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592)+番外

作者:壳菜 阅读记录

同时,汉武帝到汉宣帝时期,让西汉进入了强盛时期。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强盛的王朝,到了后期,仍然在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土地兼并、王莽篡汉等现象中,逐渐走向衰落,乃至灭亡。

而不可否认的是,西汉的灭亡,跟我们今天要讲的败家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我们今天要讲的昏君,分别是元成哀平四帝,他们分别是西汉的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位皇帝。

既汉元帝刘奭(shì),汉成帝刘骜(ào),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衎(kàn)。

当然,最后一位放在这里,可能是有点连带着的感觉,更多是说顺嘴了,因为他九岁入宫、十岁被毒杀,所以我们今天就先不提他了,主要讲讲前面三位。

相信我,一个比一个炸裂。]

汉朝。

刘询的脸色已经沉下来了,眼神几乎冷漠的看着给自己生的唯一儿子。

为嫡为长,又是皇后给自己生的唯一儿子,刘询让刘奭为太子这件事,没什么好意外的。

结果,这位“好太子”就给了他这样一个答卷。

但你要说有多意外的话,那倒是没有,因为天幕不止一次明示了这太子不行,赶紧换。

只是出于想要看看这儿子到底干了什么伤天害理事情的心思,刘询对此倒是没多急切。

这不,要真相大白了。

……

[汉元帝刘奭是一个很神奇的君王,我我指的是他父母的爱情故事很神奇,情深不寿的be结局,谁没磕过这一口糖呢。

没错,这位汉元帝刘奭,就是汉宣帝刘询跟他皇后许平君的儿子。

但真实情况就是,他宛若一个变异种一样,长残了,一点没有他父亲的英明神武。

这是一位被汉宣帝亲自盖章肯定的,“乱我家者,太子也!”

刘询发现这一点,却并没有废太子,这也成了刘询身上一大黑点。

毕竟历史证明了,这个儿子确实就如他所说,就是这废物蛋。

所以,具体是怎么回事呢,你们听我说哈。]

汉朝。

汉武帝的此刻完全阴沉下来,可以这样说,他对刘询有多满意,对刘询的这个儿子就有多不满意。

他有点弄不明白,把这样的一个儿子推上去,到底是怎么想的。

是因为那劳什子爱情,还是最后的不得已而为之呢。

作为一个帝王,作为一个踹了兄长成功上位的帝王,作为一个上位后殚精竭虑从那些人手中扣出权利的帝王,刘彻可太清楚里面的弯弯道道了。

举个形象的例子,西晋。

那个傻太子司马衷为啥能上位,不就是因为背后政治博弈、外戚世家推波助澜的结果吗。

所以,这个汉元帝呢,又是怎么上位的呢?

脑海中讲各种政治博弈上演一遍,最终回归现实,这要是因为真爱的缘故,那笑话可就大发了。

真相怎样所有人都不得而知,除了汉元帝一朝的人。

……

虞美人选择从汉元帝登基前讲起。

[史书上记载,汉元帝刘奭“柔仁好儒”,这是在他未登基前就展露出的特质。

事情是这样的,公元前67年,史书记载元帝刘奭自小就聪明过人,多才多艺,对史书经典都熟读通透,十分有自己的主见。而刘奭七岁被立为太子,自小就十分喜欢儒术,对自己父亲宣帝刘询多用法家的主张治国内心十分不以为然,且他多次向宣帝建议要重用儒生,减轻刑罚。

刘询当时说的是,“汉朝自有汉朝的制度,本来就是‘王道’‘霸道’兼而用之,怎能像周代那样单纯地使用所谓的‘德政’呢?更何况那班俗儒不能洞察世事变化,最喜好厚古薄今,连‘名’与‘实’之间的区别都分不清,怎能交给他们以治理国家的重任!”

是的,我们都知道这句话前半段的内容,其实后半段还有,是他对当时儒家的判断。

但刘奭对此是不以为然的,觉得他父亲在说什么屁话。

于是,他登基了。

在重用儒家的同时,还发展出了自己的第二特质——宦官专权。]

第526章 汉元帝刘奭

各朝代众人闻言,简直要惊呆了,恍惚间只觉得离谱,离谱中又带着点合理。

就,一个昏君能有多离谱,是很多人都想象不到的。

哪怕他们自诩已经见过了许多奇葩昏君,这种听不进去人话,还带发展副业的,也着实给他们带来亿点点来自西汉的震撼。

西汉皇帝什么心情不好说,但几乎所有朝代的人,耳朵都支棱起来了。

他们想听听,这汉元帝是怎么操作的。

……

[对于汉元帝的执政能力究竟怎样,我们可以分为两部分看。

第一部 分是在刘询临终前,为刘奭安排的辅政大臣,以乐陵侯史高领衔,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傅周堪为副。

而这里面,有两个刘奭格外喜爱和支持的,就是萧望之和周堪。

你们看看萧望之的身份,初步信任get?,最重要的是,他们是儒臣。

所以刘奭就有了个很厉害的操作,宠爱萧望之,冷落史高,主打的就是一个,爱他,就要堂堂正正、坦坦荡荡,一目了然。

但刘奭注定是一个不专一的男人,因为他还有一个新宠——宦官石显。

汉元帝刘奭继位后几年,石显担任中书令。

当时,正赶上汉元帝生病,无法亲理朝政。同时他正热衷于音乐,又因石显就操此职。

再加上石显这人是有点会讨好人的,谄上欺下的手段了得,直接把汉元帝给迷得五迷三道的,昏聩的把各种政务委任石显,政事不论大小,都根据石显的话决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