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已穿荒年,有事记得烧纸(259)
“那地方肯定不错!”大墩子就是如此的武断。
“......一大包黄豆你都吃完了?!”陈冬月转头就见大墩子手里头空了。
“是啊,”大墩子仰头做了个示范动作,“就这么往嘴里倒着吃,三下两下就倒完了。”
.......行吧。
算你狠。
陈冬月不欲与大墩子计较盐炒黄豆到底该怎么吃,跟着牙人就往外头走。
这牙人倒是没胡说,他们要去看的院子离牙行确实不算远。
三人走了不消片刻,就到了一处巷子口。
“瞧,这就是我说的那饼铺。”牙人指着饼铺道了一声。
大墩子眼冒精光,陈冬月直接拍下了他蠢蠢欲动,想要掏钱的手,“再吃揍你!”
然后扭头跟牙人说:“这位牙人,我们是来看铺子,不是来看饼子的。”
“哦,对。”牙人哈哈尬笑两声,掩饰了下自己的尴尬,“请跟我来,咱们要看的铺子,在巷子后头。”
说完,他便率先进了巷子。
然后......七拐八弯~~~巷子套巷子,弄堂转弄堂之后,出现了一条河。
“到了,就在对面。”牙人指着对岸说道。
果然,对面确实有一排民居。
民居前头有青石砖铺的小道,小道前头,就是河。
跟在陈冬月他们身后的张诚,忍不住抱怨了一句,“不是说得开门做生意吗?这地方藏这么深,是生怕客人找得到地方吗?”
“别看地方不太好找,但是你们瞧,那里是什么地方?”
说完,牙人便用手一指。
三人同时瞧了过去。
然后又同时摇头。
什么地方,他们怎么知道?!
牙人又哈哈两声笑,掩饰了下自己暂时的尴尬,“其实这儿离衙门很近的,从巷子里头饶,一盏茶的功夫也就到了。
再说这地方虽然来的人少,但是你们想,人少,就是清净啊,清净了,不就安全了吗?”
“嗯~也有道理。”陈冬月点头。
大墩子也念叨:“那巷子里还有人家卖馄饨的,自家包的,肯定好吃。”
“.......不是,咱们是来看铺子没错吧?”张诚再次强烈提醒道。
“对啊,”陈冬月点头,“这儿虽然市口不太好。”
“是没有,没有市口。”张诚强调。
“好好好,你别急嘛。”陈冬月拍了拍张诚的肩,希望他冷静。
张诚恨不能掐自己的人中,“不是,冬月啊,我急不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地方你觉得适合开绣坊吗?”
“还行吧,”陈冬月左看右瞧,“其实你别说,这地方临河摆个茶桌,喝喝茶,聊聊天,也挺不错的,你看这岸边还种了不少柳树河桃树,到了春日里一定很漂亮。”
“诶?这桃树结的果子,咱们能自己摘了吃吗?”大墩子问牙人。
张诚捂着脑袋,‘哎’了一声,蹲在了桥边。
牙人眉眼堆笑,“可以,等桃子熟了,你们自己摘了吃便是。”
“那这地方还真不错。”大墩子看向了陈冬月,“姐你觉得呢?”
“还成,”陈冬月也点头,“走,这位牙人麻烦你带咱们去院子里瞧瞧去。”
“好嘞~~三位请吧~~~”
今天真是好运气,傻子一遇遇到俩~~~牙人觉得今日这生意,肯定是稳妥了!
第195章 走,进去瞧瞧
三人在牙人的带领下,走过小石桥,到了对岸。
陈冬月细细瞧着,对岸倒是有两三家人户,把前院的倒座房开了几扇大窗子,看样子是曾经做过铺面用的。
“这一片其实以前还是挺热闹的,”牙人边走边介绍,“但是因为前头的房子巷弄越造越多,这条小街也就被掩在里头了,这儿就挺合适的。”
陈冬月眨巴了两下眼睛,看向了牙人,“合适在哪儿?”
已经对陈冬月不抱有希望的张诚眼睛一亮。
这位是总算想起来,自己也是要对外营业的了吗?!
“合适在.......合适.......”牙人不知为何陈冬月突然醒转了过来,一下支支吾吾又说不上来话了,“合适在挺合适,呵呵呵呵呵。”
“......这位小哥,你有没有反思过,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做牙人?”陈冬月发出了一句,灵魂拷问。
“啊?”牙人小哥不知道这个客人问话,怎么前一句和后一句都是不挨着的。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陈冬月又说:“咱要看的院子到了吗?”
“嗯?哦!到了到了,”小哥赶紧往前指了指,“就在这前头。”
三人抬眼一瞧。
好家伙。
八枝红杏出墙来。
虽说此时并不是红杏开花的时节。
但是架不住前头那杏树的枝枝丫丫,大把大把的都扑在了墙外。
也不知怎么的,枝丫里头有那么八九十枝花,跟变态了似的,这会儿居然还开得正娇艳。
“你这院子原先是干嘛的?”陈冬月看着出墙的红杏,问了一句。
牙人道:“这院子原先是个老秀才住的,这不是前不久老秀才走了,他家儿子就想把这院子卖了。”
“老秀才还挺爱种花哈?”陈冬月又问了一声。
“是,呵呵呵,文人嘛,就爱些个花花草草的。”牙人应了一声。
可大墩子却有些不满意,“怎么只有杏树呢?咋不多种点儿桃树梨树啥的?”
“公子,这也不是咱们要买院子。”张诚不得不出言提醒下自家公子。
但是。
“不过冬月妹子,这院子里头杏树也太繁茂了,日后怕是不好打理,你再考虑考虑吧?”
张诚是个实在人,虽然钱不是他家公子掏,但怎么说呢,他还真怕自己公子大手一挥,替陈冬月付了这冤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