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已穿荒年,有事记得烧纸(428)
这事儿要是传出去了,那就肯定是你和伺候的小厮传出去的,到时候就不是罚钱的事儿了。
对了谢掌柜,听说你家孙儿今年准备下场了?
等改日我让春暖给你送点儿邸报的抄录本,你记得让孩子多看看。
往年的策论的选题,十有八九都曾在邸报上出现过。”
谢掌柜一骨碌就跪下了,“老奴谢谢东家!”
要知道朝廷邸报,官阶下等下的地方官,那都是很难找得齐全的。
非得是上了品级的朝官,才弄得到邸报的全部抄本。
张夫人肯把这东西给谢掌柜,谢掌柜的孙子考学,那就又比普通人家的孩子多了不少优势。
老头儿为此,自然要对张夫人感恩戴德。
不过这事儿于张夫人而言,却也只是捎带手的事儿,也不存在同期考生之间的恶意竞争什么的。
毕竟她张家的三个男孩儿,这回是一个都不准备参加科考的。
张家的孩子什么实力,别人不知道,张夫人和张侍郎可太知道了。
他们就怕孩子考试交的答案狗屁不通,错字连篇,到时候太丢人,张侍郎再吊死在书房门口。
不考,就不会被人知道自家几个儿子都是二傻子。
皆大欢喜。
待谢掌柜摸着老泪走了之后,在一旁装鹌鹑的陈冬月才开口问道:“干娘,您在都城开了几家酒楼啊?”
“呵呵呵呵呵,”张夫人笑道:“你怎么知道我开了不止一家?”
“看大墩子的体型,猜的。”陈冬月如此回答。
张大人更乐了,“我可不敢让他知道,我还开了几家酒肆饭庄!要不然他能把自己吃死!
不过都城酒楼我开的少些,也就东南西北四家。
诺,那个谢掌柜管的酒楼,离他们六部的办公房最近,所以我们家那位时常都会跟同僚去聚餐吃喝。
好在他也不知那处酒楼是我开的,要不然定是要次次签了单子的。
这些人,吃吃喝喝倒也罢了,偏偏就爱说这个,道那个。
要真被有心之人听了去,到时候连累全家跟着他们倒霉!”
“就~~~~~四家酒楼。”陈冬月暗暗点头,“我也是没想到,四家铺子还能跟‘就’字有联系。”
“别贫~”张夫人假意瞪了陈冬月一眼,“都城做买卖,可不比地方上做买卖那么简单。
而且食肆酒楼,其实也并没有世人想想的那么赚钱,毕竟店租人工都贵的很。
更何况做吃食的铺子,小有小的做法,大有大的门道,这里头麻烦的事儿多的很。
要不是我娘家送来了好几个掌柜,光靠我一个人,熬死都铺不开那么多买卖。
倒是你那琉璃生意,也算是大荣朝独一份,想想也知道能有多赚钱了。
也是好在你把那铺子开在了聊城,要不然......这会儿估计已经被人盯上了。
毕竟财帛动人心。
我昨晚想了想,依你所言,拉了那位入伙,倒也不失为一种保障。”
“就怕被反噬,”陈冬月叹气道:“到时候全做了别人的嫁衣,我大概会气死。”
“别急,”张夫人拍了拍陈冬月的手,“我再着人打听打听,那位娘家毕竟也在都城。
这都城别的没什么好的,唯一好的,就是有钱连皇帝一天如厕几次都能打听地清清楚楚。”
陈冬月笑嘻嘻,“那行!这事儿要是妥了,我送干娘一个琉璃马桶!!”
“陈冬月!!”张夫人尖叫起来,“你再恶心我试试!!”
........
第322章 张家人太多了
张夫人打听消息,需得要上几日功夫。
所以陈冬月便准备在都城多待几日,顺便再等等景州那里买矿的消息。
不过在张府住了一晚,又待了一个白天之后,陈冬月是打死都不想继续在这地方住了。
倒也不是张夫人怠慢了她,实在是住在这张府里头的人,也忒多了些!
张家兄弟三人,此时并没有分家。
故而一大家子人住一起,就显得人员非常庞杂。
别的几房人不说,光张侍郎自己就有一个正室三个姨娘。
张侍郎除了有大墩子这么一个嫡子之外,另外还有两个庶子,外加三个庶女。
光就这些人,陈冬月见礼都见了个把时辰。
再加上张府的老太太还在,另外还有两房叔伯,再加上叔伯家的正头夫人和小妾,还有数不胜数的孩子.......
真要一个个都认起来,陈冬月认这些人都能认疯。
好在除了张家老太太需要特别拜见一下,另外叔伯家的家眷,陈冬月也只在饭桌上跟她们点了点头。
说起张家的这个饭桌,那就更加让陈冬月无语了。
一桌子的菜,看上去满满登登,但全部是素菜。
说是张老太太信佛,所以张家有一大半的日子,吃的是全素宴。
全素就全素,好歹菜油豆油麻油多放点呢?
阿不。
菜全是水汆的,就只有一份菌菇汤里头,滴了几滴芝麻油。
因为吃的是素宴,所以连葱花蒜叶这样的调料都不能有。
一顿饭下来,陈冬月差点儿把桌腿啃了。
她就不明白了,就按照这种吃法,为啥张家老太太还能长出三个下巴来呢?!
不过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陈冬月真的不想住张府了。
她现在也深刻地理解了,大墩子为啥不愿意在家待着了。
好在张夫人也能理解陈冬月的心思,她也没有强留这个干女儿在张府住。
而是把她安排去了自己开的客栈里居住。
客栈名叫闲云轩,一共三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