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本人已穿荒年,有事记得烧纸(527)

作者: 蝴蝶不愿意 阅读记录

说完,陈冬月便也转过了身,准备去书院瞧瞧去。

之前买下来的两个宅子,一个准备拆了,所以暂时没动。

另一个则因为就贴着书院,所以陈冬月便让人把宅子稍做了修改,当成了先生们的宿舍。

不过打从宿舍改造好到现在,陈冬月都没去瞧过,今天正好路过,她便打算瞧瞧去。

可还没等她走出两步,就听姚大夫又喊住了她,“对了冬月,我有个事儿想问你。”

“啊?您说。”陈冬月转过了头。

姚大夫问道:“上回孔杰断胳膊的时候,你不是给过我一种水吗?那种水用来洗伤口,伤口就不会发炎,你还记得吧?”

“记得啊,怎么了?”陈冬月问道。

“哦,我就想问问,你那儿还买得到这种水吗?

我之前接诊了几个烂脚得痈疮的病人,那伤口也是反反复复的不好,就想着用那个水也许能成。”姚大夫回道。

“这样啊,”陈冬月脸色有些为难,“那水我也是托了别人买的。我可以去帮您问问,但是还能不能买到,得等人家消息。”

“那你放在心上,”姚大夫嘱咐道:“这个水要是能买得到,那我就长期要。”

“知道了,放心上了。”

说完,陈冬月还给老头儿比了个心。

姚大夫嘟囔了一声‘啥意思啊奇奇怪怪的’,便再不跟陈冬月多说什么,扭头走了。

看着老头离去的背影,陈冬月脑子里又有了个奇思妙想。

既然双氧水是可以通过电解得到的,那.......是不是可以试试自己做呢?

自己做的话,得先有电。

电的话......得先有蒸汽机。

有蒸汽机之后,还得有发电机。

发电机.......哦,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然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

然后.......对了,她原先想干嘛来着?!

陈冬月挠了挠头,嘟囔了声‘怎么会想到法拉第了’,便扭头进了书院。

这家伙,直接把自己给绕失忆了。

..........

其实真的不能怪陈冬月脑子糊涂。

毕竟她现在要管的事儿,实在是有点儿太多了。

每天晚上,德和山庄里住着的陆先生,宋好婆,宋芸,宋杨,胡庄头等等等等,都得轮番找她。

宋不凡更是为了说事儿方便,连新房子都造好了,却还是没有搬。

当然,乔三妹也不愿意搬。

她倒也不是为了在德和山庄蹭吃蹭喝。

主要她是怕搬出德和山庄之后,冬月说不定就不会跟她那么亲热了。

现在的乔三妹,可以忍受宋不凡外面有人,但是不能忍受陈冬月再有个干姐姐。

尤娘子虽然很好,但是!想着要是自己走了,陈冬月这大院里,就剩下尤娘子一个了,乔三妹就觉得自己的地位不稳当了啊!

再加上水花和土根也根本不想走,于是着一家四口就厚着脸皮,一直赖在德和山庄了。

不过乔三妹这人虽然有点贪财,但是道理还是懂的,所以陈冬月和君澜的衣裳,基本都是乔三妹全包了。

至于宋杨的,都是宋好婆准备,宋芸会手工,她的衣裳倒是都能自己做。

扯远了。

总之陈冬月白天晚上基本都没个清闲的时候,她每天躺在床上也会默默思考,到底自己为什么会混成这般模样。

..........

又过五日。

被陈冬月派去都城,找谢娇要人的冯北回来的。

跟他一起回来的,除了一个约莫四十来岁的妈妈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人。

陈冬月眯起了眼睛,看着眼前穿着一身青色锦缎直裰的男子,不可置信地叫了一声:“季崇宁?!”

季崇宁‘歘’一下撒开了扇子,笑眯眯道:“哈哈哈哈哈.......陈司长,咱们又见面了。”

第399章 没有听到坏消息,那就是没有坏消息

陈冬月被突然到访的季崇宁给吓了一跳。

她才想开口问‘你丫怎么来了’,却又突然想起了季崇宁的真是身份。

于是陈冬月只能露出一丝假笑,温声道:“季公子突然莅临寒舍,是有什么事儿吗?”

“陈冬月~~~~”季崇宁收起扇子,绕着文绉绉的陈冬月转了两圈,才道:“你这是被什么邪祟附身了吗?说话怎么这般.......吓人。”

陈冬月端着的笑容,垮塌了。

这人还真是,给他点脸子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既然如此,那陈冬月也不惯着他了,“你干嘛来了?”

管你什么前太子的儿子,皇帝的孙子,她陈冬月又不是封建王朝出身的人,从心理上来说,压根就没觉得皇家有啥可怕的。

见陈冬月恢复了正常,季崇宁便又‘歘’一下打开了扇子,满意点头道:“不错不错,这才像你嘛。”

“问你话呢,你到底干嘛来了?”陈冬月的耐心,马上就要消耗殆尽了。

季崇宁这才笑嘻嘻道:“我给你带来了一个坏消息,和一个更坏的消息,你想先听哪一个?”

陈冬月一个‘咯噔’,然后断然拒绝,“一个都不想听,你别说哈!”

“你........”季崇宁一时间有些失语。

转瞬他又笑了起来,“可你现在不想知道,之后肯定还是会知道的啊。”

“能爽一天是一天,”陈冬月接话道:“坏消息能多晚知道,就多晚知道吧。”

可季崇宁却道:“早点儿知道坏消息,就早日想想应对之法,不好吗?”

“不好,”陈冬月摇头,“照你这么说,人生出来就知道自己会死,若每天想着该怎么活到死,那人生岂不是很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