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157)+番外

作者:壳菜 阅读记录

嘉定十七年(1224年)9月18日宁宗驾崩于临安宫中的福宁殿。

都已经讲到这里了,我们就简单唠唠秦桧干了多少缺德事。

这要说他一开始,也算是人模狗样,主张抗金,反对割地求和,这话说的特别好听。

但是吧,这不是人在开封,一朝被掳,这一下子成了金国人。

我也就不明白了,金营是有什么神奇的魔法吗,怎么一个个主战派到他那里走一遭,都变成了投降派。

比如完颜构、比如秦桧。

后来,不出意外的,他被和他臭味相投的完颜构相中,一下子成了完颜构身边的大红人。

从此他腰杆子也硬了,一路更是从升迁,很快就坐上宰相的位置,风光掌权18年之久。

这期间,做出的坏事更是罄竹难书,岳飞的“莫须有”可以说是最如雷贯耳。

但如果落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其实以后更多。

第一,任人唯亲。

虽然任用高官是需要经过赵构批准的,但在后期,实际形势已经到了赵构不得不批准的地步。

朱熹就说过:“高宗所恶之人,秦引而用之,高宗亦无如之何。高宗所欲用之人,秦皆接去之。举朝无非秦之人,高宗更动不得。”

但这还不是完颜构自己惯的,这叫啥,恶人自有恶人磨。

第二,控制台谏。

所有的台谏官都成了秦桧的后,随时根据他的指示,排击异己。

第三,控制舆论。

这么说吧,在南宋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有很多主张抗金的声音,可但凡敢发出这样声音的人,管你文人武将,全部被秦桧文字狱了。

第四,贪赃枉法,祸国殃民。

据《宋史》的“秦桧传”记载:【(秦桧)开门受赂,富敌于国,外国珍宝,死犹及门。人谓熺自桧秉政无日不锻酒具,治书画,特其细尔。】

秦桧当宰相的那些年,一整个“赃吏恣横,百姓愈困。”

最后,就是爱国诗人陆游落榜这件事了。

他落榜这件事,跟杜甫那次“野无遗贤”的事情很想,都是坏人作妖。

一个是害怕被分权,一个是为了自己孙子——秦桧之孙秦埙。

陆游对待自己妻子不好说,但在爱国这一方面。

还是给大家看看他写的诗。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然后,这么个好小伙,生生被秦桧那完蛋玩意糟蹋了。]

北宋。

赵匡胤已经开始扎针了,一张脸臭的要死。

他实在不明白,那完颜构在算计岳飞的时候不挺毒的吗,面对怎么那个秦桧的时候怎么就不行了。

说实在的,赵匡胤还有些惊讶,就南宋那么个垃圾开局,居然还能熬那么多代才死。

而且,本来他还对他的后代抱有一些期待的。

如今看来,倒是他狭隘了。

现在这么个情况,就很难评。

比起徽钦高三帝来说,他这一脉肯定是好的不止一星半点。

但你说让他惊喜,那倒没有,只能说有点干劲,但不多。

第137章 宋理宗

唐朝。

二凤陛下目瞪口呆,倒也不是因为别的,实在是被秦桧的能够拥有的权势震惊。

从秦桧被重用到他独揽权势才多少年过去,18年不到,人完颜构居然能被架空成那样,别太荒谬。

所以,完颜构能那么爽快当自己的太上皇,不会是因为权力被架空这么可笑的原因吧。

李世民越想,越觉得这件事情中那是荒诞中透露出点合理。

这个完颜构,还真的是文不成武不就的,真不知道这样的人凭啥能安安稳稳当上太上皇的,还安享晚年到八十多岁。

想到隋末乱世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时候,李世民叹气。

可手却很快被观音婢握住,下意识偏头,看着观音婢有些担心的眼神,

“二郎,会越来越好的。”

李世民突然就有些释然,是啊,总会越来越好的,他未来可是干出个贞观之治来,如今他兢兢业业,相信只会更好,不会更差,他到底在担忧什么?!

这一次,他要努力,弄出个贞盛世出来!!!

……

[很遗憾,秦桧家的倒台,并没有给大宋换来一位盛世明君。

宋宁宗驾崩后,宋理宗赵昀上任。

这人怎么说呢,继位的前十年挺惨的,都是在权相史弥远挟制之下度日的。

但也别同情他,实在是他自己都对政务完全不过问,一心尊崇理学,纵情声色。

这个时候,我们也许还能说他是被逼无奈,只能忍辱负重,等着收回皇权呢。

只能说,还真有这个可能。

史弥远死后,赵昀亲政。他亲政之初立志中兴,采取罢黜史党、亲擢台谏、澄清吏治、整顿财政等改革措施,史称“端平更化”,端平元年时,又来了出派兵联蒙灭金。

但问题是,人赵昀晚年时,不知道是脑袋抽了,还是怎么了,又开始沉湎于醉生梦死的荒淫生活中,朝政相继落入丁大全、贾似道等奸相手中,这也导致南宋国势急衰。

鄂州之战后,宰相贾似道甚至还以赵昀名的义向蒙古称臣,并将长江以北的土地完全割让。

一言难尽。

关键是,人家命虽然没有完颜构长,60岁去世,但在位时间长啊,有40年之久。

这事怎么说呢,还是在位时间长闹的。

讲到这里,我想起了宋理宗死后,好像还发生过一件事情。

刚才不是说,宋理宗是宋朝皇帝中,在位第二长皇帝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