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215)+番外
永初六年,十个州同时蝗灾,次年八月,京师大风,蝗虫飞过洛阳,
邓绥便诏令免除受蝗灾严重地区的租税。
九月,邓绥又将粮食充足的地区的租米调往受灾严重的地区,以赈济饥民。
公元114年春正月,邓绥改年号为“元初”,同时采取赐予民爵的措施奖励人民劳作。
冬十月,邓绥下令免除三辅地区三年的田租、更赋、口税。
元初二年,邓绥诏令三辅、河内、河东、上党、赵国、太原等地区修理水渠,通利水运,灌溉农田。
同年八月,邓绥派虞诩到武都郡讨伐羌乱并安置难民。虞诩以不足三千的兵力大破羌人万余。
继而招回流民,赈济贫民,开通水运,使米价、盐价大幅下降,三年内户籍增长三万,家家户户丰衣足食,全郡安宁。
如此,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何况,邓绥执政期间,功绩又哪里只有赈灾这一样。]
东汉。
百姓听见连年天灾,人都傻了。
谁不知道天灾的可怕,历史上哪一次天灾,不是饿殍遍地,人相食。
严重的更是会发生起义战乱,何况匈奴还虎视眈眈。
但很快,他们又为这十年邓绥的功绩惊讶。
突然就理解了,天幕为何如此说邓绥了。
在连年天灾中,能遇见这样一位为他们着想,不放弃他们的统治者,可不就是他们的幸运吗?
这还要什么自行车,他们是没上过什么学,不认识几个字,但他们真不是蠢到无药可救。
好赖他们还是知道的。
他们要为邓绥举大旗,以后谁再敢篡邓绥的位,谁就是他们的敌人!!!
至于男男女女,正不正统,他们早就不在乎了。
……
[在政治上,邓绥“始创有道,完善察举”。
不同于很多皇帝高举儒家大旗不动摇,邓绥反而在“有道”科无比重视。
也就是天文、历数、医方等类。
同时,她还“广开言路,听取民意”,让提意见的人并不会因言获罪。
还有,非常难的是,身为汉朝的太后,邓绥也是难得不放纵外戚的人,反而格外约束。
她还窥见了一个真理,知识改变命运,因此在对皇子的教育方面格外重视。
咳,跑题了,回来回来。
在政治上,邓绥还“轻徭薄役,广施德政”,“平反冤狱,减免刑罚”。
同时利用宦官,抑制世家。
这里就要说一个宦官了,大家也都认识——蔡伦。
发明改进出造纸术的那一位。
所有人都说,蔡伦是在汉和帝时期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制成了“蔡侯纸”,随后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
但谁又知道,造纸术能够被总结推广,是有邓绥的一份功绩在的,是邓绥在做皇后时资助蔡伦改进造纸。
也是邓绥成为皇后以后,对于朝贡珍贵华丽之物一律禁绝,岁时季节只需要进贡纸墨。此举为蔡伦改进造纸术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188章 邓绥(2)
听到现在,各朝代众人的表情中已经是不掩饰的惊讶赞叹了。
他们是想过,能被天幕着重提到的人肯定优秀,但谁能想到,能优秀得到这个地步啊。
要知道,那可是连年天灾啊,就这么度过去了。
他们只要一想想,就激动地特别难言。
他们有个大大的梦想,就是把邓太后搬到他们这个时期,统治他们。
他们完全可以。
秦朝。
“可惜了。”嬴政听完,也有些惊叹。
这人若是他这个时期的,他必定会好好使用。
至于这么优秀的人在麾下,会不会压不住什么的。
他嬴政会有这个烦恼?
只要他这个时代有这样的人才,还愿意为他所用,他嬴政有何不敢用的。
别说她是个女的了,只要人有能力,就是不男不女他都能用。
东汉。
刘秀倒是听得认真。
一是为连年的天灾忧心,别的不说,自知之明他还是有的,他大汉帝王可不一定会有这位邓太后优秀,甚至是昏君也不一定。
何况就是中兴之主,真的能扛住这连年天灾吗?
他觉得未必,这位邓太后的能力,也着实让他觉得惊讶到惊叹的地步了。
二是为世家问题。
虽然天幕只是提了一嘴,但这并不能说这件事情不重要。
相反,能在说邓绥政绩的时候,提上一嘴,也足以证明这件事的严重了。
这件事情他早有预料,没有谁比他更清楚,在最开始的时候,他能再建大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跟世家合作。
跟郭圣通的婚姻不就说明了这一点吗?
所以,虽然他并不认可天幕说他是渣男这件事,但实在没什么能反驳的。
另外,虽然邓绥的办法能短暂压制世家问题,但他也没忘大汉宦官问题同样严重。
天幕还真的是会出难题给他啊。
头疼.jpg。
……
甭管刘秀怎么为东汉的未来头疼,虞美人仍然在盘点邓绥姐姐的丰功伟业。
[在经济上,她赈济灾荒,复苏经济。
比较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元初二年的事。
在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事情——羌人叛乱。
于是,邓绥就派虞诩到武都郡讨伐羌乱,修筑防御工程,招回流亡的人口,赈济贫困人口,开通水运。
要知道,发国难财这件事情无论是那个时代都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
事实上,那个时候也是这样的,并没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