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已穿荒年,有事记得烧纸(125)
“.......我能有啥事儿?那些人到了二十里铺就被那里的驻村衙役发现了,然后他们就嘁哩喀喳一顿打,我看着二十里铺人手多的是,便赶紧回来了。”
什么半路干掉半个劫匪团队之类的事儿,陈冬月是只字不提。
那群劫匪一看就是有组织有纪律的,谁知道他们这回是倾巢而出的,还是只是一个小分队?
所以陈冬月一点儿都不想跟这件事儿扯上什么关系,以免引火烧身。
李秀才点点头,才想说什么,就见宋好婆凑了过来,“冬月啊,你咋是跑回来的啊?”
“哦,突然腿痒,想动一动,就下车跑了一小段。”陈冬月说起谎话,那是张嘴就来。
宋好婆却也不疑有他,毕竟自家儿媳自己知道,本来就不算什么正常人。
再说了,三更半夜跑个步什么的......真的不正常吗?
应该还挺正常的吧?
不过这不重要。
宋好婆甩了甩头,让自己清醒点。
随后她指着已经非常自觉的跑进绣房取暖的姚大夫问:“那老汉就是你们请回来的大夫吗?我怎么看着他自己好像都快不行了啊?”
就那老头儿颤颤巍巍的模样,以及那被寒冷的空气冻得苍白的唇,和话都说不利索的嘴......
“他不会死咱们家吧?”宋好婆又问了一句。
“人是秀才找的,反正万一死咱们家,也是秀才去给人家家里人交代。”陈冬月嘀咕了一声,抬腿就进了绣房。
“李秀才啊,这就是你不对了,找大夫咱们好歹也得找个看着康健点儿的。
你说这大夫万一有个啥事儿,叫咱们怎么跟他家里交代........”宋好婆对李秀才有点儿意见了。
李秀才不得不为自己辩解一句,“婶子,你放心,姚大夫家里头人都死绝了,万一他没了,咱们给他埋后山上就行了。”
“.......你这孩子说的啥话啊!”宋好婆心里头更觉得李秀才这人不咋样了,“什么叫死绝了,你这说话太难听了......”
这两人就站在屋檐下,瑟缩着脖子,嘀嘀咕咕的争论起了对错来。
第92章 冒昧~~~真的太冒昧~~
进了绣房的陈冬月,先去隔壁看了眼君澜。
此时君澜依旧在睡觉,一直守着孩子的宋芸则说,今天孩子还是老样子,除了咳嗽和没啥精神,别的倒也没说有什么特别的难受之处。
吃喝比平日少了些,但是晚上的菜粥倒是喝了半碗。
陈冬月闻言,觉得情况也并没有太过紧急,于是她便退出了屋子,准备先让老大夫回下血,再给君澜看病。
毕竟,姚大夫看着确实好像冻得快要噶过去了。
为了给姚大夫回血,陈冬月还去厨房拿了几个空碗,往碗里头撒了点儿红糖,又扔了几片姜,随后用暖炉上一直热着的茶水,给老头儿和自己冲了两碗红糖水。
一直在门口听宋好婆叨叨叨的李秀才见有红糖茶喝,也冲进屋子,跟陈冬月要了一碗。
他这人,反正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会委屈自己的嘴。
姚大夫这人却有些不合时宜的挑剔,他从陈冬月手里接过茶碗,还不忘说道一句,“这姜茶得煮着喝才好......”
“您要不想喝,可以给李秀才留着。”陈冬月说完,呼噜了一口茶。
李秀才更是在边上点头不已,说自己不嫌弃这茶不是煮的。
虽然吧......这茶确实姜味不浓,但胜在热乎乎的,一口下去,陈冬月只觉妥帖。
别看她身强体壮的,但是却不知道为什么,还是挺怕冷的。
可能是因为肾虚吧,她猜测。
听陈冬月口气带着几分不耐烦,姚大夫也不敢再提什么非分要求,‘嘻里呼噜’很快就把一碗红糖水给灌进了肚子里。
随后,宋好婆还把锅子里热着的菜粥给三人都端来了一碗。
三人就着茄子干,把菜粥吃了个精光之后,总算是完全从寒冷中缓了过来。
见人吃饱喝足了,一直守着君澜的宋芸,终于忍不住走出房门,催促了一句,“姚大夫,您现在能给咱们家君澜瞧病了吗?”
姚大夫此时脸上又有了血色,他背起地上的药箱,冲宋芸点点头,“这会儿行了,不过你们得替我打一盆热水来。”
宋芸赶紧应了声好,跑去厨房端了一盆热水来。
进了房间的姚大夫,先是替君澜把了脉,然后喊醒了孩子,就这昏暗的灯光,看了看孩子的舌苔。
不过由于君澜他们屋子里点的小油灯,灯芯实在是太短了,所以那烛火只有盈盈一点。
老大夫眼神又不太好,为了看清孩子的舌苔咽喉,只能不停的往前凑。
直到......
“姚大夫,您再把脸往前凑凑,我闺女说不定就能把你头皮啃下来了。”
陈冬月也不想这么说话,可她却实在控制不住她这张嘴。
一直张着嘴的君澜‘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然后‘咳咳咳’又咳上了。
姚大夫则在一边吐槽那油灯,“但凡我能抓只猫来,那对招子都能比你家这油灯亮堂些!哎,也是我经验足,已经瞧明白了!”
“瞧明白了那您就开药吧。”站在门口的宋扬瞥了一眼姚大夫的小药箱,又追问了一声:“您这......没忘记带药吧?”
“开啥药?”姚大夫把自己的药箱放在了君澜床边,然后打开了盖子,在里头翻腾了一阵之后才道:“小儿偶感风寒而已,不需要用药。是药三分毒,你当药都是啥好东西啊?”
“不开药,那咋治病?”宋好婆顿时又觉得这破大夫是江湖郎中,不靠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