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263)+番外

作者:壳菜 阅读记录

大家可能会想,始皇帝把那些人都坑了,是不是太残忍了,怎么说也是四百多条人命。

但你得换个角度讲,他们平日里做的事情是什么,是坑蒙拐骗,谋财害命啊。

这嬴政要全给放了,他们得去祸害多少人,多少家庭。

我们再换个角度讲,他们平日里坑蒙拐骗的,哪里只是嬴政的钱,分明还有你们交的一份税在啊。

这都是你们的血汗钱啊,这群骗子还好意思坑。

还是要害千古一帝的命。

至于你说不也是始皇帝主动给钱的吗。

但问题是,他是千古一帝啊,他就是想要活得久一点,让这刚刚一统的华夏大地稳固的时间更长一点而已。

这是始皇帝的错吗?明显不是。

那这是谁的错,分明就是那群拿了钱不干事,还到处招摇撞骗,想谋财害命的人的错啊。

关键是,还有三个人,一个携款潜逃,在另外一个地方,舒舒服服生了一群小日子出来,

另外两个,拿了钱之后,谋财害命不算,还到处散播谣言。

怎么看都超级无敌过分的。]

第230章 扶苏:感动.jpg

秦朝。

百姓们闻言,整个人就是一怔,突然就义愤填膺了起来。

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吗?

这些骗子们凭啥靠着招摇撞骗就能吃的肥头圆脑。

拿了钱还不好好干活,最后还到处造谣,哪有这样的事。

而且,他们突然反应过来。

对啊,这些骗子们骗的哪里只是他们家陛下单纯好骗的灵魂,骗得分明是他们的血汗钱,他们给陛下交的税。

实在是太过分了。

嬴政扶额,觉得自己可能不太需要这样的洗白方式。

无论怎么说,都显得他像是个大冤种,特别好骗。

所以,还是别讲他了,讲扶苏和胡亥、李斯就行。

望周知,就算是千古一帝,对于自己被骗了这件事,也会尴尬。

……

[这件事情之后,父子俩分居两地,也日渐隔阂。

始皇帝的心思不能确定,因为在历史上,他好像一直很确定扶苏是未来秦二世位置。

反而扶苏,对他的老父亲,可能是少了那么点信任。

所以,我们后世就总觉得,政哥把扶苏当亲儿子对待,想父子处着。

扶苏把我政哥当君王相处。

毕竟老父亲可是被骗了啊,折寿了啊,你居然还要放过那群骗子。

嬴政老父亲的心自然是受伤了,就将扶苏发配去上郡修长城了。

随后,嬴政离世之际,扶苏自然没在咸阳,也没在我政哥身边。

而秦二世是谁,相信大家都有数,胡亥嘛。

要说他为什么能即位,能做皇帝,扶苏没有被立为太子,应该是很大的一个原因。

其次,就是胡亥那厮平时比较受宠。

不然我政哥凭啥在巡游路上,不带上其他的儿子,就带了胡亥。

在我政哥驾崩没多久,很快啊,发生了一件事,就是赵高并没有将遗诏送到上郡让扶苏回咸阳参加丧事,而是将遗诏扣下来。

并隐瞒始皇帝死亡的消息,秘不发丧。

秘不发丧这件事不用多说,是能理解,毕竟始皇帝驾崩,还是在外面驾崩,这件事情不算小事。

在《史记》中,也说原因了,“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祕之,不发丧。”

最大的问题还是,赵高他趁此机会作妖啊。]

秦朝。

扶苏一直十分认真听着天幕所言,那是越听越安静,越听越沉默。

心路历程也从天幕在胡言乱语什么,变成自己真的有这么过分,没有吧?

最终变为,我真的是太过分了,父皇受委屈了,呜呜呜。

嬴政一直耐心听着天幕,企图从天幕的胡言乱语中,听见一些有用的信息。

并毫不犹豫的下令抓住了在他身旁服侍的赵高。

心里为再次被印证的猜测点头,转头就看见了他儿子扶苏两眼泪汪汪的样子。

嬴政:?

缓缓打出一个问号。

天幕的胡言乱语,他这傻儿子还真的信了?

别太荒谬。

这傻儿子,嬴政是越看越觉得辣眼睛,目不忍视的移开目光。

装作什么也没发现。

赵高大喊着陛下冤枉的吵闹声音,此刻也好像成了背景和陪衬一般。

在这父子俩身边掀不起半分风浪。

反而是其他护卫的声音,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视线。

“陛下,公子胡亥带到。”

不待嬴政回应,天幕爆得猛料,就把他们所有人的思绪迁走。

……

只听虞美人接着刚才的话,继续说道。

[问题是,政哥死时,大概是七月份的时候,那个时候啥天气,尸体能放的住,几天时间不得直接臭了。

那咋整,虽然始皇帝驾崩的消息,当时只有赵高、胡亥、李斯和几个宦官知道。

但这尸臭味,他藏不住啊。

就是放凉车里了,并让宦官仍旧每日送餐食,奏折也依旧如故送进送出。

但遗诏没给出去这件事,不赶紧解决了不还得露馅。

于是,赵高麻溜的,先策反了胡亥,又策反了李斯。

大概对话如下:

对胡亥,赵高说,“公子啊,陛下的遗诏咱心里都有数,这诏书中可没有封王的旨意,这等长子回来了,必定是他做皇帝,到时候还有你的立足之地吗?”

胡亥为很矜持啊,回答,“是这样的没错,但父亲已经这样下旨了,我们这做儿子的,又有什么能说的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