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464)+番外

作者:壳菜 阅读记录

是以,就算青年时的范孟当真胸怀大志,并且通过努力进入京城御史台做小吏,也改变不了他又被贬到家乡杞县做小吏的残酷事实。

大家可能觉得,他接下来得故事大概跟秦吏喜并无区别,都是兢兢业到死的性格。

答案是,并不是。

事实上,范孟在官场的郁郁不得志,让他变得越努力越倒退。

以至于人到中年时,也只能靠着写诗发牢骚,充满悲愤情绪。

俗话说,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死亡。

而范孟,他选择在沉默中变态。]

第409章 有一种不顾别人死活的美

元朝?

“艹。”忽必烈闻言,心情怎是一个炸裂能形容的。

你这说变态就变态,有考虑过他们这种听众的心情吗?

是的,被元朝那期狠狠伤到的忽必烈,再也不说自己是什么元朝皇帝的屁话了。

这话说起来就心梗。

骂又骂不了,打又打不着,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一箱怨气发泄再自己孙子身上。

关键在忽必烈看来,那最气人的还不是元顺帝,而是那什么伯颜。

那都啥玩意啊,那做事做得一件件,真的是让人大开眼界。

如今对于那些玩意,他大多数打又打不着,索性不再提了,用魔法打败魔法。

他忽必烈现在就一个听众,天幕所说一切喜怒哀乐,全当自己是局外人了。

他就不信自己这还能气到。

现在变态是吧,最好能报应在那个不要脸的伯颜身上。

宋朝。

宋哲宗闻言,却是幸灾乐祸。

作为一个一言不合就是干的皇帝,他非常乐意看异族的热闹。

特别是他们倒霉的热闹,他真的特别爱看。

他倒要看看,这元朝还有什么热闹可以看。

宫女们看着自家陛下站在大院里,笑得阴恻恻的模样,都忍不住叹气了。

他们总觉得,自从陛下听了天幕透露的信息、被气得活蹦乱跳之后,脾气真的是越来越琢磨不定了——

具体表现为,陛下好像更刚了。

他们并不是说这不好,事实上,他们是并没有多少政治头脑的,也理解不了里面那么多弯弯绕绕。

但他们真的明白一件事情,只要陛下活的长,就不会有个类宋徽宗上位。

别问为什么不是宋徽宗本宗,问就是已经被陛下处理了,他们也不知道死哪去了。

另外就是,陛下选择这么刚下去,总归不会变成类宋高宗。

最后,他们想问,陛下啊,你什么时候才肯回你的皇宫。

这一天天的,各个朝臣家住一会儿,自己的宅子里住一会儿。

要不是实在不方便,也怕麻烦,他们觉着,陛下就是往行宫里一窝,也绝对不会回皇宫一下的。

对此,宋哲宗表示:咳,这个,那个,他就是不想回去。

另一边,深有同感的宋仁宗点头,可不就是那么回事吗,谁回去谁煞笔,谁想住那个毒窝窝里。

……

虞美人对此不予评价,甚至觉得徽钦高三帝可能被处理的有点早。

他们真的非常适合充当人形自走空气净化器的,好好享受享受前辈的福——

滚如净化皇宫空气去吧。

但此时此刻,虞美人仍旧在讲元朝的故事。

[范孟这人,多少算个人物。

你可以否定他的官场功绩,毕竟他郁郁不得志嘛。

你可以吐槽他的心怀大志,即使这太戳人心窝了,但毕竟他郁郁不得志嘛。

但你绝对不能否认他的脑子。

这不,空耗了半生,范孟变态起来,他也能干一票大的。

事情是这样的,我们之前不是说到,范孟本还能在京城当一小吏,但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生就是起起落落落落落的。

然后他就变成了家乡的小吏。

但是后来吧,有一个意外状况发生了,显然,那并不是一件坏事,最起码对于范孟来说是这样的。

但也并不能说是一件好事,

原来,范孟一昔日在御史台的同事,被调到河南行省担任守省御史,又将他提拔为河南行省掾史。

这一看,诶嘿,可不就是一件好事吗,待遇可不得提升了,毕竟身份都不一样了。]

虞美人一拍大腿,语气那个抑扬顿挫,[但问题就在这了,范孟虽然身份不一样了,但他的待遇问题,可没有得到半点解决啊。

范孟能忍?

身为一个被后世都盖戳了的变态,他自然选择直接掀桌子。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大不了大家都别吃饭了。

还是那句话,不求我自己能吃饱饭,但求你跟我一样吃不上饭。

于是他策划了一场,在我国古代史上,都空前的“高智商犯罪”。]

对于虞美人这危险的发言,各朝代众人都只觉得一阵牙酸。

但还是那句话,这听着听着,都有些习惯了。

唐朝。

世家们面色阴沉,却又觉得心惊肉跳。

无疑,他们始终忘记不了天幕那一通关于“唐朝贵族都被杀完了”的“预言”。

对于虞美人来说,那是历史,对于他们来说那可不就是预言吗。

现在也是这个问题,面对天幕所说的问题,他们不可能不信,但正是因为相信,才让他们如此心惊肉跳。

如今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没有谁比他们自己更清楚。

如今的陛下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对压制他们这些贵族,只能说是蠢蠢欲动,并且有了天幕之后,愈加筹谋。

而后面的皇帝,听天幕的口风,必定也不是个简单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