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108)+番外
明知是火坑,哪里还有往里跳的道理。
李世民这话刚刚出口,心里就有了决断,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大唐,这件事情都不能视而不见。
“先让长孙无忌过来,婚事暂且是不行了。”
明朝。
朱棣焦虑的只打转。
几期天幕下来,他已经深深感受到了天幕的恶意。
天幕啊,你说的东西咱都有,说点他大明没有的吧。
真的,虽然他是不如秦朝的始皇帝那么招人稀罕,但好歹是你的老祖宗啊。
多讲点现代吧。
或者大洋彼岸的西方也可以。
他就好奇,短短几百年时间,西方是怎么发展那么快的。
别说那么笼统,说具体点。
你老祖宗我完全可以打某个岛国来当回礼的。
看看我好嘛。
正想着,就听见有人禀报。
“陛下,玻璃的研究有新进展。”
来人表情是毫不掩饰的喜色,甚至有些热泪盈眶。
之前,天幕只说了制作玻璃的材料,却并没有说是怎么个操作法。
他们也不失望,他们就想研究出那透明的玻璃窗,玻璃器皿。
努力研究了好久,做出来的也不是不能用。
但太脆了,稍不注意就会摔坏。
但是,就在昨日,他们可总算是成功了,这不,天幕一结束,他们就着急忙慌的前来汇报。
朱棣闻言,表情就是一喜,“走,带朕去看看。”
他最期待的火药并没有太大的进展,玻璃却先传来了好消息,简直是意外之喜。
朱棣赶到,就看见许多人围在一片蓝色带点灰的玻璃前,对他行礼。
朱棣摆手,啥也不说,凑近玻璃摸了摸,又敲了敲。
确实坚硬了不少,还很大片。
“把它立起来。”朱棣随意指了指旁边小一点的,侍卫依言照做。
接着,众人就看见他家陛下,毫不犹豫的抽刀,用刀柄对着玻璃来了两下子。
力道看着就极重。
众人:???
众人:!!!
陛下,陛下啊,这是他们辛辛苦苦造出来的,就算它不是最好的,这么敲下去,他们也心疼啊。
虽是这样想的,但他们也不敢说。
直能眼睁睁看着陛下两下子把玻璃弄碎。
朱棣的近侍更是心惊肉跳的。
就害怕陛下一不小心受伤,他们难辞其咎。
朱棣却不管,看着地上碎掉的玻璃渣,蹲下身随意捡起一片,心情十分不错。
“不错,赏。”朱棣是知道自己用了几分力气的。
不如说,这么短的时间,能给他这样的答卷,他满意极了。
玻璃能造出来,再努努力,把他期待已久的望远镜也造出来,
望远镜,温室大棚,朕来了~
“接下来,你们想办法怎么提高玻璃的制造速度,成功了,朕给你们升官。”
朱棣说完,又让人把大块玻璃抬走,这才心情很好的离开。
他错了,天幕的出现怎么是对他大明没有帮助呢。
这不,就让他得到一个好东西。
这边,明朝喜气洋洋。
那边清朝,乾隆本来就秃的头,发际线又隐隐要往后移。
如今大清反清复明闹得轰轰烈烈,杀鸡儆猴也啥用没有。
除此之外,还有大批文化人搞起了出国留学。
要学习那什么科学技术。
是以,乾隆只要一想起天幕就咬牙切齿。
天幕到底知不知道,她的几句话,给他大清带来多大的麻烦。
这么不乐意说他大清,就不能把大清的天幕关了吗。
快烦死了。
这样,还怎么让他愉快的下江南,写诗和盖章。
好气好气。
第94章 各时空四五事,虞美人送礼物
宋朝。
赵匡胤有些无奈和心焦。
好几次没忍住提醒天幕,天幕啊,你是不是忘了什么。
比如,南宋昏君什么的。
就,满心纠结,又期待天幕好好讲讲,又感觉天幕最好不要讲。
天知道,北宋篇结束后,他到底是挨了多少针,才停过那阵阵的窒息感。
他这辈子,最讨厌听见的词,“弱宋”、“宋驴宗”、“徽钦二帝”。
哦对了,还有“赵光义”,踏马的,想一次气一次。
连续快半个月,朝臣们看见的帝王,都是阴沉沉的表情。
就,不敢说话。
特别是儒生们,恨不得把自己团成一颗球,缩进蜗牛的壳里。
他们真的感觉到了,他们现在走在街上,那种人人喊打的肃杀气氛。
就想哭,他们自己什么都没有享受到,还在太祖时期,就替后面的不孝子孙背黑锅。
最近的宋朝,可以说是人人尚武。
在某些铁锅普及的时期,时不时就能看见,一个个百姓们抡着自家的大铁锅锻炼身体。
而且还呈传染趋势,越来越多。
宋朝百姓:先制定两个小目标。
一敌人来了,能把锅抡他们脸上。
二,儒生要是再瞎逼逼,就抽烂他们的嘴。
可以说,宋朝的画风,在任何一个朝代,那都是相当炸裂的。
清朝除外。
特殊年代。
讲宋朝时。
图书管理员接收到后人发过来的小爱心,有点哭笑不得。
这算是引用他话的版权费吗。
用吧用吧。
能在这个时代,窥见后世模样,看见革命的胜利,这如何不让他们开怀。
国人吃饱穿暖,开心无忧的样子,不就是他们想看见的吗。
七月七日,直播时。
图书管理员垂眸,仔细琢磨,“十四年,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