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投胎被读心,我成皇朝团宠(189)

作者:棠灿灿 阅读记录

只能龇牙咧嘴的侧起身子勉强行了个礼。

“周爱卿伤的这般重,该在府中好好养伤才是,怎的要生生折腾这一回呢?”

永平帝目光关切的看着周鸿境,一副很心疼他的样子。

“回皇上的话,宣国公府出了这般大的事,微臣自是要亲自过问查勘的,好在不辱使命,让微臣连夜查出了失火的原因。”

周鸿境忍着身上的伤痛,在永平帝面前狂刷生存期望值。

他想活着,哪怕是就这样重伤在床,他也不想掉脑袋。

“哦,宣国公府失火难道不是意外?”

永平帝诧异道。

早朝上,五城兵马司回禀过,说是意外。

“回皇上的话,并非意外,而是追杀微臣的贼子潜进了宣国公府,恐是宣国公府有人发现了他的踪迹,他才放火灭口。”

周鸿境说的信誓旦旦,就好像他已经掌握了十足的证据一般。

永平帝听到这里,也猜到一些他的想法。

难道他去豫州跑了一趟,并未查出那些寺庙和花楼与马修礼有关?

而且那些追杀他的人,他也并未搞清楚身份?

想到这里,永平帝就接着问:“哦?那你可查出凶手在何处?”

“微臣虽不知具体是何人,但也知晓他的来历,还请皇上派人助微人去捉拿凶犯。”

周鸿境说的跟真的一样。

但永平帝又不傻,怎么会听不懂周鸿境的意思呢。

无非是他京兆府的人对豫州的情况无能为力,刚好借着宣国公府的事,求他支援罢了。

不过,如此也好。

宣国公府事了,他心中的大石也算落了地。

而周鸿境此举,只怕将他与豫州的事牵连的更深。

只是,等他知晓豫州的事与马修礼和宁王有关时,也不知他会不会后悔今日之举。

“来历?你确定知道那凶犯的来历?还有朕的昭儿可还好?”

既然周鸿境想忽悠他这个皇帝,那满足他一回又何妨?

“回皇上的话,微臣是一路被那凶犯追杀过来的,对他路数自是能够分辨清楚。

至于昭......昭公子,微臣已知晓他所在的位置,若能顺利捉拿凶犯,微臣定会将他救出来。”

周鸿境忍着心虚,自认为这话说的能让永平帝信服。

其实,信不信服的不重要。

重要的是,永平帝已经搭好了戏台子,他这个角儿就得唱好这场戏。

“你可还记得朕给你定的期限?如若不能在这期限内救出昭儿,朕再与你算帐。”

永平帝放了狠话,情绪拿捏的恰到好处。

第157章 你爹爹被人惦记上了

“皇上,微臣记得,微臣死也不敢忘记。”

周鸿境原本还想以自己受了重伤为由,请永平帝宽限几日的。

但永平帝的态度,让他连提都不敢提。

“行了,你先回府养伤,今日便会有人来与你接洽去豫州捉拿凶犯之事。”

永平帝摆摆手,让人将周鸿境抬了出去。

其实马修礼的事情,大理寺前段时间派去豫州的人已经查的一清二楚。

若让于锦鸣的人出手,用不了多久,马修礼一党就会尽数落马。

但于锦鸣刚查了怀王以及罗长峰,荆州的案子他也有插手,若再让他查马修礼,就有些太晃眼了。

搞不好,朝中大臣会以为他是在为楚承奕铲除异己,被人针对就得不偿失了。

借刀杀人是帝王之术,但永平帝不会借着一把刀可劲儿用。

刀用坏了,想再造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马修礼一事由周鸿境借楚承昭被拐一事牵连出来,是最省事的法子。

从宁王府后宅来算,马修礼和周鸿境算是自己人。

让他们自己人先斗一斗,朝廷才能以最小的付出得到最佳的结果。

下晌,江柏青便奉命去了京兆府,与周鸿境商讨去豫州捉拿纵火宣国公府的凶犯事宜。

江柏青现任五城兵马司北城指挥。

这是他被调离京郊大营后,楚承奕重新给他安排的职位。

他和皇后的事只有他自己当真,皇后只是把他当做池鱼在养而已。

永平帝对江柏青的父亲归义侯依然信任,让江柏青赋闲的想法,他也并未坚持多久。

只要江柏青不担任要职,断了与皇后接触的机会,给个差事就给个差事吧。

好歹归义侯还在戍边,他的嫡子,皇家也不好太过苛待。

“江指挥,那凶犯有好几人,你可要多带些人去。”

周鸿境一见到江柏青,就激动的不行,心想这烫手山芋总算是要丢出去了。

至于北城兵马司为何要管位于城西的宣国公府被火烧一事,他才不会难为自己多想。

他一个京兆尹不还是千里迢迢跑去豫州追凶吗?

北城兵马司跨辖区办案,不还是因为凶犯胡乱跑吗?

“自是会多带些人手的,还请周大人将那凶犯的画相提供给下官,还有京兆府要派知晓案情的人员同去,否则时间怕是赶不及。”

江柏青除了对上皇后会迷糊,在领兵练兵以及办差方面还是多少继承了一些归义侯的头脑。

周鸿境想套路他,那是套路不了的。

“呵呵,凶犯的画相自是应该提供,江指挥稍后片刻。”

周鸿境意图避重就轻,心想着只要京兆府不派人随行,这事若是不成京兆府能少些牵连。

若是成了,京兆府还有功,毕竟是京兆府最先去豫州查找凶犯绘出画像的。

“嗯,下官候着便是,之前随周大人同去豫州的衙役还请一个不少的随下官走一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