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257)+番外
但想想天幕今天要讲的内容……
嗯,大秦的内容往后放一放,他再留胡亥那败家子一会儿也不是不行。
汉朝。
刘彻听着天幕,只觉得越听越别扭,“东汉,东汉,这好好的一个大汉,怎么就被后世分成两汉了呢。”
此刻还在吐槽,尚且不知道“汉”这个国号格外耐用的猪猪怕是怎么也想不到。
在历史上,除了西汉和东汉之外,还有蜀汉、成汉、南汉、后汉和北汉。
时间跨度更是从公园前用到公元后快一千年。
的对此一无所知的刘彻还在不满,他大汉的医圣这么一拆分,怎么显得好像不是自己的呢。
另外,他还有一件事格外关心。
他大汉的士兵在与匈奴的战争中并不是全部都因打仗而去世?
更多是在战场上时常受伤后,伤口溃烂而亡,或者就是不得不砍了伤处,不能再上战场了。
如今听这一期天幕所言,他和身边一起看天幕的这些人,也有所猜测,这让伤口溃烂的原因,有没有可能是天幕描述中,那些看不见的“小虫子”呢。
就是不知道是因为病毒、细菌还是真正的虫子了。
原谅他们这群老古董,第一次听见这些就是在传染病原因中,根本就不知道这三者有什么区别。
天幕开各朝代名医篇没有问题,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连带着这三者的区别也给讲讲。
东汉。
对于天幕提到了自己,张仲景现在完全无暇顾及了。
原因无他,天幕虽然没有详细讲有关于他们这个时期疫情爆发的原因。
但后续整理的资料中,却是有记录后世对这场瘟疫的推测。
如今他仔细一比对,确实有极大可能。
所以,他得趁着这次天幕,把该记的东西都记一下,到时候有什么疑问,自己的私信次数可还没用几次呢。
抓紧整理好问题,才能抓紧提问。
……
[四、在心肺复苏这一方面,如果要急救小孩子,还是跟大人有所不同的。
比如人工呼吸,对成人吹气频率为12次/分钟,对儿童15次/分钟,对婴儿20次/分钟。
但不管是对谁,吹气力度都是比吹气频率更重要的。
胸外按压也是,按婴儿小孩的时候可不能像是对成人一样,双手交叠咔咔就是一顿按,这样真的会给小孩造成二次伤害的。
要注意,这个时候,要两根指头按,按压深度呢,正常成人为5-6cm。
营养不良、极度瘦弱的成年患者或儿童,一般按压深度为5cm。
对于1岁以下的婴幼儿而言,胸外按压的深度通常为4cm。
好,该说的我应该都说完了,我们再看个关于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视频。
我们就接着来说下一个——
如何处理因为意外,导致的呼吸道完全堵塞或严重堵塞,处理不当就会窒息而死的情况。]
第225章 海姆立克急救法
于是,随着虞美人的话落,各朝代众人就眼看着一个视频播放。
本来,这种场景对于他们有了天幕以后来说,好像是十分正常的事,并没有什么可惊讶的。
但问题是,视频里的内容,
一个白大褂戴着手套,对着一个他们看不出材质的假人做一些……
对于他们来说分外刺激的动作?
听虞美人讲的时候,他们也惊讶,但虞美人啥性格啊,他们都接受这么多了,再多接受一点也没什么。
看图片的时候,局部放大的,也觉得还好。
但变成视频,突然就好刺激。
学还是要认真学的,但他们真的会觉得尴尬的,ok。
于是,接下来视频的几分钟内,各朝代就出现了这样的一副场景,许多人红着一张脸,模拟着天幕的动作,对空气实施了人生中第一次“急救”。
有些大夫,拿出了自己平日里练针灸才能用到的家伙事,也学学着天幕的动作,尽量让自己的动作标准起来。
该说不说,这听起来好像挺容易的,但做起来是真的累。
“看,那个人偶的胸鼓起来了。”不少没跟着练的人,新奇又认真的看着天幕的急救方法。
看到惊讶的地方,还惊呼出声。
但同时,越看,他们的害羞情绪也退去了。
实在是视频里教学的人太认真,而且,按照这个方法急救下来,体力多好的人也风花雪月不起来。
这可真的是一个体力活。
太累了.jpg。
……
虞美人通过天幕,见各朝代许多人都学的十分认真,索性就让视频多放几遍,让他们也能照着标准多练习几遍。
反复了三遍之后,虞美人才接着道。
[好,我们接下来要说的,是海姆立克急救法呢,是美国医师亨利·海姆立克1974年发明的一套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
在今天,海姆立克急救法与心肺复苏一样,是被证明切实有效,并在全世界都推广的急救方法。
这个急救法呢,是抢救气管异物患者的标准方法。
操作方法呢,具体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在病人清醒的情况下,患者可以站着或坐着,这里可不是说跪坐或者盘腿坐哈。
而救护人呢,要从背后抱住其腹部,要一手握拳,将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腹部,就是福肚脐稍上的位置。
另一手呢,则要握住握拳之手,大家看我的手,没错,就是这个姿势。
随后,要急速冲击性地、向内上方压迫患者的腹部,要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这样能形成的气流把异物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