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已穿荒年,有事记得烧纸(457)
剩下二十亩地,平均分给了十户佃户。
然后给了他们小尤弄来的巨型南瓜种和山药种。
其实之前陈冬月是想弄点儿土豆和番薯来种的。
哪曾想,这年头可能还太早,大荣朝本土还没有这俩玩意儿,所以哪怕她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想把土豆和番薯种从空间里憋出来,都没能成功。
所以她也只能转而想点儿别的粮食。
虽说后世的大米产量高,但高产的粮食,都得去种粮公司买种,自己想留种的话,次年的产量就会大不如前。
而且是越到后面,产量越不行。
这东西就不能拿到大荣朝来推广。万一推广出去,农民都把高产粮给留了种,那可能真的会闯祸的。
同样的,后世别的粮种,基本也是这样的情况。
所以陈冬月只能退而求其次的想办法搞点儿别的碳水化合物来试试。
小尤老师跑了好几个农业基地,然后在某个农业基地上,就寻摸到了巨型南瓜种。
这巨型南瓜种,也没什么特别的技术含量,就是一代代的筛选最大的南瓜留种。
然后这南瓜就越种越大,越留越大。
小尤说,她看到人家农业基地上最大的一个南瓜,足足有一吨!!
她一下就心动了。
然后给陈冬月买了半吨的南瓜籽。
至于山药。
那就找得更随便了。
陈冬月跟小尤说准备要春耕的那天,小尤老师家里正好吃山药排骨汤。
她直接点开了某度查了下,发现山药从汉代就有,只不过人家以前叫薯蓣。
于是她又安排了一吨的山药给陈冬月。
因为小尤实在是太能‘烧’了,以至于她那制香工坊如今都能造出跟东方明珠似的高香了。
啊,不过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陈冬月的德和山庄,今年就试点种植这两样碳水了。
只要这两样东西的种植成本和亩产,优于这年代的粮食,陈冬月就会想办法把东西推广出去。
当胡庄头看到陈冬月弄来的南瓜籽和山药的时候,他是有点儿懵的。
“东家,你要是喜欢吃南瓜的话,咱们种上一亩两亩便也算了。
但是这一种种十亩.......是不是略多了点啊?
恕我直言,这南瓜哪怕拿出去卖,其实也卖不出太高的价格的。
还有这薯蓣.......长得也不太对劲啊,这长得也太过分了些。
咱这儿野地里挖的,最多也就一掌多点儿的长度。
关键这辈子我也没见过谁家还会特地去种这东西,这不都是路边挖了吃的吗?”
可一旁的六子,却坚决地站在了陈冬月这边。
他朝胡庄头摆手道:“冬月,说,都对!!”
可陈冬月好似了然般地点点头,然后道:“你说的,我知道。”
胡庄头呼出一口气。
还好还好,东家好像还能听劝。
二十亩地的收成,就不用白瞎了。
没想陈冬月接着道:“但是,咱该种还是得种。你跟佃户们说好,谁家今年种出南瓜王,就能得到十两银子的赏银。当然,薯蓣王也一样,也是赏银十两。
但是!绝对不能有任何恶意竞争,如果谁为了夺得冠军,而去刨了人家的地,那就准备好吃不了兜着走,我直接扭送官府,决不轻饶。”
胡庄头此时心中只有一个疑问,“东,东家,我们家能领两亩地和种粮,然后参加这个比赛吗?”
陈冬月咧嘴一笑:“当然可以!到时候若是胡庄头能夺冠,那赏银.......”
能多五两?!胡庄头眼中充满了希冀的光。
“照样发放!”陈冬月接着说道。
好的吧。
胡庄头想,我到底在奢望点什么?!
不过能赢得十两也好。
最好能得二十两!!
他相信凭借自己经营庄子这么多年来的经验,至少能保十。
六子此时却只在一旁嘿嘿嘿地笑。
他举手表示,“我,裁判!!”
陈冬月欣然同意。
六子这人会种地,人又勤奋老实,让他做裁判,陈冬月倒是很放心。
三人正在田埂子上说着话呢,远远就听小胡来喊人,“东家!!!东家!!!孙管事找您呢!!人在前头客堂间等着了!!!”
第345章 振作啊,你还得还债啊!
听闻孙管事来了,陈冬月赶紧跟着小胡去了客堂间。
之前她托了孙管事一件小事,这会儿正急着要回音呢。
到得客堂间,陈冬月便见孙管事正在客堂间里头踱步。
于是她喊了声:“孙管事,那事儿是办妥了?”
孙管事反倒是一愣,“啊?什么事儿?!”
“啊?”陈冬月被他问傻了,“什么什么事儿?之前我不是让您帮我要东城的粪吗?您不是为这事儿来的?!”
.........
孙管事只觉鼻尖一臭,然后尴尬笑答:“那事儿已经帮您说好了,明日街司的人会把东西给您送来的。
不过那米田共,不都一样的吗?为什么还得必须要东城的?”
“东城有钱人多,吃的油水也多,拉的.......”
陈冬月还待说下去,孙管事却听不下去了。
他赶忙打断陈冬月,“懂了!!懂了!!您不用再解释了。”
“呵呵呵,咱们搞农业的,总逃不开农家肥嘛。”陈冬月笑地有点儿憨厚,“还麻烦孙管事为这事儿特地来庄子上跑一趟。”
“啊,不是不是,”孙管事差点儿被陈冬月给绕晕了,他赶紧道:“今日前来,是我们家夫人让我跟您说一声,新任知府老爷已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