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本人已穿荒年,有事记得烧纸(478)

作者: 蝴蝶不愿意 阅读记录

前两日陈冬月已经问过大墩子了,他们谢家有专门采购这些东西的渠道。

若是陈冬月需要采买的话,通过谢家商行来采买就行了。

笔墨纸砚这些东西,陈冬月虽然也能让小尤采买,但是真正工艺精良的古法好东西,还得在这儿采购才行。

再说,这铺子的账,到时候还得让掌柜来平,陈冬月也怕小动作做多了,解释不清这个永远也平不了的账。

宋不凡这人虽然嘴还挺严,且不好管闲事吧,但是他只是暂代的掌柜。

以后陈冬月是想让宋杨来接管这家铺子的。

宋杨这货就是个碎嘴子,啥啥都喜欢问个清楚。

所以综合考虑下来,她还是决定东西都当地采买算了,免得被宋杨盯着问,再给她问穿帮了就不好了。

至于说宋杨现在手上的青山手作坊以后谁来做掌柜~~~~~反正左不过是宋常年宋常越俩兄弟battle了。

反正现在留在手作坊里的青山村人,也就剩下宋常年和宋常越家父子四人了,以后这铺子,陈冬月就决定交给他们就行了。

青山手作坊,已经把招人的招贴,贴在了美味斋门口了。

到时候手作坊就以收货为主,自己编织为辅了。

所以留下宋常年宋常越家四个人,也足够了。

另外的人去哪儿了呢?!

其实他们也准备自己干别的去了。

大虎阿祖家的阿德和阿明,已经准备和乔二哥一起开个木匠铺了。

自从监工了琉璃厂之后,乔二哥那被手工活耽误的木匠之心,已经再次熊熊燃烧了起来。

而且经过他的一番观察,他发现这聊城也不知道为什么,木匠铺虽然有,但是却没有打廉价家具的木匠铺子。

唯二两家卖廉价家具的,一家就是古木匠家的二手家具铺,兼~一手马桶铺。

另一家倒是正经的家具铺子,不过就是款式啥的都是以实用为主,不怎么美观。

乔二哥之前在手作坊干了好一阵的活计,这会儿对于家具的设计,也有了些不一样的理解。

也不是说一切家具,都必须用同一种材质嘛。

藤编配上木料,或者是麻绳配上竹片,这都可以做成好看实用又廉价的桌椅板凳柜子箱子的嘛。

总之一句话,乔二哥对于家具制作有了一些现代设计的思维,所以他对自己开木匠铺子这件事儿,还是有点儿信心的。

阿德和阿明,其实原本也没想要学木匠。

不过就是听宋不凡说,学木匠到底还是比学编织要好些,所以才准备以后跟着乔二哥干了。

为了感谢乔二哥一直以来的付出,陈冬月还特地让小牙给他在北城城门边,找了个不错的铺面,送了他三个月的租金作为开业礼。

这可把乔二嫂和乔三妹给激动的,连夜给陈冬月做了两双皮靴子。

为啥不做绣花鞋?!

因为这女娃子的脚,大概是铁打的。

一双绣花鞋在她脚上,一般都熬不住三天,就能给穿裂了。

只有头层牛皮钉出来的小皮靴,才能扛得住陈冬月的造。

总之,已经准备在聊城扎根的众人,在新的一年里,已经都有了自己人生的新规划。

不管是主动规划,还是被动规划的,都算是往前跑了起来。

第361章 开卖

时间很快到了三月初一。

这日,盛钰轩的琉璃玻璃,正式开售。

原本人就不少的锦泞坊,直接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毕竟已经有很多人来问过,锦泞坊那透明的玻璃展示柜,到底卖不卖。

尚老板也没回答能卖,也没回答不卖,他只在七八日前,就放了消息出去,说是初一会有大家想要的答案。

怀揣着好奇的人们今日来一看!

果然,那透明的玻璃,真的开卖了。

当下就有激动不已的二道贩子,准备把全场的琉璃玻璃全部包圆了。

可尚老板却不收人家的钱。

而宋不凡则端着本册子,在专门开设的一个柜台前朗声道:“好叫诸位贵客知道,咱们锦泞坊,从今天开始,便开始实行会员制。

但凡购买普通首饰两次,便会自动成为咱们锦泞坊的会员。

消费满一百两的,则升级为白银会员,可以购买咱们的精品琉璃。

消费满三百两的,则升级为黄金会员,可以购买咱们的精品琉璃和超品琉璃。

消费满五百两的,则升级为琉璃会员,可以购买咱们铺子里的一切琉璃制品。

这个琉璃玻璃,由于现在供货量还非常稀有~~~所以不好意思大家,目前仅供琉璃会员购买。

大家给咱们一点时间,等咱们能稳定供货量了,一定第一时间放开购买权限!!”

说完,满仓和初九就把事先准备好的招贴往门口一放。

顿时,锦泞坊内骂声一片。

“真是为了赚钱脸都不要了!!!”有人骂。

宋不凡两手一摊,回说:“咱们这不也没收会员费吗?!非但不收会员费,每个等级的会员还会得到相应等级的木扣,银扣,金扣和琉璃扣呢!

你们瞧瞧这琉璃扣,最简单的款式,咱们铺子里就得卖大几十两一个呢!!况且咱们发放给会员的,还是有缠花纹的!

光一个琉璃扣,咱们就得倒贴进去近百两呢!

另外还有这银扣和金扣,那也都是真金白银啊!!

大家评评理,咱们这到底是赚钱,还是贴钱?”

“我呸!”又有人骂道:“你们商家能有这么好的良心?!我才不信!!”

有人附和道:“就是啊。原本咱们小老百姓,咬咬牙还能买上一两件琉璃的摆件,可这会儿买这东西还得先看花了多少钱~~~~那你叫咱小老百姓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