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软玉在怀(388)

作者: 则已 阅读记录

石玉轻笑声,大自然真奇妙,来年枝上挂新叶,却不知吹落的那片叶子去了哪儿,或归于尘,或归于土,反正不会再缠树了。

石墨一声“爸爸”,猛地撞到石玉腿上,伸着手要抱,嘴里叨叨着:“好了好了,妈妈洗好了,让咱们俩出去,快,妈妈要换衣服。”

唐辛一听,行,石玉哄劝得有效果,知道她换衣服要回避了。

……

到了餐厅没见着石家众人,倒是看见坐在桌边的梁桥,唐辛和他熟得很,说起话来颇为自在,开口便问:“你怎么来了?”

话一出口就后悔了,他现在连个家人都没有,过年不过年的没什么分别,到哪儿不一样。

再一想,石墨叫梁桥舅舅实在不应该,该叫叔叔才对,毕竟梁桥叫了石玉快三十年的哥,也确实和石玉更为亲近。

梁桥浑不在意,手一摆招呼石墨过来,提起来往餐桌上一放,一边问他想吃什么,一边头都没抬地说:“来过年,不能白叫一声舅舅,上赶着来送压岁钱的。”

唐辛实在是有些佩服梁桥了,潇洒,快意,不拘于世俗小节,拿得起,也放得下。

在意国时只当他是梁言的弟弟,她与梁桥不过是点头之交,直到梁言走后才因为他总是来看望石墨多了走动。

前阵子得知了他与梁言的事才明白,梁桥应该是为了石玉才总是关照石墨吧,哪里又是她或梁言的面子。

男人之间的感情挺有意思,她不懂,但是有些羡慕,就像梁桥和石玉,又像石玉和孟既景,像是朋友,有时也像家人。

她没有这样的朋友,唯一一个对她很好的姐姐也不在了。

她一个人,习惯了。

忽然庆幸又生了一个石砚,在这个世界上,石墨和石砚是亲生的兄弟。

即使有一天她或石玉不在了,他们俩至少还有彼此,和别人比起来总要更亲近。

想起来便回头去问:“石砚呢?”

石玉拉开椅子坐她身旁,随口回道:“早就吃完了,我爷爷他们带着呢,放心,谁也抢不走,吃得好,玩得好,睡得也好。”

唐辛没什么不放心,只是突然母爱泛滥想起他了,大多数时候她是有些怕石砚的,精力旺盛特别缠人,她有点吃不消。

石玉多了解她,筷子递到她手里不再接着往下说,只看向桌上盘腿坐着的石墨。

一开始还有点不好意思,后来可能是觉得有意思,一手捧着碗一手拿筷子,想吃什么就指一下,后来连指都不用了,一个眼神过去,想吃的那一口便到了自己的小碗里面。

唐辛也悄眼看着,不知道没有血缘关系的“舅甥”俩怎么能玩得这么好。

可能是打小培养的感情吧,石墨是,梁桥也是。

又或者是一种精神寄托,他和梁言的孩子没了,移情到了石墨身上。

第355章 哆嗦

不止唐辛一个人这样想。

夜深人静,三个男人坐在露台上喝茶聊天。

孟既景就打趣了梁桥一句:“你这舅舅当的真行,大老远的跑到这儿来给孩子送钱。”

梁桥只是笑,没应这一句,反倒是问起他孟既明怎么没来,要不然可以四个人凑一桌打牌,刚好把即将要发出去的压岁钱先挣出来。

孟既明才不肯来,躲石玉还来不及,难得清静的二人世界。

还有个原因便是因为唐辛,石家人可谓是全员出动,要是孟家人再来齐了,唯独唐辛一个人,不合适。

孟既景没点破,只说孟既明要在家里陪着老婆,那句还要陪伴父母双亲也没说,毕竟梁桥的父亲去世还不到两个月。

梁桥表示理解,过年嘛,谁有家有口的愿意往外跑,谁又像他一个人,孤魂野鬼似的。

原以为玩笑的话题就那么聊过去了,茶换酒,酒又换回茶,喝痛快了,也喝舒服了,梁桥伸长了腿仰望着夜空中的星星,枕着手臂忽然来了句:“可不就是来送钱的嘛,反正我孤家寡人一个,赶明儿个等我没了,全都给他,不能白叫一声舅舅,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说着又去逗孟既景:“快,还有没有要认舅舅的,你们家儿子现在改口还来得及,叫了不亏,我也算是看着敏之长大的。”

孟既景哈哈大笑,“我儿子就算了,他有舅舅,就在你边上坐着呢。你等着,等孟既明和梁善有了孩子,说不准能管你叫舅舅。”

他这么一提,梁桥猛地想起第一次见到梁善的时候,特别安静地坐在热闹的人群中,明明茫然又故作无所谓的样子就像当年的梁言。

梁桥摇头失笑,扫了下鼻子,说:“有道理,毕竟我们俩都姓梁,五百年前是一家嘛。”

石玉心说真是喝多了,别瞧孟既明和梁桥玩得挺好,哪个男人要是敢和梁善走得近一点试试看,那家伙翻脸比谁都快。

三人喝完便散了,各自回房。

唐辛看着外面那块露台空地,突然也想出去坐一坐。

不知道他们聊了些什么,特别开心畅快,偶尔也显得失意,但是很快就调整好情绪说说笑笑,应该是男人之间的话题。

无来由的心生羡慕。

亏她还觉得石玉幼时孤独,孤独个屁,他有的是朋友,更有一大批追随的仰慕者。

心疼他?

自己都还没人心疼呢,倒巴巴地想着去心疼他。

唐辛撑着枕头看了会熟睡的石墨,可爱的小孩子睡着了更像个柔软的小天使,想摸一摸他的小脸蛋又怕吵醒他,悄悄地下了床。

一连两天都是夜里清醒白天入睡,现在这个点实在是睡不着,干脆出去待上一会,趁着外面没有人,难得的清静。

上一篇: 鸿门宴 下一篇: 丧家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