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247)+番外

作者:壳菜 阅读记录

其中包括《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书。

而《胎胪药录》,到如今已经失传。]

虞美人说到这里,都想叹气了。

她都不敢查我国五千年以来,到底失去了多少文化瑰宝。

虞美人让自己看见那个数字后,能原地噶过去。

各朝代众人闻言,还很沉痛,特别是那些花费了心血著书的人,突闻噩耗他们真的会心梗的,ok?

更有人想到的多一点,比如,失传的书,怎么才能让它重新现世。

结合后世人挖出睡虎地竹简的事情。

根本就不敢深想。

真相对于他们来说,可能十分残忍。

……

[当然,我国对于这一方面也在积极自救,不仅在积极寻找各朝代的中医典籍,也开设了中医药的学科,让人报考学习。

同时,对于中医也适当放开策略,积极推进弘扬中医的工作。

给大家看看,这些可都是有关于中医学的论文和书籍。]

虞美人咔咔几下搜索,调出来能够查到的中医学的论文,然后一边划拉鼠标,一边继续说道。

[同时,我国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女士,也研究出了针对疟疾的“青蒿素”。

其中让她的研究突飞猛进的灵感,就来源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第216章 嬴政:心动.jpg

各朝代众人听着,眼睛几乎越瞪眼越大。

疟疾,那可是疟疾啊,针对疟疾的药品,后世就这么做出来了?

激动,难以置信,对今天这期天幕也更加迫不及待,专心致志。

无论是谁,当面对与自己生命安全相关的内容时,都会分外认真。

一时间,不管认不认识葛洪和《肘后备急方》的,都将这话死记硬背背下来。

另外,青蒿素及其研发者的名字,也被他们深深记住。

中西医什么的,他们现在没有基础,但他们可以先了解啊。

现在,天幕,快继续说!!!

东晋。

葛洪闻言,捋了捋胡须,眉眼含笑。

鲍姑心情也十分不错,心想着,自己要不要也写一本自己针灸经验书呢。

从前没有想过,现在天幕后世需要。

且她也想知道,若是自己的经验传承下来,会不会也在后世遇见什么精彩的故事呢。

历史上第一个女针灸学家,鲍姑对此十分期待。

但同时,所有人都不约而同注意到另外一方面,中西医结合。

所以,在后世更常见的治病方法,是运用西医吗?

……

这样想着的老祖宗们,就听见虞美人接着说道。

[但中西医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中医很多时候是依靠大夫的经验的,并且人不同、即使是病症相同,药物的剂量也会相应改变。

这样是很好,副作用小、还温养身体,但不太适合我们这种没那么多时间精力的普通人。

与之相反,西医虽然一种药有一大堆的副作用,属于是明明你吃药是为了治病,但看完说明书,会突然感觉你的那点小病也不算什么了的程度。

但西医方便,还起效快。

比如,你得了风寒,就吃风寒药。

受伤了,不想让伤口发炎,那就吃消炎药。

你得了什么病,一般来说能直接在家附近的药店买到药,买了就能吃。

实在不行就去诊所医院挨两针。]

虞美人的这个解释,可以说是最浅显,离普通人最近,能让所有人都能快速理解的说法了。

伴随着虞美人放出来的各种片剂的图片,众人只觉得对天幕所说理解的更清晰了。

各朝代想想大夫平日里抓的药,对比后世的药片,点了点头,好像确实麻烦一点哈。

……

[西医医学体系以解剖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作为基础学科。

中医学则以藏象生理学、经络腧穴学作为基础学科。

咳,但如果严谨一点说的话,我们说的西医,全称是“现代西方国家的医学体系”,是生命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虞美人说这些,不过是为了给那些打赏了很多医术的大夫们科普一下后世的医学。

嗯,算是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但实际上,今天的重点却不在此。

因此,虞美人很快转回话题。

[好了,言归正传,我们现在就来说说,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

一、那些延年益寿的秘诀。

二、如何防治传染病。

三、一些急救的小知识。

相信我,这三条真的很重要。]

虞美人此话一出,各朝代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几乎是目光灼灼的盯着天幕中的那个女人。

有人在意延年益寿,但更多人却是在意第二条,防治传染病的方式啊。

他们只恨不得天幕能直接跳过第一条,赶紧讲第二条。

大夫们目光灼灼,更是有不少敏锐的,注意到了第三条可能会有的价值。

能在这一期天幕中被提到的,怎么可能不重要。

但是,他们还是最心动第二条。

……

虞美人也不卖关子,今天的这一期时间紧任务重,自己得赶紧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延年益寿的秘诀。

我们在之前的天幕中,就说过,在你们那个时候,有钱的老爷们为了长生不老,鹤发童颜、延年益寿之类的理由,就喜欢吃一些奇奇怪怪,像是金丹之类的东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