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我带着房子穿书了(295)
“一个多月,不到两个月。”
“哎哟,那你们学校放得短,李团长家的有整整两个月呢。”
…………
……
诸如此类,祝安安说了一路。
刚到六栋楼底下时,又碰到了从楼上下来的闵梅英。
不止她一个,她身边还有她家老大吴英武和在招待所上班的孙秀禾。
迎面遇上,闵梅英惊讶,“小安你放假啦?”
祝安安:“嗯,刚放,小武子啥时候回来的?”
闵梅英笑呵呵的,看起来心情很好,“前两天刚到。”
祝安安:“那加上路上时间,比我早放一个礼拜呢。”
祝安安视线落到孙秀禾身上,“你们这是要去哪?”
都穿得光鲜亮丽的,一看就不是只在院儿里转悠。
闵梅英又笑起来,“秀禾外甥女跟我们家英武一个学校,这不想着年纪差不多,给两个小年轻相看相看么?”
说着还拍了拍吴英武的背,“要是指望他自己,我还不知道啥时候能见到个媳妇儿呢。”
吴英武在旁边羞得不行,黑脸里透着红。
祝安安也笑了起来,“能在一个学校说明有缘分。”
孙秀禾显然也对两家亲事乐见其成,“就是说嘛,让他们小年轻先处处。”
三人着急出门,没跟祝安安说几句就走了,毕竟相亲迟到可不像样。
祝安安掏出钥匙打开家门,今天不是周六,秦岙不在家,要中午才回来。
好久没回来家里其实没啥变化,谈不上干净也谈不上乱。
祝安安还是带着小船打扫了一下,大部分地方都是干净的。
但是秦岙忙,在家的时间也不多,工作日只有晚上有空,周六又是一放假就往市里跑,边边角角难免有顾不上落灰的地方。
小船对这种家庭活动积极得很,迈着小短腿在屋里跑来跑去,一会儿给妈妈拿撮箕,一会儿又要帮忙洗抹布。
打扫到厨房的时候,祝安安顺手看了看装米面的缸,她开学那会儿装得满满的。
几个月过去,才下去不到四分之一。
看得出来,秦岙很久没开过火了。
所以说,生锈的哪里是床,分明是锅。
就在祝安安检查调料,心里规划着中午炒点啥菜时,外面传来了敲门声。
小船屁颠屁颠跑过去,“我去开,是不是爸爸回来了?”
祝安安跟着后面,“还早呢,你爸不可能这个点回来。”
门打开,柯茵站在门口,“我就说好像听到楼底下有动静,果然是你回来了。”
祝安安视线落到柯茵头发上,“你烫头发了?”
柯茵以前也是直发来着,这会儿赫然变成了小波浪卷。
柯茵扒拉了几下,“刚烫没两天,好看吗?”
小船插话,“好看,柯姨姨是最漂亮的姨姨~”
祝安安:“………………”
好熟悉的话术。
她家小崽子这是学会了万能公式啊!
柯茵‘哎哟’了两声,摸着小船的脑袋,“嘴真甜,你妈是不是喂你吃糖了?”
小船摇脑袋,“没吃,妈妈不让我吃太多糖糖。”
柯茵:“没吃嘴就这么甜,吃多了可了不得。”
祝安安笑:“也没说错,确实好看,怪洋气的。”
柯茵也是满意的表情,“我这是看了我们班上有个同学烫得不错,才下定决心去试试的,还真别说,那师傅手艺真好,你要什么时候想烫了可以去找他。”
祝安安应了下来,虽然她暂时没这想法。
两人说了一会儿,看时间不早了,干脆又一起去买了个菜。
柯茵在院儿里也待不了几天,说是等领完成绩,她要回娘家看看父母。
买好菜,路过副食站时,想着家里没啥吃的,祝安安又进去看了看。
售货员是轮班制,今天二楼边团长媳妇儿蒋秀芳在,好久没见,人很热情,拿着闺女小宝珠的饼干招呼小船吃。
说起来,当时楼里五家都参加高考了,就蒋秀芳没参加。
她其实也是个初中学历,努力搏一搏未必就考不上。
但是最后考虑到年纪不小了,加上要带闺女,便放弃了。
闺女造了趟罪,夫妻俩都不放心把孩子给别人带。
还真别说,自从边老太太走后,小宝珠变化非常大,没人天天抱着她,也没人在她一喊饿就给喂吃的。
小丫头肉眼可见的爱动活泼了,也瘦了不少,不像以前,胖得有点不健康。
蒋秀芳在三十多岁的年纪放弃考大学的机会,选择了家庭,也算是有舍有得了。
闲聊的功夫,祝安安买了个罐头和西瓜,现在天气热,放水里凉一凉饭后吃刚好。
看到有豆干也秤了几两,这玩意儿菜站没有,可以跟辣椒放一起炒炒。
等回到家,小船自觉担任起了摘菜小工,肉手小小一只,干得倒是像模像样的,就是有点磨叽。
导致等菜炒好时间已经不早了,祝安安刚想去食堂打点馒头,一开门发现秦岙拎着馒头回来了。
小船很惊喜,“爸爸大馒头!”
这一波,属实是一家子心有灵犀了。
曹英毅跟着进门,语气夸张,“真香啊!嫂子有我的吧?”
祝安安笑:“如果我说没有你就不吃了?”
曹英毅嘿嘿一笑,“就说嫂子不能像老秦这么无情,这人刚刚打馒头都不想打我的。”
秦岙呵了一声,让人找自己媳妇儿去。
一说这话,曹英毅又怨念上了,他媳妇儿还忙着考试呢,学校真不做人!
哪个好学校放假放这么晚啊!可惜他的怨念没人能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