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本人已穿荒年,有事记得烧纸(382)

作者: 蝴蝶不愿意 阅读记录

她‘歘’一下站起身。

吓得道长差点儿从轮椅上翻出去。

“反正这件事儿你别跟别人说,我过两天再来找你!”

说完,小尤便扭头跑了。

无患道长呆愣了片刻,然后开着他的电动轮椅,嘴里念叨着,“赶紧烧香,赶紧烧香,符,我的护身符呢!!”

..........

回到市区之后,小尤老师先把非她能解决的疑惑,搁置到了一边。

转头她就去了趟图书馆,把有关琉璃制作的书籍全部借了回来。

然后还在B站,T站,等等中长视频网站上,找了不少资料。

她把资料上的要点,全部总结归纳了一遍,可左看右瞧,还是觉得不放心。

毕竟书上写的,和视频网站上展示的,都有局限性。

于是她心一横,又买了动车车票,跑了一趟之前有业务往来的琉璃工厂。

因为也算是老熟人了,所以小尤在到了琉璃工厂之后,还受到了人家热情的接待。

参观的过程中,小尤老师果然学到了不少东西。

古代在没有温度计的情况下,会按照火焰的颜色,来判断炉温。

但是这样的成品率就很低,现代有温控的烧制,成品率不过百分之七十,古代的成品率就更低了。

而且这古法琉璃报废之后,不能像玻璃一样,重新融了再烧制。

那东西是坏了就坏了,没法再加工的。

这家工厂坚持做古法琉璃,因为厂子的创始人,非常沉迷于古法琉璃混色出来的那种流光溢彩之美。

用的原料,基本就是石英砂,碱和金属氧化物。

这些东西,算不上多珍贵多难得,最费劲的,还是烧制的细节。

小尤在厂子里蹲了三天,说自己的表弟在艺术学院念书,论文就想写古法琉璃的制作工艺。

所以她才来帮表弟了解下细节。

负责人其实并不怕小尤偷技术,毕竟这技术不好学,没个几年的磨炼,压根就做不好。

不过最重要的是,这古法琉璃厂是年年亏本,根本不赚钱。

厂长要不是真喜欢琉璃,外加还有玻璃厂赚钱补贴琉璃厂的亏损,这厂子早开不下去了。

老实说,这厂子现在想要卖,都不一定卖得掉。

不赚钱的技术,偷来有毛线用?!

客人想知道,就让她知道去呗。

.........

第288章 尤老师的可行性报告

五天之后,陈冬月总算是收到了来自小尤的一份厚厚的《关于开设琉璃工坊的可行性报告》。

拿到厚厚一叠手抄论文的陈冬月,忍不住笑出了声。

这还真是她亲闺蜜啊!

她就提了一嘴,让小尤给找些资料,结果人家连论文都给她整上了。

陈冬月随手翻开了报告的目录,上头就真的跟论文似的,目录,细纲,全部清清楚楚。

连带哪儿产石英砂,哪儿产耐高温的坩埚,哪儿产什么金属氧化物,都事无巨细,写得清清楚楚。

因为怕陈冬月这个当老板的,什么都不懂,小尤甚至连什么颜色的火焰,代表什么温度,都给陈冬月写清楚了。

而且,因为每种颜色的琉璃,添加的氧化物不同,所以火焰的颜色,也会因为燃烧物的不同,发生变化。

这些细节,没真自己开过窑,烧过火的,还真的不会知道。

小尤蹲了三天,把这些细节全部给补充完整了。

另外,因为那厂子的老板还有一个玻璃厂,小尤顺便还参观了下玻璃厂。

得出的结论是,按照陈冬月所处时代的科技发展水平,造大块大块的平板玻璃就暂时不用想了。

那玩意儿不是古法工艺能完成的。

想要透明玻璃窗,只能用烧制好的琉璃,放进模子里,做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然后拼到窗户上去。

虽然么做出来的玻璃窗,会不太平整,透光度也肯定没正经的玻璃好。

但是!

这琉璃玻璃,放在陈冬月的这个年代,也够用的了。

大户人家现在用的,多是窗纱。

窗纱再怎么透光,也没玻璃透啊。

小尤说,这买卖,陈冬月能做。

即便玻璃工坊的成品率不高,问题也不大,小尤这里可以给她供货。

不过最重要的是,陈冬月这工坊一开,她售卖的东西就能过明路了。

一份可行性报告,陈冬月看到了下半夜。

她心里头也是激荡万分。

感觉自己这就要成为大荣朝的曹德旺,阿不,是陈德旺了。

明天,就明天,她要动工开始着手造玻璃工坊了!!

至于说小尤跟她说的,关于她那边无患道长的事儿......陈冬月倒是得再琢磨琢磨。

这两个并不在同一时空的人,到底是怎么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难道这两个人之中,也有一个是穿越者?

那到底是哪个穿了,哪个没穿呢?

她决定抽空再去问问无忧道长,他的往事。

然后再做打算。

...........

次日一早,陈冬月便喊来了胡庄头。

她说现在就要造一个大厂房。

胡庄头也不跟她多解释,直接带他去了后头的地里,一铁锹下去......地上的土,那是纹丝不动。

“......”陈冬月看看地,又看看胡庄头,抱怨一句,“怎么还冻上了,这不耽误我赚钱吗?”

胡庄头龇着大牙,朝陈冬月解释道: “东家,咱们则儿,好歹也算四北方了,现在正四寒冬腊月,这地不桑冻,才要粗大四啊!”

“滋道了滋道了,”陈冬月学胡庄头讲话,“那就麻烦胡庄头帮我先把建房子的人留意着,等开了春,土地挖得动了,我就要开建厂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