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本人已穿荒年,有事记得烧纸(84)

作者: 蝴蝶不愿意 阅读记录

该说不说,小老太太觉得自己这些日子吃的好,又吃的饱,这脚步都比以前轻快了些。

可一想到吃的好,吃的饱,小老太太又想起了他们家与日俱增的粮食损耗......

这人原本有些挺直了的背脊,一下又弯了些下去。

.........

说起陈冬月要去的那个,青山村十里外的市集,规模其实还是挺大的。

地方也挺好找,就沿着去往县城的路走,远远可以到个大庄子。

沿着小路,绕过庄子,可以看到个人家村。

此时左右问一句是不是这地方是不是二十里铺,如果是,那市集也就到了。

不过其实真到了每月初一十五的赶集日,不用问,光看来往的行人,和到处乱摆的小摊小贩就能知道,肯定是到地方了。

仁义县下辖三个镇八个乡,青山村所在的乡所,名为龙游乡。

乡里头也没个管事的主官,平日里要有什么日常的纠纷之类的,都是本地大族的族长,或者地主乡绅来主持公道。

驻乡的县衙衙役倒是有两个,平日里住的,也是二十里铺的一处乡公所。

这俩驻衙役的主要任务,基本就是接到报案,就去喊了各族的族长乡绅来议事。

若是出了什么关乎人命的大案子,那衙役便会往县衙去报。

不过龙游乡虽不算富裕,但是大多都是本地人,一般都不会出什么大乱子。

一年里头,人命案都不一定会有一件,所以衙役们基本也是以修身养性为主。

反正到了这地方,他们的日子基本也就混到头了, 每年拿上几两的俸禄,再接受接受乡绅们的投喂,日子其实也挺好过的。

总而言之,这二十里铺因为有几个本地的乡绅聚集,另外还有驻乡的衙役,和每月两次的大集,所以跟周围一圈村落比起来,也算得上是比较热闹的了。

哪怕不是赶集的日子,二十里铺那边也会有些个卖肉卖杂货的摊子,沿路摆放的。

陈冬月凭借着原主的记忆,一路火光带闪电,不消半个时辰,便到了市集。

因为马上要临近过年,所以哪怕仁义县全县人民的日子都不怎么好过,这大集上的人却还是不少的。

毕竟,不管是什么时空的华国人,心里头对过年总归有一份非常浓烈的期盼的。

进得集市,陈冬月是目不斜视,一路扒拉开了拥挤的人群,直奔布贩子而去。

第60章 步一匹

问陈冬月为啥非得目不斜视,直奔布贩子.......主要还是因为这市集上卖吃食的实在是,太!多!了!

什么油炸糖糕,蒸糖饼,炒饼,烩饼,热汤饼,热热闹闹的排了整整一溜!

简直是碳水的天堂,减脂人的噩梦。

按陈冬月原主的胃口,她可以每一样都来一份,吃一路都不带撑的。

可是现在的陈冬月,不可以啊!

她哼次哈次的天天翻那夯石,不是为了给美食制造缺口的。

减脂女孩不是不馋,而是.......比起口腹之欲,她们有更想达到的目标。

虽然陈冬月自己也明显感觉裤腰松了,大腿和手臂的肌肉也有了一点线条,但是减脂这事儿却远远还没结束。

所以......一切的糖油混合物,都不行啊。

而当内心中咆哮着‘救命,救大命,真是馋死姐了’的陈冬月,一脸铁青的站在布贩子面前的时候,布贩子第一反应就是紧紧的抱住了自己最贵的一匹布。

“你,你要买啥?”抱着锦缎的布贩子,有点紧张。

陈冬月屏着呼吸,从腰间掏出两张单子,“喏,按这个上的配。”

这真不是她故意说话这么简略的,而是这布贩子边上,居然有个炸鸡摊,这真的让她很难呼吸。

她真怕自己一呼一吸之间,就把那炸鸡摊给包圆了。

真是万万没想到........这年头居然还有卖炸鸡的!

那炸鸡老板还在那里念念有词,“来来来,都来看看尝尝啊,真正齐州炸鸡,先卤后炸,酥香可口啊~~都来尝尝啊~~~”

啊。

好想骂人。

为什么古法炸鸡在古代就有了?

嗯?

这是什么话?

陈冬月摇了摇被食欲控制住了的脑瓜子,劝自己别再听那炸鸡老板嚷嚷了!!

好在此时那布贩子已经看完了单子,然后跟陈冬月解释道:“这位......嗯.....客人,单子上的东西,咱们家倒是齐全的,只是有些配色的丝线我没带,还得回家拿。

要不你在这儿等会儿?我去去就来,很快的。”

因为陈冬月出门的时候,从头到脚都裹了个严严实实,只露出了半张脸。

那布贩子看看陈冬月的身型和神色,感觉像个男子。

可看那眼睛,听那声音却也不像男子,所以在称呼上,也只能搞得含糊点儿了。

至于说那些更容易分辨性别的某些特征,则被每天都要练功,嫌弃自己的‘小兔子’有点儿碍事的陈冬月,给裹了个严严实实。

这一穿上了棉服,确实就很难从这方面来判断性别了。

小贩说完话,就朝让人分不出男女来的陈冬月露出了一个讨好的笑。

此时已经被隔壁摊位的炸鸡熏得灵魂出窍的陈冬月,却只想逃。

她屏住了鼻息,跟布贩子道:“你家在哪儿,我跟你去拿。”

“不,不用了啊......”布贩有些胆寒。

可陈冬月却执意要跟着布贩回家取东西,“你走不走,不走我走了。”

“那,那行吧!”布贩子想着这一票,少说也得赚个二两银。

如果做成了,家里头两三个月的开销,这不就有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