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52)+番外
虞美人不打算花太多时间讲这件事情,直接放解释,让各朝代的人自己看去。
烛影斧声:指宋开宝九年,太祖赵匡胤大病,召晋王赵光义议事,左右不得闻。
席间有人遥见得烛光下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
后晋王赵光义继位,史称太宗。
金匮之盟:指史料所载宋朝杜太后,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言,命太祖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弟赵光义,遗书后被藏于金匮。
绝命毒师:后世人认为赵光义是下毒的一把好手,毒死了南唐后主李煜,后又在酒里下毒,毒死了赵匡胤,成功上位。
……
这三个解释,可以说是一个比一个劲爆,下面更是配有这三个猜测的出处,更是为这三个词填了几分可信度。
所有人目瞪口呆。
宋朝历史这么精彩的吗,要不要一开始就这么刺激。
可后面还有更刺激的。
[情况差不多就这么个情况,反正赵光义是成功上位了。
若是他后面做得好,倒也没啥可说的。
毕竟唐朝二凤,明朝Judy上位也不能说多正当,也不妨碍他们受人尊敬。]
唐朝。
李世民听见天幕称呼,迷茫,这个二凤,说的应该不是他吧。
感觉他大唐上位正当的,还真没几位。
嗯,没错,这说的一定不是他。
啧,也不知道是谁,这称呼怪幼稚的。
明朝。
朱元璋闻言,没忍住照着朱棣的脑袋一巴掌下去。
现在有天幕提前透露未来走向,他标儿必能坐上皇位。
这小子听见这话,可别起什么不好心思。
“啪”的一声,一听就是颗好头。
朱棣莫名其妙被拍一巴掌,揉了揉头,只觉得莫名其妙。
他又不会篡他大哥的位,拍他做什么。
委屈JPG。
……
[但赵光义,怎么说呢,文治还算不错,虽然宋朝三冗问题很严重。
但领兵方面相当拉胯。
他比较出名的两个标签,第一个是“高梁河车神”,或者“宋驴宗”也不是不行。
剩下一个“大宋微操大师。”]
唐朝。
李隆基抬眼。
微操大师这这说法,好生耳熟。
天幕之前说他,是不是用过这个词。
[说这两个之前,我们先说说他好的政绩。
宋朝建立以后,在太祖时期,收宿将兵权,实行“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三大政策,整顿和改革兵制,骄兵悍将之患已除。
但是,太祖朝内外臣僚大多是五代遗留的旧班底,这一批在武将积威下成长进用的文官,不免多少尚存惧武情结,对新朝并非全心全意效力。
赵光义在位时期,通过扩大取士,在二十年间,几乎完全用新进人才占据了县以上的官职。
这一批科举录取的人才,是宋朝培养提拔的,在重文轻武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又有“天子门生”之称。
“重武轻文”之风从这里扭转,文官统治完全确立,文官阶层从气势、心理、地位上全面压倒了武官,从根本上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的风气。
两宋三百年文官统治的基础,可以说是赵光义奠定的。
而“崇文抑武”也从此构成为宋朝“祖宗家法”的重要内容。]
虞美人念完百度百科,沉默了,这真的是在夸吗。
确定不是在损。
这谁不知道宋朝最严重的问题就是重文抑武,打压的宋朝士兵直接被称为“贼配军”。
只能说,重文抑武这方面,赵匡胤背了大锅。
虞美人思维发散不过一瞬,很快收回思绪。
[咳,除此之外,赵光义还鼓励献书,在搜集书籍的基础上,命文臣编纂了《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三大类书。
与宋真宗时编纂的《册府元龟》,合称“宋四大书”。
总之,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保存与传承做出巨大贡献。
其次,大概就是在大宋经济和农业上的一些作为吧。
还有就是科举糊名制度,确保了科举的公平公正。]
虞美人说完,反复扒拉下百度百科,确定没有啥可说的了。
这才抬头,继续按自己的节奏走。
[接着,就是军事上的,一言难尽,真的一言难尽。]
宋太宗时期。
赵光义面无表情。
他刚刚平定北汉,正是意气风发之际。
他倒要看看,天幕都要说些啥。
第46章 宋驴宗,阵图
虞美人又能说什么呢,也就说说他后面有多少骚操作而已。
[赵光义对比宋朝其他皇帝,还是有几分血气的。
简单说就是,不太想放弃燕云十六州,也敢跟当时的辽朝碰一碰。
但是吧,他碰的时机不太对。
宋朝那个时候刚平定北汉,他也不给休息时间,也不封赏,听说辽朝是萧太后掌权。
一想,区区一个女人,还是个太后,他最拿手了好吧。]
比如南唐小周后,赵光义这件事情,是真的恶臭。
还画图,画尼玛呢。
[但萧太后可没他想的那么简单,他也太高看他自己的能力了。
于是宋军在高梁河惨败,赵光义慌了,眼看自己要凉在那了,这可怎么办是好。]
虞美人说着,天幕上也适时冒出一个小人,上面飘着“怎么办”三个字反复刷屏。
是能让人轻易看出他慌得一批的程度了。
[在这个时候,赵光义的本命驴车出现了。
赵光义看见,毫不犹豫登上驴车,大腿中箭也不管了,蹭蹭的,一天时间窜出去200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