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653)+番外

作者:壳菜 阅读记录

虽然天幕的这个说法显得他大明的战神好像都挺不正经的,但没关系,他收获了快乐。

大不了以后夸他大明将领的时候,换一个形容词就是了。

明朝。

朱元璋对天幕的分析并不感冒,却也关注起了那个太平天国的土地税收政策。

说起来挺迷惑的,天幕从前好像从来没跟他们提过还有这么一个朝代。

要知道,虞美人作为一个天幕出现没多久,就王炸公布王朝兴衰的猛人,那是把后世掌握的,从夏到清都介绍了一遍。

那可是连乱世朝代也没放过。

在他印象中,大明之前确实没这个国家啊。

这太平天国哪冒出来的。

朱元璋想到了一个可能,这是一个不被后世人承认的朝代,如同安禄山和史思明建立的燕朝一样。

才想明白其中关系,并暗暗把他们的土地税收惦记上,朱元璋猝不及防听见了“大明战神”这四个大字。

而朱元璋,犹记得上个“大明战神”朱祁镇给他带来的暴击。

他脸黑了。

他觉得这期明明是在讲他大明的明君,他却那么的痛苦,因为受伤的总是他。

朱元璋并不知道,有多少人暗暗羡慕着天幕给他的“偏爱”和“福分”,如果知道了他只想说一句,这福分给你要不要啊,你到底知不知道被创飞了一次又一次,到底有多痛苦。

洪武三十五年和大明战神的福分,爱谁谁,只要别给他就行。

朱朱破防.jpg。

同时,朱元璋也把李景隆这个名字深深记住,姓李,且年纪轻轻就能跟朱棣打擂台,只要他现在出生了,朱元璋就能查到他。

而到底是谁家的孩子朱元璋心里也有些猜测了,呵,以后别想让他在武道重用李景隆,他发誓!

……

虞美人并不知道朱元璋已经卯足了劲要找到李景隆,就是知道了,虞美人也只会看戏。

开玩笑,李景隆出生是在洪武二年,朱元璋要查,那是绝对能查到的,虽然注定只能查到一个才牙牙学语,也有可能是连话都不会说的小孩儿,那也是查到了。

[朱棣前期工作做完之后,终于可以放心治理明朝了。

靖难之役后,“淮以北鞠为茂草”,生产受到了严重破坏,当时有大批农民,都因为这场皇权争斗流离失所。

朱棣在处理完该处理的事情后,立马开始着手恢复民生的事宜,也就是蠲免赋税,下令让在山东、北平、河南这些遭受战祸的州县,如果有无法耕种的人民,就免去三年的差税。

那些不曾被兵祸乱的地方,一些地区,一些蠲免秋夏税粮,一些地区蠲免一半。

同时,下令让建文四年七月初一日以前拖欠的一应钱粮、盐课都一并免除。

又让河南、山东、北平、淮南北流移的人民,令他们各还原籍复业,需要的种子牛具,令官府给付。

还把建文年间废除的北方学校依旧开设,不令其废弛。]

如果说前面的内容他们还是安静听着,点头称赞之余,在心里表示,这才还是一个正常皇帝该做的事情。

但虞美人的最后一句,让所有人都凝固了。

特别是北方人,别管哪个朝代的,他们都想骂娘。

他们没听错吧,天幕说的应该就是他们理解的那个意思吧。

天幕的意思是不是那个建文帝在减免江浙地区赋税的同时,废除了北方的学堂。

在优待南方人的同时,打压北方人。

说实在的,他们在听到朱允炆减免江浙地区赋税的时候,是没有什么反应的,毕竟重税这玩意儿没有哪个老百姓愿意看见,能减点减点。

他们觉得虞美人的建议是非常中听的,天幕在之前解释过摊丁入亩是个啥,他们理解了一下,不就是朝廷通过一番操作,让地多人多的家族多交税,让他们这种地少的少交点,这不比针对一整个地区的富人穷人都多交税来得好。

这也让他们这些承认自己双标的人有那么些些的愧疚,但万万没想到,是他们愧疚早了,他们双标怎么了,他朱允炆也有双重标准。

他们不期然想起了朱元璋收复北方,和辛弃疾被被视为“归正人”这件事儿。

嗯,一个皇帝在自己的国家玩双标,咋想的。

他们不懂,并深深迷惑。

第582章 朱棣:???我怀疑你在内涵什么

唐朝。

二凤闻言,也是一脸的迷惑,不是他听到了什么?

什么叫做把在建文年间废除的北方学校依旧开设,不令其废弛。

这不就是说,建文帝,一个皇帝,废除北方学校。

他在想,一个皇帝,不至于吧,这绝对是后世不知道哪个谁胡编乱造的史料吧。

不然他实在想不明白,朱允文,到底是出于啥动机才干出的这事?

要么毒,要么蠢,要么两样都占了。

存保留意见的二凤虽然对这话并不全然相信,却也深知,这种事情不论真假,当有这种风声传出来,并且有人信以为真的时候,就说明倒是的南北关系确实比较微妙。

江浙地区,真的只有地主的问题吗?

二凤想着,一顿,等等,他为什么非要思考别的朝代的事情,他大唐的事情,他还没处理完呢。

这不是他该操心的事情。

躺平.jpg。

……

[从永乐元年开始,朱棣就一再劝民于田亩,千方百计地招抚流民复业。明成祖一即位就遣人四出,招流民复业,要他们尽力田亩,同时也开始了和朱元璋一样的大量移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