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625)+番外
虞美人停顿了一下,瞄了眼快到截止时间的投票后台,才继续说道。
[等时间到了宣布,不过大概率是要讲蒙古帝国了。
从“黄袍加身”到“烛影斧声”我们来看赵匡胤的历史评价到底怎样。
苏轼是这么说的,“予观汉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杀人者致之,其余杀人愈多,而天下愈乱。”
苏轼表示,刘邦、刘秀、李世民、赵匡胤,他们都是能成为一统的君王,都是因为不喜欢嗜杀,这才能够让天下太平。
吕祖谦表示,“一举而平荆湖,再举而平蜀汉,三举而平刘鋹,四举而平李煜。兵锋所向,如雷如霆,如摧枯,如破竹,无不陨灭者,盖艺祖阅习之功,有以先之地。”
这个意思很明显,我就不翻译了。
还有这些,吕中的“以我太祖立国之初,规模广大如汉高帝,谋深虑远如汉光武,而正心符印,密契三圣之传于数千载之上。”
冯梦龙的“或谓宋之弱,由削节镇之权故。夫节镇之强,非宋强也。强干弱枝,自是立国大体。二百年弊穴,(赵匡胤)谈笑革之。终宋世无强臣之患,岂非转天移日手段?”
爱新觉罗·弘历的,“吾于开创之君,独以唐太宗、宋太祖为不可及焉。二君者,皆以不世之才,平一天下,而以仁爱之心、宽平之政保养百姓,治功灿然,昭于千古……”
吕思勉的“宋太祖的才略,亦和周世宗不相上下,或者还要稳健些。”
说实在的,看完这些,我有点怀疑人生了,我决定再好好了解一下赵匡胤的一生,这次从他的为人处世上看,不过这个我就不多聊了。
还有一点时间,我给你们说点有意思的。
比如说……知道赵匡胤的别名叫“香孩儿”吗?
就我第一次知道的时候第一反应是离谱,毕竟赵匡胤在我这里的形象已经定格了,就是大黑胖子武将形象。
然后,有一天有人告诉我,拥有这样形象的开国皇帝,别名其实叫“香孩儿”,这已经不是用离谱来形容了。
那好奇心biu的一下就起来了,我当时就在想啊这不得知道是怎么回事,万一是刘彻刘彘那样的乌龙,乐子就大了。
然后,查过之后,我眉头一皱,发现事情并不简单,因为这居然真是赵匡胤的一个绰号,而不是乱七八糟的谣言。
事情其实是这样的,据传,赵匡胤出生时赤红的光照满屋子,奇异的香味过了一晚上都未散去,因此小名“香孩儿”。身体上有金色,三天都未改变。
就,怎么说呢,刘邦斩白蛇也没改名连刘蛇、“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写《石人谣》的也还是佚名而不是x石人。
就,我想表达的是,这故事的夸张程度,感觉像假的,但细品这故事又精彩有逻辑,压根不像编的,反正比刘邦斩白蛇真多了,所以,实话说,事情的真相其实是,宋太祖有体香,对吗?]
宋朝。
“咳咳咳。”无论是虞美人对自己的评价,还是其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都没能让赵匡胤变脸,唯独虞美人这最后一句不知是疑问还是反问的话,让赵匡胤原地破防了。
不是,天幕你这问题,问得正经吗?
他宁愿自己在后世人的印象中是重文抑武的大黑胖子,也不愿意自己的形象变成了有体香的重文抑武大黑胖子。
就这称号,谁听了不得说一句离谱啊。
是能让赵匡胤这个古代人,当场学会打电话报警,说有人造谣的程度没错了。
要不天幕你还是聊聊他以后能不能排进前十吧,体香什么的,算了算了。
第556章 成吉思汗!
虞美人却不觉得自己在造谣,她只是根据故事有理有据的分析而已。
也不知道赵匡胤那样的,到了清朝能不能当上香妃,虞美人想问的其实是这个,不过虞美人到底还是没问。
[好,两宋到这里我们就收尾了,我们来讲——蒙古帝国,
顺应大家心愿,我们讲这个。
大家对蒙古帝国应该都十分陌生吧,就是对元清和西晋,都比对蒙古帝国熟悉。
所以,我得先给大家讲一讲蒙古帝国是什么,存在了多久。又是谁建立的。
蒙古帝国,顾名思义,是蒙古人建立的帝国,时间是公元13世纪。
狭义上的帝国指的是作为统一体存在的蒙古帝国,而在广义上,蒙古帝国其实还还包括了分裂后的元朝和四大汗国,时间范围大体从1206年到元朝、四大汗国灭亡。
所以,严格来说,我们也不算是对蒙古帝国毫无了解,最起码我们认识元朝不是。
我在这里顺便说一下四大汗国,因为后面大概不会再细说,我就在这里简单提一下,四大汗国分别是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
你要问这里为什么没把元朝算在内,那是因为只有元朝皇帝享有蒙古大汗的尊号。
所以,元朝是大汗,剩下的是被册封的,类似于我国天子跟诸侯国,只是一个是分裂,一个是册封,这么理解不完全正确,但比较简单好记,所以我就这么理解了。
当然也有那种不肯臣服的汗国,但在那个汗国被攻灭后,其余各汗国意识到自己无法与元朝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相抗衡,再次选择臣服于元朝。
所以才说朱元璋厉害。由南到北厉害,打败的元朝建立明朝也厉害,武力值杠杠的。
咳,说回来,我们接下来就按狭义上算,蒙古帝国是从公元1206年-公元1259年或公元1260年,约53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