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本人已穿荒年,有事记得烧纸(431)

作者: 蝴蝶不愿意 阅读记录

这人脸大如盆,耳朵长得跟大耳朵图图似的,看着颇有几分喜感。

陈冬月只见那被唤作大山的图图小哥,‘噔噔噔’走到了老卢头身边,然后憨憨地问了句,“师父,有啥吩咐?”

“站着别动。”老卢头就说了这么一句。

随后便拿起了托盘里的挖耳勺,朝陈冬月道:“您瞧好了。”

随后老卢头就把新打造好的挖耳勺,慢慢铲进了图图.....不是,是大山的耳道里。

吓得陈冬月赶紧从小凳子上站了起来,然后绕到了老卢头身边。

她也不敢喊,就怕老卢头被她一喊,直接把徒弟耳膜给捅破了。

那就真是造了孽了。

所以陈冬月只敢轻声在老卢头身边道:“不行千万别勉强啊!这勺子我买了还不行吗?!”

可老卢头却抬了下下巴,朝陈冬月道:“你瞧,这不能挖吗?”

陈冬月这才发现,那勺子,不是,那挖耳勺,果然已经有一半,没入了大山的耳道里。

什么鬼!东!西!

这是耳道吗?!

这明明是个隧道啊!

大惊失色的陈冬月忍不住问了句,“这耳朵里能藏金箍棒不?”

大山‘啊?’了一声。

陈冬月赶紧摆手,“我瞎问的瞎问的,你千万别动。卢师傅,这是挖耳勺,我信了,你赶紧把那东西从你徒弟耳朵里拿出来吧。”

这真是不服不行啊。

不过陈冬月这回服气的,是大山的耳道。

至于说老卢头的技术,不错是不错,但是却还少了几分细致。

陈冬月刚才已经看过了这卢氏铁匠铺里的几样拳头产品。

东西确实是不错,卢师傅肯用料,也肯出力气,打出来的东西,都很扎实,手感一流。

就是缺了一点精细度。

制作琉璃最要紧的一是看火候,掌握烧制问道,二就是制作手法要细致稳重,外加......

“卢师傅,这样吧,”陈冬月突然想到了另外一件重要的事儿,“这挖耳勺......虽然.......但是......您自己心里有数吧?

但是五两银子,我照样给您,这挖耳勺算我买了。

另外,咱来搞场比试,这回谁比试拿了第一名,奖金也是五两银,有谁想试试吗?!”

“比啥?”卢师傅警惕性很高,“不会还是比做挖耳勺吧?”

陈冬月摆手,“不不不,咱们这次比憋气。”

就知道!!!

这婆娘就是来捣乱的!

到铁匠铺来,不比打铁,比憋气。

是不是有病?!

卢师傅才想拒绝,却看到了身边几个徒弟都举起了手。

“我来我来!”大山有距离优势,他一下就杵到了陈冬月面前,“我家以前是疍民,我从小在船上长大,别的不说,下河摸河蚌,捞螺蛳,一口气能憋一炷香!”

又有那卢氏大徒弟也举手,“我也行我也行,我们家以前种的果树都在山上,我一个人挑两桶水,一口气跑上山都不带喘的!”

“还有我,还有我!我.......我.......我师父脚臭,我能憋气一晚上!”

老卢头‘啪’一巴掌,扇在了说他脚臭的徒弟的脑瓜子上。

不过既然徒儿们都如此热情,老卢头也不想扫了他们的兴。

毕竟在铁匠铺子里做学徒,除了包吃包住,工钱几乎是没有的。

这会儿有大冤种......不是,大财主来撒钱,就让他们赚点儿零花钱得了。

反正到时候这五两银子不管是谁赢的,都得交给他这个师父。

卢师傅打算把这点银子均分一下得了。

于是乎,卢氏铁匠铺的铺面前,一字排开了八个脸盆。

七个徒弟,外加老卢头则站在脸盆后头。

没错,老卢头在陈冬月十两银子的承诺下,也准备下水了。

路人也是第一次看到铁匠比憋气,便都嘻嘻哈哈地跑来瞧热闹。

冯北捂着脑袋蹲在一旁,他也不知道事情怎么会变得如此荒谬的。

“小北!”陈冬月喊了一声,“你来喊开始吧。”

为什么?

不愿意!

“好的,陈东家。”冯北站起身,利落地答了一句。

在确认了众人都已经准备好之后,陈冬月朝冯北点了点头。

在冯北的一声‘开始’之后,一字排开的师徒八人,一个猛子都把头扎进了盆里。

众人哄闹成一团,干脆凑到了老卢头他们跟前,监督脸盆里到底有没有冒泡泡。

最终结果就是,卢师傅不负众望,拿到了第一名。

而大山则因一息之差,屈居第二。

陈冬月笑眯眯地递上了十五两银子。

拿着钱的老卢头,虽然觉得这个钱赚得有些莫名其妙,但却还是收了下来。

他建议陈冬月,“这位客官,您要是真想买挖耳勺,得去杂货铺子,或者金楼银楼去瞧瞧,咱们铁匠铺一般都没卖这个的。”

“不不不,”陈冬月伸出右手食指,在老卢头眼前摇了摇,“我其实想买的并不是挖耳勺,而是.......有笔大生意,卢师傅,你想不想做?”

有生意肯定做啊。

卢师傅很自然地点了点头。

陈冬月做了个请的姿势,“咱们一边谈。”

众人就见卢师傅跟着陈冬月走到了铺子的墙角边,然后两人低头说了两句话。

卢师傅突然神色大变,“什么?!那不可能!!”

不知陈冬月又说了句什么,卢师傅变了神色的脸,突然涨得通红。

冯北凑到了春暖和桃红跟前,小声说了句,“陈东家不会在......调戏.....”

“胡说八道什么呢!!”桃红先瞪了冯北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