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已穿荒年,有事记得烧纸(573)
话毕,季崇宁朝陈冬月耸了耸肩。
陈冬月大惊:“就这样?!这样就行了?!!”
这话刚说完,就听城外有人高声喊道:“齐王殿下,恭请太皇太后前往宜城修养!还望太皇太后赏脸。”
“不赏!”白面公公毫不犹豫地朝底下喊道:“回去告诉齐王,太皇太后就喜欢待在聊城,其他地方,一概不去。
若你们再不退,齐王便按忤逆论罪!!!你们退是不退?!”
话,又毕。
齐王府的增援,此时正好赶到。
底下的人,非但没退,反而更多了。
现在城门外堵着的人,怕是能有四五千了。
“好好好.......你们给咱家等着!!”白面公公嗷嗷叫着跑了回来。
边跑他边喊:“弓弩准备!!!给咱家把他们射成刺猬。”
宋柯和季崇宁又同时道:“不可!!”
“怎么?”康王世子还以为两人有什么别的战略。
宋柯眼神有些闪烁。
而季崇宁则道:“这弓弩.......射不到底下的人。”
“哈?!”康王世子无语了,“那射程是多少?!”
“一丈。”季崇宁回道。
这批留在旧卫所的弓弩,都是当初没改过的玩具弓弩。
刚才一着急,宋柯把这事儿给忘了。
说射程一丈,都是季崇宁美化过的.......实际上的射程,两米怕是都吃力。
陈冬月不知为何,突然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她赶紧举手道:“你们先骂着,我这就找了人来改!我认识很多木匠!”
乔二哥,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第431章 东南西北,一共有两个门
片刻之后,乔二哥带着自己的徒弟,拉了一板车的家伙什,来到了北城门。
其实小胡去喊乔二哥的时候,也含含糊糊地,没有说清楚,到底让他带着人来干嘛。
所以秉持着能跑一趟,就绝不跑两趟的原则,这位哥算得上是把整个木匠铺子的家伙什都带来了。
也是好在他东西带得够全乎,从小到大的锯子,包括什么线锯凿子全部带了。
看着满地需要改造的弓弩,乔二哥立刻喊了声‘开工’,便自己干了起来。
守在弓弩旁边的永安郡王很是疑惑:“这位木匠师傅,怎么连弓弩都会改?”
“哇哈哈哈哈哈哈~~~~”自从当上了搓木条的小伙子们的师父,乔二哥连小声都狂放了很多。
就听他继续道:“宋柯之前带走的那批弓弩,我也帮忙改造了嘛!
您别看咱们铺子虽然是做家具的,但是只要跟木头有关的,我多多少少都会一些。”
“乔二哥,莫要再吹了,你们赶紧干,上头的人都还等着呢。”陈冬月在边上提醒了一声。
“诶诶诶,”乔二哥认真点头,“徒儿们!赶紧把家伙什都拿下来,咱们今天争取把这些弓弩全部改好!!”
“好嘞!!”已经正式成了小木匠的阿德阿明,还有半道加入的永青永和,外加其他三个不知道乔二哥打哪儿捡来的徒弟,都齐声应了一句。
虽然这些应声的小年轻里头,没有任何一个人,是知道怎么改这个弓弩的。
但是,不要紧。
要紧的是,师父说大话的时候,徒儿们就要高声应和。
这,就是年轻人踏上社会上的第一课。
陈冬月把弓弩的事儿,全权交代给了永安郡王和乔二哥。
她自己则又‘噔噔噔’跑上了城墙。
此时城楼上的骂战正酣。
陈冬月很想一睹骂神的风采。
等上了城楼,她就见康王偷偷藏在府内的什么摔跤手,蹴鞠选手,快刀手等等,反正各种特殊人才吧,这会儿都一字排开,站在了城墙上。
他们成了骂战的主力。
康王府的这些所谓‘力士’,其实大部分都在江湖上混过,什么三教九流都见过。
甚至他们里面很多人,自己本身就是三教九流中的中流砥柱。
所以这些人骂起人来,脏得简直.......听多几句,陈冬月都怕自己烂了耳朵。
那白面的公公,季崇宁管他叫汤公公。
这次能把皇帝顺利从皇宫里偷出来,汤公公可是功不可没的。
陈冬月就听他掐着嗓子,甩着帕子也在小声骂:“要死要死,也不知道咱王爷打哪儿找来的那么多莽夫,这嘴臭的,比捂了三个月的马桶还要臭上几分。”
汤公公当年也是遭到过小人的算计,在辛者库刷过三年马桶的。
所以他多少对那些玩意儿,是有点小小的研究的。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季崇宁朝汤公公道:“不骂得他们昏了头,咱们不也没借口朝他们动手了吗?”
现在这种两边对峙的情况下,就是谁先动手,谁就没有道理。
季崇宁带的人,虽然有部分是前太子留下的人。
但是名义上来说,都是避暑山庄出来的护卫。
而康王府出来的人,不用多说,自然只能算是王府的府兵。
不管是护卫,还是府兵,肯定是不能在不危及到主子性命的情况下,贸然去打齐王府的人马的。
这玩意儿跟现代打架一个道理,谁先动手,就算谁挑事儿。
当然,这个道理同样也适用于齐王府的人。
此时,城门外的人,有好几个已经被骂了。
但是更多的,是被骂的火冒三丈,准备爬上城墙,去干死那些五大三粗的口臭王者的。
“不行!!今天谁都别TND拦我!我现在就去干死他们!!
那个打着赤膊,头上还戴了一朵花的恶心玩意儿,他居然骂我爷爬灰,我奶万人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