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204)+番外

作者:壳菜 阅读记录

但透过对她们的称呼,变成了“母x”、“妇x”,大家也能够窥见女性身份的转变。

而到了周朝,就变成了女性要遵从“三从四德”。

《礼记.丧服.子夏传》记载:“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这是“三从”。

《周礼.天官.九嫔》,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这是“四德”。

女性执政就变成了牝鸡司晨,“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呵呵。

我就想说,妇言是咋了你了,多了根棍晓得你高贵了咋?

周朝之后,就是乱世,乱世嘛,别的不敢说,妇女改嫁还是不受什么限制的,哪里像之后,你别说寡妇改嫁了,就是未婚夫死了你也得给我守活寡。

而秦朝,女性地位跟商朝肯定是不能比的,但在秦律中却也有明确说明。

首先婚姻自主完全ok,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完全没有。

女子还可以拥有自己的小金库,睡虎地秦简就记录了这样一段问答:“夫有罪,妻先告,不收,妻媵臣妾、衣器当收不当?不当收。”

翻译过来就是,如果丈夫犯罪,妻子提前向朝廷举报,不仅不会坐牢,就连原本拥有的财产和奴婢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第178章 《史记》故事两则

虞美人一连串话说下来,语气都不带磕巴的,却让很多朝代的人都沉默了。

处在比较靠前时代的朝代在想,这有什么好讲好夸的吗,这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吗。

自己的财产,难道还有交出去的道理吗?

丈夫死了,二婚一个又怎么了?

照天幕的话来说,后面的朝代难不成连正常的男婚女嫁都要拦着?

这是个什么道理。

不过,想想天幕连续好几次吐槽的裹脚……

就突然,对于后来朝代的变态,也不是不能理解了呢。

这是比较靠前朝代的想法,而越是封建社会后期,他们则越是目瞪口呆。

尤其女子,她们几乎惊讶看着天幕,不确定她们到底听见了什么。

就算虞美人反复提及,在那个时候女性的地位也在一步步的被压迫,可对于她们来说,那哪里是压迫,分明是优待才是。

哪里像是她们这样……

下意识收了收被被裹紧的小脚,她们羡慕之余,更多还是迷茫。

她们这个时候啊,距离曾经有千多年的时间,距离以后也有几百年的时间,她们又有什么可以期待的呢。

纵然她们心中苦涩,她们还是十分认真听着天幕。

她们想要知道,既然在很久很久以前,女性的地位是那样的,在秦朝时还仍有自己的权益,她们又是如何变成这样的呢。

如何变成这样,一生只能围绕着男人的样子呢。

……

她们听见虞美人继续说着,[在秦朝,女性地位具体如何,其实透过两个故事,我们就可以看得很清晰了。

一个是根据《史记·陈承相世家》记载,陈平家贫,他到了可以娶妻年龄,

属于是“富人莫肯与者,贫者平亦耻之。”

而乡里有一个富人张负,却愿意把他的孙女嫁给他。其孙女“五嫁而夫养死”,这次再嫁陈平已是六嫁。

这么看,大家肯定觉得很惊讶啊,别说陈平是汉朝的开国功臣,封侯拜相的。

在封建王朝后期,别说一个女子嫁六次了,就是嫁二次,都能被钉在耻辱柱上。

第二个故事呢,也是记载在史记上。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记载,外黄地方有一个很有钱人家的女儿,长得极为漂亮,却嫁了一个愚蠢庸碌的丈夫,于是她“亡其夫,去抵父客。”

父客素知张耳是一个有出息的人,就对她说:“必欲求贤夫,从张耳。”富家女接受此建议,“卒为请决,嫁之张耳。”

于是,她断绝了与丈夫的关系,改嫁给张耳。

而张耳呢,给大家介绍一下,秦末乱世时,曾参加陈胜吴广起义。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时,张耳被封为常山王。后助刘邦灭项羽,被加封为赵王。

这样的人物,在你们的幻想中,是不是无论起势前还是起势后,是俊青年还是老头子,都应该是有无数二八年华的小姑娘凑上前,而非娶一个改嫁的女人。

而你们更震惊的应该是,什么,居然还有女子敢主动跟丈夫断绝关系的?

毕竟在你们的心里,女子应该是能嫁人就应该感恩戴德的,在夫家得到什么待遇都应该当牛做马的。

然后无论丈夫怎么对她,就算丈夫好吃懒做、对她非打即骂还是吃喝嫖赌样样精通,女子也应该含泪忍受。

等丈夫死了还要为他奉养父母,养育别管是不是亲生的儿女,再为丈夫守一辈子活寡才对。

女子哪能主动和离,甚至是主动请决,这女子若真这样做了,应该蹲大牢才对。

就像宋朝的李清照一样?]

秦朝。

在处理政务之余,一直安静听着不发一言的嬴政,在听完虞美人所说,也惊讶了。

但也不忘让人把那两个汉朝的开国功臣记下来。

心中思索,他大秦嫁六次的女人虽然不多,但并不是不存在。

他也并不觉得,女子离婚再嫁或是寡妇再嫁有什么问题。

只是对于已经在孕育了孩子和女子多有顾虑罢了。

但整体还是持鼓励再嫁的态度的。

所以他在听完虞美人对于后面朝代女子婚姻的描述,原谅他一个老古董,实在理解不了后面的朝代怎么想的。

可以这样说,就连他嬴政自己的后宫,他都无法保证各个女子进宫前都是冰清玉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