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535)+番外
西晋的内乱跟他们的内乱是不一样的。
相信他们,他们真的不是在说废话,他们是真的觉得西晋的那个也太能搞事情了点。
从他们的建立,到他们乱起来的理由,都让人费解。
曹魏。
曹丕的神色晦暗,心情是极其不爽。
虽然司马家不好动,但他还是动了,如今看来倒是没错。
这姓司马的怎么不能都是司马迁一样的人物呢,一个两个的,不是司马光就是西晋的司马全家,简直烦死了。
如今看来,这司马懿居然是其中最有脑子最克制的。
看看司马家的其他人,不是杀了小皇帝就是执政没几年就昏聩了。
但司马懿不一样,他活的长,能忍耐,懂谋划,甚至他不用猜测也知道,司马懿未来能做到那个地步,未必没有他们这些曹魏家皇帝信任的原因。
如此种种,怎么能让人心情畅快的呢。
至于司马炎,他分封诸王的行为他倒是能理解几分,毕竟世家这玩意,别说,真特娘的烦。
你不想用他,却又不得不用他,因为除了他们家的人才之外,天下间的人才你找不到那么多。
上升渠道在他们手里,书本也在他们手里,甚至于能教人的人才也在他们手里。
而西晋又是靠着世家才立足的,这要是再不分担些东西出去,司马家剩下的东西迟早会被吃个干净。
结果司马炎倒好,直接抬了个傻子上去,压根没办法平衡两者,权利又给那么大,最后造成这样的祸患……
曹丕很想说一点都不意外,但事实是,他意外极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到底是怎样的脑残才能干的出这样的事情,让事情最后发展成这样。
该说司马家不愧是一脉相承吗,只想到怎么当皇帝,没想着怎么当好皇帝。
至于那种同为篡位者的同病相怜,抱歉,不存在的,他不如跟唐朝的那个二凤同病相怜才对味。
对于西晋,曹丕完全能想到,这一压根就不可能那么快平息,现在才几个王啊。
他就是有点好奇,这位司马冏什么时候死。
他们的手段真的不能换一换吗,同样的理由,同样的手段,同样的毒酒,同样的囚禁,到底还要用几次?!
……
在曹丕乃至各朝代众人心里积极吐槽的时候,虞美人继续顺着。
[后续等会儿再说,我先给再介绍一下这位新出场人物的身份。
司马乂,这个字念yì,同义,司马家很多名字在我们这里都算是生僻字,对比来说,司马懿的都已经不算什么了。
话说,我其实有一个问题,司马家有司马懿,有司马奕(这位是东晋的),还有司马乂,这名字的传承,不会有什么我见你一出生,就颇有太祖之风,所给你起名叫yì吧。
咳,言归正传,司马乂,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之一,晋武帝司马炎第六子,太康十年,受封为长沙王,但因为同母兄楚王司马玮被贾后杀死,司马乂被贬为常山王。
但是吧,他这人的封号其实是颇为弹跳,后来又因为杀了司马冏的缘故,再次成为长沙王。
但你不能小看了这位,毕竟这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非常猛的,最重要的是,他在军中威望极高,不少人即使在危难时刻,也选择跟随他。
司马乂独揽大权后,并不是所有人都服他的,最起码当时一手策划了这些的司马颙就因为朝政被司马乂独揽这件事,心怀不满,还多次派人刺杀司马乂。
却并没有成功,大概司马乂也在防着这一手呢。
公元303年,司马颙那是真的忍不下去自己的桃子被别人摘了,即使是司马乂动的手也没用。
于是,他便令部将张方领兵7万,与司马颖的20多万大军起兵讨伐洛阳。
这位司马颖,是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六子,也是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之一。
虽然他们同样是司马炎的儿子,但在权利这一方面,你别说是兄弟了,是爹是祖宗也也不好使。
但司马乂咋有可能对此无动于衷,反而选择硬刚到底,兴兵迎击。
双方的作战又是持续了几个月,甚至司马乂曾攻破司马颙、司马颖军,斩杀数万人。
虽然这事站在司马乂的角度来说。好像确实是一个爽文,但你们就想一想,这是西晋争权夺利以来第几次战争了,几年的时间没内频繁的更换领导人,甚至很多压根就没什么实力,全都是水分,你们就想一想,之前乱世多少年,战争才平复多久,人口才多少,现在是混乱的时候吗?
但他们不管,他们觉得自己还能搞事,他们都觉得自己上位了肯定就没人敢有所异动了,自然可以想怎么放纵怎么放纵,想怎么浪怎么浪,半点也不顾及后果。
司马乂在军事上确实算是有能力,到了即使战事太久,司马乂军粮食缺乏,将士们还愿意效死,固守洛阳的地步。
到了司马颙的部将张方认为难以取胜,建议要班师回长安的地步。
但这特么的有啥用,毕竟外面没人打仗了,里面还有人搞事情。
不到一年的时间,战斗也不过刚刚平息不久,304年初,在朝廷内任职司空的东海王司马越就又开始搞事情了。
但八王之乱也就到这了……
虽然我很想这么说,
毕竟怎么说这位司马越就是八王之乱的人生赢家。
但问题是不是啊,
东海王司马越是司马懿四弟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长子,算起来是晋武帝司马炎从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