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643)+番外
坐拥南京的朱元璋计划还是很明确的,一方面采纳刘基针对当时形势,提出的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策略,一方面不忘广纳人才,收集了不少大明王朝的中流砥柱,同时,也不忘着手实行“广积粮”。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朱元璋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先是动员百姓进行生产,后是决定推行屯田法,大力开展军队屯田,还任命了元帅康茂才为都水营用使,负责兴修水利,又分派诸将在各地开垦种田,争取完成自给自足。
我在这里并没有特意标注出时间线,但可以说很多事情朱元璋都是几线并行的,也不过短短几年工夫,朱元璋就做到了到处兴屯,府库充盈,军粮充足。
而一直到公元1360年,朱元璋下令不再征收“寨粮”,以减轻农民负担,为了积粮,朱元璋也明令禁酒,就是其手下大将胡大海的儿子胡三舍与别人违法犯禁,私自酿酒获利,被朱元璋知道后,也毫不犹豫下令杀了。
这还是在有人进谏说胡大海此时正在攻打绍兴,希望朱元璋可以看在胡大海的面子上放了胡三舍的情况下,朱元璋那会儿可谓是非常铁石心肠,要坚决严明军纪了。
顺带一提,就是胡三舍这人,也是朱元璋亲自提刀杀的,可以说是很给面子了。
有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不作不死。
其实我们也不是不能理解,因为在那个时候,朱元璋对前路的计划已经相当明确了,他想要开启一个新王朝,非常坚定,非常明确的。
而这种野心的来源,还得是请出众多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在询问汉高帝、汉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平定天下之道以后,非常坚定的表示,他不仅要做诛灭元朝的那把刀,他还要建立一个全新的王朝。
这里元世祖大冤种无疑,也别问这里为什么听得是唐太宗的故事,而不是唐高祖的故事,问就是朱元璋自己就是一个坚定的认为,明明二凤才是那个开国皇帝嘛。
我这里浅浅歪个楼大家不介意吧,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真的超级有意思。]
唐朝。
李渊已经想伸手制止了,停,不要再说了。
他有预感,如果等天幕把这故事说了,他真就丢人丢到历朝历代了,虽然之前已经很没面子了,但虞美人说话难免有几分开玩笑的意味,如果这位明太祖也是,那就真完犊子了。
但李渊一个人拒绝没什么用,各朝代众人闻言,都纷纷发出想听的信号,就是唐初的百姓也不例外,因为不得不承认的是,他们大概也许可能,也觉得开国皇帝是唐太宗了。
对此,他们选择顺应内心,毕竟都已经这样了,他们不摆烂还能怎样,是他们的千古一帝唐太宗不优秀,还是故事不好听。
所以,天幕讲吧,他们倒要看看,这到底发生了什么,才让虞美人露出那种憋不住笑的表情。
……
[咳,事情是这样的,朱元璋建国之后,认为历代帝王开基创业,有功生民者,应当一并祭祀,既重“一统”,又重“功德”。
之后这不得考虑名单,最初的朱元璋是将三皇五帝、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汉高祖、汉光武、唐太宗、唐高祖、宋太祖、元世祖列入其中的。
是的,即使朱元璋对元朝恨得深刻,也并没有忘记忽必烈的一份,这么看忽必烈好像也不是很冤种了哈。
之后嘛……]
第573章 就这速度,我原地吹爆!
[后来,朱元璋想了想,认为周文王、唐高祖与创业之君定位不符,就以“周文王终守臣服,唐高祖由太宗得天下”为由,将二者撤出,把隋文帝给加上了。
主打一个唐高祖虽然有天下,但主要是太宗之力,所以唐开国皇帝唐太宗没毛病。
就,真的,不看不知道,你看才知道,老朱这玩得比用得还野,我们只当李渊是没存在感,八八是直接当他不存在了,笑发财了。]
“噗嗤。”天幕下众人闻言,脑补了一下当时的场面,顿时没憋住笑出声。
对不起,他们不是故意的,但是真的好好笑,哈哈哈哈哈。
该说不愧是布衣皇帝吗,不跟你玩什么体不体面,只跟你算实力怎样,但是,救命,想想李渊,想想朱元璋,那个场景真的好好笑,这位明太祖也太有意思了叭。
唐朝。
朝臣们闻言,也有点没绷住,纷纷掩面,像是想隐藏什么。
众所周知,他们陛下的上位史有点精彩,而他们大多都是跟着陛下经历过那一时期的,所以可想而知,他们现在听到这么个消息,是个什么心情。
有点同情,但不多,他们没笑出声都已经是他们最大的克制了。
二凤也是挺无语,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篡位担惊受怕的,虽然从来没有后悔过,甚至觉得当皇帝真的无比快乐,但也是生怕未来因为这个名声不那么好听。
但谁能想到,谁也想不到,自己这玄武门之变貌似变成了篡位模板不说,自己的篡位更是有一种自己是名正言顺登基的,自己阿耶才是篡位的诡异感觉。
虽然他对此非常乐见其成,也很快乐,但他也只以为是后世限定时期专属。
但万万没想到,他万万没想到,居然有人比后世人还野,这位还是一个大一统朝代的开国之君。
就,心情复杂.jpg。
咳,当然,正在心里偷偷撒花的小凤凰,他就暂时不说了。
至于好像很有存在感,但实际上无人在意的李渊,此刻:吐血.jpg。
怎会如此,他的人缘怎会如此之差,他也没做什么吧,怀疑人生.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