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166)+番外
你想要《永乐大典》永乐大典你早说啊,你没事挖朕的陵墓做什么,朱棣气的牙痒痒。
……
透过系统,虞美人看见朱棣那气到快背过气的模样,也想起了,这可是她的大金主,把金主气炸多不好啊。
也不卖关子了,直接公布答案。
[很幸运的,明长陵保住了,毕竟是做考古的,也真不能随随便便炸个盗洞进入,所以只能辛辛苦苦寻找入口。
然后,没找着,考古队那是在长陵外,辛辛苦苦,分外的仔细找了几个月,但就是死活找不着地宫的入口。
没办法了,只能转移目标。
诶,再一瞅,这个定陵挺顺眼的,就他吧。
补充一点,定陵是明朝万历皇帝,就是手下有个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也是“万历三大征”的那个万历,更是后来张居正死后28年不上朝的那位,这么说是不是想起了什么。
定陵的挖掘工作一开始也没有那么顺利的,按理说,如果一直没有成果,应该也会放弃,改挖别的。
但不知道是不是万历皇帝实在惭愧自己28年不上朝的行为,还是真的不想考古队再为难其他明朝皇帝了,你说巧不巧——
定陵西南角塌了,露出了上面刻着“隧道门”三个字的石头。
考古队就怀疑,这是不是入口。]
明朝。
朱永乐暗暗松一口气,幸好啊幸好,他的长陵够结实,没有他们正一无所获的时候塌一角出来,还偏偏把入口露出来了。
不过小兔崽子,敢28年不上朝,不是不是嫌嫌命太长。
这不,遭报应了吧。
反正自从得知受灾的不是自己,朱棣那是哪哪都轻松了,安静看戏。
唔,对了,一会儿得问问建造陵墓的那些人,有没有在家自己陵墓里放什么奇奇怪怪,特别是刻了字的石头。
另一边,万历皇帝一头问号,不是,你们就没有问过我的意见吗,说挖定陵就挖定陵,这要不要这么草率啊,他朱万历还没做好准备啊啊啊啊啊。
还有,到底是谁,闲的没事当什么石头,这不是害我吗。
但万历皇帝是万万没想到,考古队后续的经历,还有更加让人心肌梗塞的。
……
[这一发现让考古队振奋。觉得他们有了个巨大的发现,这是考察定陵以来的巨大突破。
然后,又是几个月没有进展,他们都要以为自己猜测的是不是错了,然后,又有一块石碑被发现了,上面写着,“距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
万历皇帝:???梅开二度啊这是。
[这石碑的出现,确定了考古队的方向并没有错,选择照着石碑给方向继续挖下去。
然后,那指路石碑又陆续出现,直接把考古队送到了地宫门后。]
万历皇帝:……有完没完了,这石碑故意的吧。
[这些石碑的出现,合理猜测应该是为了方便皇帝和皇后,能够顺利合葬而准备的。
我这里有很多当时的图片,大家先看一看,我继续讲,
当时的考古技术……
可以说是不那么完美,考古队员也没什么经验,所以,他们十分草率的打开了帝后的棺椁。
是完全没想过丝织品的处理方法,玉器金器什么的是不用担心氧化问题,但丝织品害怕啊,
也没有做好修复文物应该准备的工具。
所以,虽然确实有在定陵中发现帝后的冠冕,但对于考古界来说,损失无疑是巨大的。
超级可惜的。]
第145章 盗墓贼:不慌,还能盗
[定陵开启后,那些龙袍凤袍什么的,直接碎成了渣渣,想补救都补救不回来。
然后,更惨的来了,当时有什么领导要来视察他们的考古工作。
然后,为了保持墓里的干净整洁,原本皇帝和皇后的金丝楠木棺材,被当成了碎屑垃圾,扔到了山沟里,就连尸骨也没有留下。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猜测,应该是连人带棺材被附近的村民当成烧火棍烧了。
也是因为这件事情,当时的考古行动直接被叫停,我国直接明令禁止主动对皇陵进行开发。]
万历:……
万历:“去,给朕传令,谁再往墓里放什么指路石碑,朕诛他九族,还有,那西北角给朕弄结实些,朕不想看见这件事发生第二次。”
万历咬牙切齿,心里想的是,你能后世特么的想要龙袍啥的,你说啊,你说了朕就打赏给你了,朕也不至于小气这么一件龙袍,你们扒朕的定陵做什么。
太欺负人了QAQ。
……
虞美人摸摸鼻子,选择转移话题,毕竟万历皇帝也确实太惨了些。
[总而言之,古代陵墓被盗已经是常态,似乎无论哪个朝代都逃不过去。
到了我们现代,我们虽然不主动考古,但是我们现在地上的人有点多,就只能在各地兴建地铁,像是西安,也就是古时候的长安,在建地铁站和飞机场都时候,那真的是一天能挖出八个古墓。
真的是不挖不知道,一挖吓一跳,遍地是古墓。
在我们网上甚至还有这种说法,坐长安地铁,等于花几块钱逛了个博物馆,你说过不过分。]
长安市民:!!!你不要过来啊。
而且,后世既然都已经缺地都已经缺到这个地步了,后世人怎么一点都不带慌的。
宋朝。
作为虽然没有被提及,但自认应该是无一幸免的宋朝皇帝也殷殷切切抬头,就是说啊,虞美人怎么就一点都不慌呢。
而且,这期天幕下来,天幕看戏的态度简直不要太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