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胎被读心,我成皇朝团宠(283)
“无事,你亲自去一趟大理寺,让于家那小子查清楚这账本上的每一笔支出。”
没等楚承奕接话,永平帝就接着道。
“是,儿臣这就去。”
楚承奕放下手中的卷宗,转动轮椅就出了御书房。
永平帝看着楚承奕离开之后,便看向怀中熟睡的楚沁姝。
他心中的怀疑,其实很好验证。
可他又有些不敢面对。
若真如他猜想的那般,那他的儿子岂不是又要少一个了。
永平帝的纠结,楚承奕很清楚,楚沁姝也懂。
但他们俩都给永平帝留出了足够的空间,他若想揭开真相,那便让他自己揭开。
当然,他若不想揭开真相,楚承奕也会在案情推动中逐步揭开。
想争那个位子,就凭自身能力。
若所有手段都是建立在手足相残,鱼肉百姓的基础上,那便只能排除在争储的行列之外。
......
楚承奕亲自出马,周鸿境很快就被移交到大理寺。
于锦鸣当然知道,马修礼的案子审到这个程度,才只是开始。
而京畿各县的银库出现马修礼的赃银,周鸿境就必然被牵连其中。
所以,监察司的人将周鸿境送过来,他也只能欣然接受。
可他也知道,马修礼要算计周鸿境,账本上早就做过手脚,而那账房不是被马修礼灭口了,就是被送走了。
周鸿境想要自证清白,很难。
当然,周鸿境本身也并不清白。
所以,他很想知道,马修礼与周鸿境二人,还能互相咬出多少朝廷不知道的事。
第237章 心太软
周鸿境被送进大理寺,宁王第一时间收到消息。
此时的宁王,有些心绪不宁。
他今日没去都堂当值,而是散朝后就从勤政殿直接回了宁王府。
之后,就派了心腹去打听消息。
“可打听到了?”
见到毛章回来,宁王有些迫不及待。
“王爷,是马家的案子,说是周大人也参与了马家的事情。”
毛章费了好些银钱,才打听到这个消息。
“嗯?此话怎讲?”
宁王有些疑惑。
周鸿境有没有参与马修礼的事情,他自认为是最清楚的。
难道马修礼背着他与周鸿境做了什么?
他那些个正妃侧妃,庶妃侍妾的娘家,做的事情都有所不同。
他虽未明面上说让他们不要做同类事情,但也明里暗里的提醒过他们多次,难道周鸿境和马修礼都将他的话当了耳旁风?
“京兆府下辖一郡九县的银库里,都是马大人从京郊库房转移过去的赃银,据说是周大人给他开的后门。”
毛章听了这个消息,也有些胆战心惊。
马家的案子,他知道有多严重。
若只有马家,他家主子还能独善其身。
但多了个周家,那就不好说了。
周侧妃的父亲是个扛不住事的,他不会为了女儿和外孙自己担下所有。
而且,也不知他是否知晓王爷与豫州之事的关系。
“你说什么?怎会这样?”
宁王一拍桌子,面容都有些控制不住的扭曲起来。
京郊库房的存银,怎会送去地方银库中?
他是怕受到牵连,才没有派人盯着京郊库房。
可他万万没想到,会扯上周鸿境啊。
早知如此,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劝周鸿境认下漏缴税银之事的。
“是监察司去查出来的。”
毛章打听到了来龙去脉,一切都是从周鸿境被查出漏缴税银之事而起。
若周鸿境不让人去查地方银库,监察司也不会查到这些银子。
那可是地方银库,谁会想到马修礼会将赃银藏到那里呢?
“快去请凤先生和喻先生,来书房议事。”
宁王自己心中没有主意,就想到了幕僚。
他原本是想保下周鸿境的,但现下看来,不仅不能保,还要想法子与他划清界线才是。
马修礼为了自家嫡长女和两个外孙,也不会牵连宁王府。
但周鸿境不同,说不得他还有可能为了保命,拉宁王府下水。
而且,他正妃和侧妃的娘家若因同一件事被查抄,涉及赃银的数额又特别巨大,宁王府是无论如何也难逃罪责。
宁王府的书房,很快便热闹起来。
时而争论不休,时而沉默不语。
永平帝则一直在御书房盯着怀里的楚沁姝发愣。
想叫醒她,又不想叫醒她,脸上的纠结把皱纹都衬得重了几分。
楚沁姝呢,看起来是在睡觉,实际上却是在空间里和小葫芦一起看视频。
看的,还正是宁王的视频。
宁王那人,又蠢又自私,留在身边,简直是防不胜防。
按说他早已封王多年,也有封地,早早去封地待着多好,干嘛非得留在京中瞎折腾呢?
“命里有时终需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小葫芦看着视频里的宁王,老神在在的来了这么一句。
“生在皇家,哪有信命的?
他们觉得自己是龙子凤孙,就都有争夺那个位子的机会。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坐上那个位子的人不同,这一国百姓的命运都会跟着变的不同。
有人坐上那个位子,百姓会流离失所食不果腹是命。而换个人坐上那个位子,百姓就可能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楚沁姝很赞同小葫芦的话,宁王明明没有帝王命,却得了帝王病。
以为扮猪吃虎,装傻装憨,就能够得到盛安国的江山吗?
简直是白日做梦。
“主人,你皇爷爷还是太心软,是不是皇后给他的教训还不够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