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已穿荒年,有事记得烧纸(137)
下人甲赶紧吐了几口嘴里的尘土,焦急道:“是去都城了!!去都城了!!咱们大人和夫人,另外还有姨娘少爷小姐什么的,都去都城了!!”
“哈?”大墩子又是一惊,“啥时候去的?怎么没人告诉我?”
下人乙赶紧道:“过完年就走了。咱们大人被调任去吏部做侍郎了。”
“大人和夫人之前找了您好久呢!”下人甲也连忙道:“到现在,咱们府里的家丁,还有一队人马在外头找您呢!
就是不知道您这是去了哪儿了,咱们连北边夫人娘家都找了,都没找着您,夫人和大人实在是没法等了,才上路......不是,才赶路去了都城的。
大少爷,您这些日子究竟去了哪儿了啊......”
说完,那下人甲还瞥了陈冬月一眼,又补充了一句,“不会是遭人骗了吧?”
“我也没出南州府啊,就一直住我姐家呢。”大墩子自觉青山村也不算偏僻吧?
不过只是需要走上九九八十个拐,也就能到了啊。
连宋得柱都认得路,应该不会太难找吧?
下人们这会儿却也不想跟大墩子争论,反正大少爷能回来就行,他们得赶紧往都城送信去。
而大墩子听闻爹娘都不在府内,心下也很是高兴。
老虎不在家,他这猴子就能称大王了!哇哈哈哈哈哈,这样他在冬月姐面前,就不会威风扫地了。
他让两个下人赶紧去备饭备菜,自己则指着马厩里的马匹,问陈冬月,“冬月姐,这里的马匹都是从北边谢氏马场送来的,你想要就自己挑。”
陈冬月看着一院子的马厩和牛棚,很是疑惑,“不是啊大墩子,你们家不是当官的吗?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牛马放在家里养?你别告诉我你们家还有马场啊!”
“那倒没有。”大墩子摆手。
还好还好,陈冬月拍了拍自己胸脯,目前勉强没有那么嫉妒这公子哥儿。
却听大墩子继续道:“马场是我外祖家的,我外祖家在北边有些地,养了些牛马啥的。”
“养了,多少?”陈冬月问出这句话,就后悔了。
可大墩子却不给她后悔的机会,嘴快道:“也就几万头牛,几万匹马吧。”
“你不是说你外公是屠夫吗?!谁家屠夫养那么多牛马?!”
这不妥妥的大农场主吗?!
“以前是......现在也是啊,我外公没事儿就喜欢杀头猪,杀头羊啥的,对了,他还养了几千头羊,几百头猪.......姐,姐你去哪儿?你别走啊,你怎么突然生气了?”
啊是是是,陈冬月确实生气了。
她这是被自己给穷得气死啦!!
第102章 想很多
陈冬月和大墩子,两人一前一后,回了张家别院的前厅。
此时圆润男子已经处理完了伤口,正等在前厅,准备跟大墩子道别呢。
他见大墩子来了,便笑呵呵得朝他鞠躬行礼,“这回多谢张公子搭救,尚某才得以逃出升天。”
“啥升天不升天的,怪不吉利的,”大墩子嘟囔了一声,随后指了指身边的陈冬月,“你不用谢我,要谢就谢我姐吧。”
“.......张小姐.......真是.......器宇轩昂,一看就是人中龙凤......尚某佩服!”
硬夸这种事儿,行商多年的尚志安还是可以做得到的。
他也是万万没想到,眼前这个杀人不眨眼,力气大得能甩得起拴马石的人,居然是个女的!!
女的也就算了,这人居然还是个官家小姐?
张知府此人,尚志他是知道的啊!
此人据说是二十岁中了状元,二十六岁就做了南州知府。
关键是,张慎之张大人现在也才三十出头,据说已经调任吏部去做了侍郎,前途简直一片光明。
民间都说,此人可以算是大荣几大才子之一了。
而且张家祖居都城,家中如今据说也是满门官宦,很是显赫。
不过也许是读书人的原因,这个张大人对打打杀杀的武官多少带着几分不屑。
这事儿也不算是传闻,因为尚志安自己在某次府城达官显贵的聚会中,亲耳听到张知府说过,自己跟尚武之人话不投机半句多。
可为啥.......他家的小姐公子,居然会是这般模样?
不解。
尚志安很是不解。
不过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尚志安一届商户,居然认识了张家的公子和小姐,这还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料陈冬月却说:“我并不姓张。”
那尚志安楞了下,随后眼珠子打了几个圈,点头称:“哦哦哦,明白明白。那个......尚某在城东和城南,开了两家银楼,小姐要是喜欢金银首饰,到时候你去银楼找尚某,尚某一定给小姐挑些好的来。”
陈冬月并不确定尚志安到底明白了啥!
但是一听到银楼,她就来劲了,“既然尚老板开的是银楼,那我倒是正好有些东西,想要给尚老板瞧瞧。”
尚老板又是一愣,心想着张夫人不是很有钱的吗?怎么张家还沦落到要变卖金银的地步了?
哦......懂了。
外室!这个姑娘,肯定是张大人的外室所生。
所以也没跟着张大人姓,手里头估摸着也就些金银首饰。
毕竟,他从府城贵妇圈里得知,张家其实以前也不过是一介寒门,后来张大人娶了张夫人,张家才在这十几年里突然发迹的。
这跟他刚才推测的这个姑娘的身份,没有半分出入。
尚老板觉得自己的推断,毫无破绽。
此女,定是张大人在外造的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