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软玉在怀(433)

作者: 则已 阅读记录

唐辛便有了新的期待,不那么着急了,她可以再等等,等到石墨的鸽子训练好了送到她这里来,期待着能够全部飞回去,然后母子相见。

只是想想都觉得开心,石墨肯定也会特别开心的,还会很骄傲。

石玉再做鸽哨时,唐辛便用手机悄悄拍照或是录下来,然后换成了画板,一幅一幅地画下来,有完整的人物像,还有细节的,男人的手指头捏着一小块象牙,细细打磨,或是男人低垂的眉眼,只是一个侧面的角度便能看出那份认真和投入。

石玉把她画的画也整理到电脑里,单放了一个文件夹,唐辛这才发现他还做了详细的记录,一点一滴看下来才惊觉这是他专门记录给石墨看的,里面满是写给儿子的语言,一见便知。

每一句写的都是关于鸽子的那些事,却像是父亲与儿子面对面,一句一句讲给他听,用石墨能够听得懂的语言,浅显易懂,又有意思。

原来他是真的会讲故事,不只是说说,还会写成文字。

她的脑海里便有了画面,石玉是什么样的,石墨又是什么样,甚至蹦跳在旁边转着圈乱叫的石砚又是什么样,父子三人就在那座小院里面,从春天到夏天,从日出到日落。

于是她的画变成了文字版的插画,不了解的就问,石玉便讲给她听,有时两个人坐在一处,他一边说她一边画。

画得越来越多,唐辛问:“是不是都能做成一本书了?”

石玉便给做成了一本书。

封面是唐辛画上去的,蓝天白云,群鸽回巢,边角处是小院的屋顶,笼着层落日时分的金橘色,依稀四个人影,两个大的,中间坐着两个小的,边上还有一只在睡觉的小猫。

要写名字时,她问石玉:“叫什么?”

石玉握住她的手,在上面写:送给我们五岁的儿子。

唐辛“呀”一声,原来是份生日礼物呢,才刚刚五月份,就已经准备好了呢。

再一看,还是没有名字,想了想,没再问他,抬笔写上去:童年的记忆。

弄好了,唐辛特别开心,仔细地包装好收在箱子里,只等着在石墨生日时送出。

像是完成了一件大事,或是一个仪式,突然放松下来不知做什么才好,石玉便拉着她到街上去,今天这里明天那里,两个人把平城转了个遍。

天晴时早晚出门,最热时留在院子里。

下雨时便两个人撑一把伞,随处看到个茶楼酒社便迈进去,一坐便是半日时光。

平城花多,开不尽似的。

唐辛这才知道原来平城有全国最著名的芍药,她住了十几年竟然都不知道,还是石玉这个外乡人告诉她的。

她这才知道芍药是五月的花神,是平城的市花,早在宋代便盛极一时,苏轼都曾赞过:平城芍药为天下冠。

听他一说,她才知道原来有那么多历史名人为平城的芍药留下过诗作。

只是不解,他不是说海棠才是花神仙么?

石玉听得直笑,搂着她说:“都是,都是。”

他不想和她解释,她知道,嫌她笨嘛,他懂的那些她不懂。

他这才说:“你懂的,我也不懂,多公平。”

一点都不公平,因为她没笑话过他。

石玉仍是笑着,问她想不想看花神仙,唐辛不无遗憾地说:“当然想,可是都谢了,我问过了,上京的海棠四月就开了,说是今年暖得早,佛罗伦萨的那几株也已经开过了。”

男人的手朝着身边水面一指,勒住她腰探头去看,“瞅见没?花神仙。”

第395章 狐狸

水面上两个人影,还不是很清晰,哪儿有什么花神仙。

偏他又在耳边低声重复了一遍,她就懂了,指的是她。

唐辛恼他没正经,心里却是甜滋滋的。

石玉解释没逗她,还问她为什么要在意国种海棠,唐辛嘁了声:“谁知道呢……兴许是你喜欢吧,要不就是你一时兴起。”

他说对,就是他喜欢,从小家门口就种着一排西府海棠,最喜欢的就是它。

唐辛抓着话头不放,“你看,你就是逗我的,骗子。”

耳边又一声,轻悄悄地说:“一见你,就想起它来了,最喜欢的,就是你。”

他再说什么,她就听不大清了,眼睛都有点花了,晕乎乎的。

说的也不是什么好话,一句海棠花一句她,含苞待放时什么样,花开时什么样,半开不开时又是什么样,风吹时什么样,雨淋时什么样,飘离枝叶时又是什么样,明明挺正经一番话,让他比对着往她身上一套,比谁都不正经。

唐辛不让他说,唬起脸来瞪眼睛,石玉打量了一番含了支烟在唇间,半侧过身去借着点烟掩住笑。

唐辛仍是气鼓鼓的,脸都羞红了,转身就走。

石玉跟在后面看着她的背影,抽完烟追上去,勾着脖子问:“带你去看花神仙,看不看?”

她连看都没看他一眼,大步向前,“不看。”

骗子又要来骗她了,她才不信,这个季节哪儿还有海棠,全都谢了。

石玉便不再说,突然把她抱起来,唐辛气得捶了两下搂住脖子,小声哼道:“故技重施。”

石玉抬眼一瞅,还真是,天空中飘着小雨,就跟那天夜里似的。

抱着她就跑了几步,板着的脸便笑起来。

天将黑时,路边买了一大袋子青梅,唐辛拿了一颗在手里,刚咬了一小口脸就拧起来了,说是酸的,吃不了,让他丢掉。

石玉只当没听见,提回去,唐辛看着他全部用水洗干净了晾在廊檐下面。

上一篇: 鸿门宴 下一篇: 丧家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