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破产前,女帝老祖宗带着国库穿来了(223)+番外
管家道:“老夫人,我们已经是首都最大的家族了,且不说全国范围内,就算是整个世界范围内,也不一定有人敢跟我们作对,您还担心给小少爷出不了这口恶气吗?”
“不是……”
李家奶奶揉揉眉心,有些疲倦的靠着椅背,“我最担心的事情,可能要出现了。”
“开快点。”她又催促了一句。
两个小时后,车子来到了偏远的郊区,这里是李家老宅所在的地方。
这个宅子用的红漆木,因为常年失修已经褪色腐朽,又高又大的门庭,直到现在还透着一股子威严肃穆。
李家奶奶迫不及待进去,进入祖祠之中。
在祠堂前按下一个按钮,轰隆隆一声响起,地下出现一道暗门。
她叫管家进来,在里面摸索了片刻,拿出了一个暗金色箱子。
管家将箱子抱在怀里,感受到沉甸甸的重量,心中暗暗惊叹,这居然是纯金打造的。
李家奶奶迫不及待拿出金钥匙将锁打开。
里面一个卷起来的金黄色布帛映入眼帘。
李家奶奶将那布帛缓缓打开。
管家瞳孔骤然一缩。
这居然,是一卷圣旨!
第176章 你这第一刺绣大师的位置不保啊
李家奶奶小心翼翼捧着布帛,手指轻轻从布帛上的那张纸上划过。
纸张已经老旧泛黄,上面的字迹却非常清晰。
她让管家赶紧把放大镜拿过来。
她举着放大镜,带着老花镜,对着秦纤写的那张纸,和这上面的字迹反复比对。
居然,一模一样!
管家惊呼一声,“老夫人,这字迹居然一模一样!”
李家老太太呼吸急促,腿一软直接瘫坐在了凳子上。
管家急忙想要上前搀扶,“老夫人,这……这人怎么会写出圣旨上的字?这意味着什么?”
老太太落在桌上手紧紧攥了起来。
“意味着,这是一封警告信。”
管家不解。
警告信?
整幅字上面都没有任何强硬的语气。
只是简单的称述了一下她为什么要打李志慵。
后面还说了,望海涵。
语气诚恳真挚,一点威胁的意思都没有。
老太太道:“我们李家,以前是专门给皇帝做衣服的,我的祖母往上几代,都是宫中秀女,一脉传承下来,这圣旨就是我们祖上传下来的传家宝之一,时代变迁,这皇帝的字迹早就失传,连墓都没找到。”
“据我祖母说,我们李家所处最鼎盛的时代,国家繁荣昌盛,是整个历史上刺绣行业最鼎盛的时期,那个时候,皇帝重视,民间出现了许多刺绣高手,而我们李家所用的京绣,是当时最出色的绣技之一。”
管家立刻抓住了重点,“之一?”
老太太点点头,脸色渐渐凝重了起来。
“是的,仅仅只是之一,当年刺绣行业百花齐放,民间出现了不少奇人,创造出了神乎其技的刺绣之法,即便是我们李家传承到现在的绣技,也不过是当年的十分之一。”
“李家开始创业后,我年轻的时候,专门去找了当年那些绣技传承人,庆幸的是,得到的消息是,那些传承人全都没有继承那样的绣技,就连我们李家这样的十分之一都没保留下来。”
“李家能够发展到现在,靠的就是独一无二的绣技,而这封信……”
老太太蹙眉细细端详着,如痴如醉沉迷在这样的书法之中。
管家说,“既然能写出这幅字,那是不是意味着,这人的家族也是经过了这个朝代?”
老太太点点头,“是。”
这话,不是猜测,而是笃定。
“她写出了这幅字,这意味着,她也知道我们李家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她也有那样精湛的绣技传承。”
“而且,她手里握着的绣技,远远比我们李家拥有的更精妙!”
一旦这个秦纤将自己手里的绣技流入市场。
接下来,他们李家需要迎接的,必将是一场厮杀。
管家道:“老夫人,您也不需要太担心,这个秦家要是真的握着那么精妙的绣技,为什么后人没有用出来,就凭这一封信,也能算是威胁?您这是对您这么多年创建的家族基业有多不自信啊。”
这话倒是安慰到了李家老太太。
她长长舒了一口气,“你说的倒是有点道理。”
“走吧,你安排点人去查一查这个秦纤究竟是什么来头,这秦家我倒是没有听说过,应该不是首都的人吧。”
管家笑着扶着老太太往外走。
“是,咱们首都可没有这一号人。”
“但我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我们李家绣技要的就是独一无二,可一旦出现了更优秀的绣技,我们的根基就会被动摇,这也是我最不想看到的局面,而且,这个女人能写出这么一幅字,我就怕是什么皇室传承。”
李老太太眉头紧锁。
现在二十一世纪,她当然不可能怕这个皇室传承人还能权势滔天。
她是想起了以前长辈说过的话。
当年在那个盛世,所有绣坊的人都应召,把自家最精妙的技法书写下来,留在了宫中。
如果这秦家是皇室传承,那么很有可能手里握着很多技法的书籍。
她真是,又担心又觊觎。
这些东西要是留给她李家,定然能将之发扬光大,而不是压在箱底吃灰。
“放心吧,老夫人,要是想从无到有的插手刺绣产业,可不是这么容易的,我们会把她这个想法扼杀在摇篮里。”
李老太太有些疲倦地靠着椅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