:“有备而来啊?”
祝安安也笑,“有跟别的同学了解一点。”
这个别的同学当然就是柯茵了,她早一周开学,属实是给她和秦双分享了不少经验。
虽然学校不一样,但好歹在一个市里,政策差不多。
祝安安就照葫芦画瓢提前准备了一点,比如手写申请书,上面要写明为啥要退宿,家庭详细地址在哪里之类的。
学生晚上不在校内,学校当然要把信息都摸清楚。
材料没啥问题,辅导员看完把手写申请书留下,结婚证户口本那些还给了祝安安,顺带又给了一张表格。
祝安安填完,辅导员就给收了起来,“下午统一拿去盖章,明天上午再过来一趟。”
盖完章的表,还得学生自己拿去给班主任登记。
祝安安应了一声,明天刚好可以找班主任问问班会那些啥时候进行,不住校就是这点不好,消息接收慢。
住校的在寝室可以互相通知,她不住寝室又没认识的人,只能自己主动打听。
按照惯例,明天或者后天肯定是要开班会的。
虽然说报道时间有三天,但卡最后一天来的是极个别,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基本都集中在第一天,所以班会不可能留到正式上课了才开。
从辅导员办公室里出来后,今天就没啥事儿。
小船跟着看了一上午人头人影,兴致有点不高,小脸靠在自己爸爸肩膀上,朝着旁边的祝安安,“妈妈,肚肚饿~”
确实到饭点了。
祝安安问其余三人,“回家还是吃食堂?”
秦双第一个表态,“当然吃食堂啊!家里的饭啥时候都可以吃,吃完我们还可以逛逛,这一上午都没能好好看看。”
曹英毅没意见,秦岙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