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已穿荒年,有事记得烧纸(327)
怪不得之前来绣坊帮忙打扫过的乔三妹和乔二嫂,回来就说陈冬月新招的姑娘们性情豪爽的很。
原来......是这样子的.......豪爽啊。
真是让人,耳目一新。
“娘子?”抱着狸猫的阿衡,唤了一声呆在门口,踌躇不前的尤娘子,“我家芙蓉姐姐惯会跟陈东家开玩笑,你莫要害怕,她们都是闹着玩的。”
“诶诶,”尤娘子赶紧朝阿衡点头,“我知道。”
此时屋内陈冬月也喊了一声:“尤师傅!进来认徒弟啦!”
这会儿因为绣坊还没完全整理好,所以绣娘们还没法全部过来开始干活。
陈冬月便让尤娘子先来教教姑娘们,到时候她们开始正经干活,就会快很多。
听得召唤的尤娘子跨进了屋子,却见两间打通的堂屋里,已经摆放好了二十来张的大绣绷。
每张绣绷前面,还有专门用来描花和放丝线用的桌子。
一切都非常的井然有序。
不过最关键的是,这屋子里的光线比普通的屋子要亮堂太多了。
尤娘子环顾四周,抬头的时候,却发现了其中的关窍。
“呀?!这用的是锦泞坊的水晶片吗?”尤娘子惊讶的捂住了嘴。
“嘿嘿嘿,尤师傅好眼力,一下就发现了,”陈冬月脸上带着三分得意,“这两间打通的屋子,我一共让人镶了十片水晶片,再多我怕到时候漏水。
怎么样?是不是采光要比一般的绣坊好多了?等我再想想办法,把这屋子里的窗户都换成水晶片的,到时候采光肯定会更好。”
“你可别疯了,”芙蓉轻轻推了陈冬月一下,“这绣坊里头你是打算绣龙袍还是绣袆衣?别到时候赚的还不够你花的!”
“是啊,”尤娘子也赶紧附和,“咱们做的绣品都是小件,一件也不过才十几二十文,装上十片水晶片就已经够奢侈的了,可不能再多投入了。
你做买卖可能也不仅仅只是为了赚钱,可不赚钱,你好歹也不能亏钱啊,是不是?”
“好的吧,”陈冬月这人,主打的就是一个听劝,“反正绣花的是你们,你们自己觉得行就行。”
尤娘子点头不止,直说这屋子的亮度,已经算得上是极好的了。
在经过一番介绍和自我介绍之后,尤娘子和几个姑娘,也初步有了些了解。
就听尤娘子跟姑娘们介绍道:
“咱们绣坊的东西,跟别处还是不太一样的。
咱们这里对绣功的要求不算太高,偶尔有针脚歪斜或者不怎么密实的情况,也问题不大。
但是只一点,就是图案你得绣的尽量有趣,可爱。绣出来的图样,得比有童趣,更有童趣。
线条的处理,咱们一般以圆润为主,另外还有一些需要绣出毛绒感的针法,我也会教给你们。”
原本还以为做绣娘要多精巧的技法呢,几个姑娘都有些怕自己做不来。
可听尤娘子一介绍,姑娘们瞬间就定心不少。
而且这个尤师傅说话温温柔柔的,看着就很好相处,姑娘们瞬间叽叽喳喳的把尤娘子给团团围住,说起了刺绣的事儿来。
陈冬月不懂刺绣。
芙蓉也没好到哪儿去。
两个门外女,对视一眼。
陈冬月问了一句,“美味斋?”
芙蓉立刻点头,“走。”
于是两人一个闪现,便到了美味斋门口。
原本陈冬月不想插队的,可看到排队的人.......
“李秀才!!李秀才!!!外面,外面给我来碗馄饨!!”
“再要一笼蒸饺!!”
“还要一碟子油炸小鱼!”
“花生,再要一碟子花生!”
“那我还要......”
铺子里的李秀才,踮脚看着门外的陈冬月大喊道:“有啥吃啥吧你们就!!别挑了!!”
行吧。
陈冬月和芙蓉二人相视一眼,然后互相耸了耸肩。
好在美味斋边上的草棚子,李秀才昨日上午就已经让人搭好了。
陈冬月找了个离炭盆近的位置,和芙蓉二人坐了下来。
河边倒马桶的人,倒是已经没有了,就是这么大冷天的,坐在室外实在是有点过于凉快。
好在很快便有个十来岁的小孩儿,给二人拎来了一壶热茶,两人便一边吸溜着鼻涕,一边等着未知的吃食。
芙蓉问这小孩儿你们新请的吗?
陈冬月直接摇头说不知道。
很好,芙蓉夸奖陈冬月,是个再负责不过的东家了。
两人边喝着热茶,边骂着聊城的天气。
不一会儿,那十来岁的小孩儿,便端了个托盘出来了。
一个个的小蒸笼,很快摆满了桌面。
蒸笼里有猪肉烧麦,叉烧包,蒸凤爪,外加一碗红豆粥和一碟子小酱瓜。
“厉害了,点的一个都没有。”
陈冬月夸赞了一句。
“哈哈哈,你这个东家,说话不好使啊。”芙蓉笑得一脸得意。
她从筷筒里拿了两双筷子,然后用热水冲好了,递给陈冬月。
随后,芙蓉把杯子里的茶水直接往河里一倒,又从袖笼里掏出一个羊皮嚢,打开,往两个杯子里倒了点不知道什么玩意儿。
她把一杯不明液体推给陈冬月,“喝,我酿的。”
“啥呀?”陈冬月看着杯子里黄不黄,绿不绿的液体蹙眉。
“梅酒。”芙蓉说完,便自己喝了一口,“这可是我三年前酿的。也就剩这么一坛了,也就你~~能让我主动给你倒上一杯。换别个,求我,我都不会给的。”
“怎么?喝了长生不老?”陈冬月端起酒杯闻了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