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407)+番外

作者:壳菜 阅读记录

再划一个重点,并不能直接治疗,只能辅助治疗,并不是首选药物。

我查了一下,关于到底可不可以用的说法还是有很多的有医生说不能用,有医生可以用,还有说能用于辅助治疗。

我把这些说法都放上来了,总归是一个方向,]

一时间,各朝代上下哗然,他们只觉得今天虞美人所爆料下的来的信息,那是一个比一个劲爆,特别是现在虞美人宣布能治疗“痨病”这个。

要知道,在他们这个时代,这种病症一直都是跟死亡挂钩的。

谁不知道,痨病传染,且要人命。

如今他们听见天幕说什么,这病能治,但只要有百分之十,百分之五,只要有一点点可能,他们就觉得值得尝试。

且大蒜素又不是只有那么一点点作用,除此以外不是还有其他用处吗,

虽然这菌那菌的他们看不懂,但它能对什么菌有用这点他们看懂了。

唐朝。

李世民看着天幕上具体罗列的功效,表情一动,他心动了。

那个防高血压、高血糖。

但出于帝王的敏锐,二凤更关注的其实是下面那句:消炎、杀菌、灭病毒,提高免疫力。

这个大蒜素,非常适合投入战场中,给士兵使用啊,那是能救人命的东西。

一边命人赶紧把天幕上的制作方法记录下来,一边也在思考,这种药物如果真的要运送到战场上,让士兵们使用,它的保存期限又是多久呢。

总不能做好之后,运送过程中烂在了路上,或者还没等全部投入使用,就因为变质而不能用了吧。

这种药制作出来,总不能还能跟中草药一样炮制晾干,等哪天要用了再煎一煎吧。

感觉自己好像又要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了,李世民叹了口气,只觉得头疼。

这好东西扎堆出现,也是一种甜蜜的折磨啊。

甜蜜的烦恼.jpg。

第358章 大蒜、红蓝花、蚕豆

[大蒜在我国可以说是有着深远的历史,它的祖籍虽在非洲或欧洲,却在西汉武帝建元二年,随着张骞回到长安,在华夏土地生根发芽,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

当我们追溯大蒜的历史的时候,便会发现,大蒜的历史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久远,故事也比我们所以为的更加有意思。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埃及。

在古埃及文明中,大蒜被视为圣洁的植物,可以用来崇拜太阳神和用来驱散邪恶力量。

埃及法老们也会将大蒜作为祭品放置在墓穴中,以保护逝者的灵魂。

而在我国,由于它刺激的气味有驱虫的作用,随后也发展为他能驱赶邪祟,你们说,这算不算是缘分的一种。]

各朝代众人:咳,略过略过,巧合,全是巧合。

[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古希腊一个希波克拉底的科学家,把大蒜列为重要的药物,大蒜被认为是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因此,在当时,它也被广泛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和用于愈合伤口。

值得一提的是,在古罗马时期,他们的军队为为了保持士兵的健康,也开始使用大蒜作为一种天然的抗菌剂和保健品。

中医记载,大蒜的鳞茎能用来治病,总而言之,大蒜是一个在各方面都相当优秀的满分植物。

剩下的几个就剩蚕豆、和胡萝卜。]

就在众人已经要打问号的时候,虞美人赶紧接话。

[胡萝卜其实并不是,因为其实更普遍的说法是,《本草纲目》中记载的:“元时始自胡地来,气味微似萝卜,故名。”

我也不太清楚这个说法是从哪里来的。

不过本草纲目中,有记录那个神秘的沧海遗珠,红蓝花。

《本草纲目》的原文是:“志曰:红兰花,即红花也;生梁汉及西域。《博物志》云:‘张骞得种于西域,今魏地亦种之。’”

我还特意查了一下这个红蓝花到底是个什么,因为我真的没怎么听说过它的名字。

然后我就知道了,虽然我自己不认识它,但它真的是很有用的一株植物了。

“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能,主治妇女闭经、难产、死胎、产后恶露、瘀血作痛及治疗跌打损伤等疾病。

是妇科良药,东汉时的《杂病论》称:“妇人六十二种风,乃腹中气血刺痛,红蓝花酒主之。”

它的名字真的有很多,红花、红兰花、红蓝花、黄兰、草红花、红花菜、菊科红花等。

除了以上作用之外,它还能治高血压、中风、心力衰竭、心绞痛等症状。

花茶也有美容祛癍、增强冠脉流量,抑制血栓形成、抗血凝、调节免疫能力、显著提高耐缺氧能力等作用。

顺便说一句,它的籽也能用来榨油。

我真的有点好奇了,张骞一共带回来九种作物,结果至少三种能用来榨油,占了全部的三分之一,张骞你确定不是对榨油有什么执念吗?]

汉朝。

对此,张骞也没忍住要打问号了。

他不是,他没有,天幕不要乱说。

现在为什么会是这么个情况,他也没搞清楚呢好嘛,他也很想知道,这九个作物下来,里面的故事怎么各个都那么精彩。

还不是本国本朝现在的精彩,而是海外或后世的精彩。

他也很无奈的好嘛!

张骞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心情诡异的跟唐朝的凤凰同步了,甜蜜又烦恼着.jpg。

……

虞美人哪里知道他们凡尔赛一样的烦恼,她看了看这个红蓝花已经没什么还要讲的,赶紧讲最后一个。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