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投胎被读心,我成皇朝团宠(123)

作者:棠灿灿 阅读记录

“讲。”

永平帝睨了一眼那个檀木箱子,脸色平静。

宫门口发生的事,他早就收到消息了。

楚承奕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皇商付家大义,自愿捐出八成家财助朝廷兴修水利,臣对此深感惶恐,还请皇上定夺。”

李圣舟当户部尚书多年,还是第一次收到如此大手笔的捐银。

而且,荆州水灾过后,工部便提了要兴修水利之事。

户部也的确是在筹备工部需要的银钱。

付家如此巧合的捐银,真的没有算计什么吗?

“哦?竟有此事?”

永平帝面露疑惑,一脸不信。

“回皇上的话,确有此事,这个箱子正是众朝臣亲眼看着付家父子交给臣的,这其中便装着付家八成家产。”

李圣舟说着就将箱子双手托起,意思是要呈给永平帝。

林福在收到永平帝示意后,就下去将箱子接走。

检查过后,又将放在箱子最上面的清单呈给永平帝过目。

这份清单说是清单,实际上是一本上百页的册子。

里面详细列明了各种财物的名称、产地和价值。

箱子里除了这本清册,就是一摞万两面值的银票以及大量房契、地契。

说实话,永平帝只看了清册就被震惊到了。

光是册子里有东西就超越了整个国库,这就难怪贤嫔和宁王要扒着付家不放了。

“皇商付家果真是义商,赚钱不忘回馈朝庭,更不忘为百姓谋福,实乃我朝商贾典范。”

永平帝压抑住内心的震惊,面上恰到好处的露出些许欣慰之色。

然后,就对付家一通夸赞。

以此表示他认可付家,并接受付家捐银。

“皇上,付家如此义举,理应嘉奖。”

李圣舟看懂永平帝的意思,立马按规矩为付家争取回馈。

以往也有过民间捐银之事,朝廷大多都是有来有往的。

别人出了银钱,总要给些好处。

不拘是名或是利,看起来公平就好。

“李爱卿说的是,理应嘉奖,依爱卿之见,该如何嘉奖付家为好啊?”

永平帝点点头,表示赞同。

又将问题抛回给李圣舟。

“皇上,付家已是皇商,背靠皇家挣银钱,回馈朝廷也是应当。依臣之见朝廷收了他们的捐银便是对他们的认可,倒也不必再做嘉奖。”

李圣舟还未来的及开口,就被礼部尚书马修礼抢了话。

第102章 嘉奖

马修礼是宁王的岳父,纳付家女为妾之事宁王瞒着别人,却未瞒他。

那拨刺杀付家父子的刺客,便是他为了确保付家女入宁王府而提前安排的。

没想到有神秘人插手,让他阻挠失败。

至此,付家的家财,宁王彻底无法再染指。

“是啊皇上,付家几代皇商,挣的盆满钵满本就是沾了朝廷的光,他们捐出家财兴建水利也算是他们应尽之责。”

“此言有理,经商之人大多唯利是图,难得想到回馈朝廷和百姓。臣倒是觉得可借此提点其他皇商,该以付家为榜样才对。”

“是啊,皇商手中银钱太多便容易生事,还不如让他们主动拿出来充盈国库,为百姓做些实事。”

......

马修礼开了个头,百官们便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起来。

永平帝和李圣舟都未出声,任由百官们畅所欲言。

只有宁王在心里默默的咒骂,骂他们多事,骂他们没脑子。

宁王是礼部右侍郎,品级不低,所以朝堂上也有他的一席之地。

原本他以为,付家不成,还有两家皇商可利用。

没想到这些朝臣竟在朝堂上讨论的如此直白。

这让他还如何明着与皇商结盟?

马修礼只是觉得付家不懂事,想借由百官之口让他们鸡飞蛋打而已。

哪里能想到,竟间接坑了自己女婿一把。

“看来众卿对此事争议颇多,那便容后再议吧,今日可还有要事启奏?”

永平帝见朝臣的讨论已达到自己的预期,便出言打断。

“皇上,臣有本启奏。”

这次出列的是于锦鸣。

他要说的是怀王刺杀楚承奕一案。

“讲。”

永平帝见他出列,表情便严肃起来。

众朝臣都对大理寺有种天然的敬畏之感,所以朝堂上也瞬间鸦雀无声。

“皇上,怀王......”

于锦鸣将怀王所犯之事一一道来,证据证言也都悉数呈上御案。

“逆子,这个逆子,残害首足其心可诛。”

永平帝拍案而起,摆出一副气愤至极要杀人的样子。

直把朝臣们吓的一声都不敢吭。

一些怀王旧部还想替他说话,但见永平帝这样,也都打消了念头。

“怀王一案,按律当如何量刑?”

永平帝平复了心情后,又看向于锦鸣。

“回皇上的话,按律当流放三千里。”

于锦鸣郑重其事的回禀。

“宁王,怀王与你一母同胞,此事你怎么看?”

永平帝没接于锦鸣的话,目光直直看向宁王所在的位置。

“回皇上的话,本朝律例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怀王刺杀太子不成是为蓄意谋杀未遂,当按律流放三千里。”

宁王一脸憨厚,说出的话也很直白。

众人只当他是真的没脑子。

怀王怎么说也是他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假装求一下情会死吗?

连首足之情都不顾,果然不堪大用。

“众位大人觉得如何?”

对宁王的话,永平帝不置可否。

他的目光从宁王身上挪开,又扫向一众朝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