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659)+番外

作者:壳菜 阅读记录

从装疯卖傻、摔瓜起义,到后面成为皇帝后的种种举措。

从八百人就起兵造反,到后面一手建立起了神机营。

而神机营的建立,我不得不说,这在当时又是世界之最。

从对外五次亲征蒙古,占领安南;积极经营边疆,东北曾建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乌第河、库页岛等地,捍卫了领土的完整。西北设置哈密卫,西南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对南海地区积极经营,对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政策,到外交上的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中外友好往来。

我不得不说,朱棣,你厉害,说你是永乐大帝,还真是没说错。]

明朝。

虞美人对朱棣的好感是很高的,这点所有人都看得分明。

朱棣对此更是看得清楚,喜得他简直眉开眼笑。

虽然天幕总是造谣他吃屎,但没关系,就此时此刻来说,他原谅她了。

现在,他就要说,天幕就是最厉害的,他最喜欢天幕了。

……

[当然,还有一个我非常非常非常喜欢的,那就是《永乐大典》,相信我,这是全人类的瑰宝。

当然,最最最最重要的是,太宗居然把这么宝贵的东西送给我了,我开心死了。

就冲这一点,我以后就是嘴里说你是成祖,我也认你太宗的身份。

不会篡位的太宗全什么太宗,不经历过一番厮杀就上位的太宗都是不正宗的,棣棣,我挺你,你是永远滴神。

咳,最后再说一点小小小的问题,我们就说下一个。

第一,不要养猪不要养猪不要养猪,放他们自由不好吗,有推恩令的宗室才是好宗室,能卖草鞋能种地的皇室血脉还是好血脉,棣棣,猪猪还是你的榜样啊,削藩不规范,后代两行泪,王朝灭亡了,就得有人说你是罪魁祸首了,乖,别什么锅都往自己身上背,还是很沉的。

第二、像是迁都、郑和下西洋、《永乐大典》、四处征战还挺烧钱的。

这样,明朝的白银储量不是因为宋朝撒币严重不足吗,你让郑和别光带胡椒回来,带点那边的金银珠宝、能表现的技术啥的,走的时候考虑带点商人不,你关税多收点,不比天天加农业税、加印纸币来得香。

你再顺便弄个专利机构,保护一下发明人的知识产权,工匠有什么惠民的东西,专利一注册,交给商人售卖,工匠拿合理抽成,形成产业链,钱流通起来了,如果你再把纸币体系弄好了,让人信服了,相信我。你直接赚麻了。

到时候银行开到海外去,想要买东西,可以,金银珠宝换大明宝钞,你金子就有了。

赚麻了,这才是赚麻了啊。

到时候你看商业税多,还是农业税多。

顺带一提,可以优待商人,但不要太多哦,隔壁高句丽,就是那个说自己打败唐太宗,一路打到长安城的高句丽,现在就是财阀无敌,犯罪不会被定罪,政府看财阀脸色的状态。

以上只是我的建议,永乐帝听不听都行,我们下一个。]

唐朝。

李世民脸黑了,能不能别提他、别提他,他做错了什么?要经历这样的荼毒,非得他打一遍高句丽证明一下自己才行是吧。

他是真的没想到,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居然还会经历被人登月碰瓷的一天。

以至于自从听说了这件事后,他觉得朝臣们看他的视线都带着隐隐的憋笑情绪,命运对他这条小凤凰实在是太残忍了。

秦朝。

嬴政却注意到了虞美人所说的后半部分内容。

政府看财阀脸色?这不就等于他一个做皇帝的,要看一群商人脸色吗,别太荒谬。

按理说嬴政应该想到吕不韦的,毕竟有传言说,嬴政是因为吕不韦的存在,才那么讨厌,乃至于打压商人的。

但嬴政却并没有往他大秦想,因为这些事情距离现在的大钱来说,还是太远了,正着室友走一步看十步的本事,也不会把百步千步以外的事情都是算计进去。

开玩笑,他这不得累死。

他只是难得有些好奇,那个高句丽到底是怎么想的,才会把自己的权利给出去,让财阀掌握。

他无论怎么想,都实在想不到这种事情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是一开始的有意为之,还是不得已才如此的,或者是两者都有。

明朝。

朱棣整个人都麻了,不仅是因为天幕那一口一个让他起鸡皮疙瘩的“棣棣”,还是因为虞美人后面那些离谱的建议。

嗯,怎么说呢,建议他是一定会考虑的,但虞美人你能不能用点好词,别什么词都往上用。

还有“不要养猪”什么的,不要再念了,他一会儿幻视汉武帝,一会儿脑补那些不孝子孙,真的很累的好吗。

对比于朱棣还能正常思考的样子,皇室宗亲可都要气死了,不是天幕什么人啊,一会儿骂外戚一会儿骂宗室的,他们招谁惹谁了,他们没惹任何人,凭啥要剥夺他们应有的待遇。

但要说,他们真的不知道虞美人在说什么吗,那也不见得,哪怕虞美人每一次都说的不是很详细,但有谁比他们更清楚明朝对特们这些太祖后代的待遇。

洪武二十五年明廷“更定百官禄”规定,正一品官员的年俸不过千石,只堪堪与镇国将军的待遇相垺,更只及亲王年俸的1/10。

且根据明朝政府的规定,宗藩一生之大事,诸如婚丧嫁娶、宫室造作等全部由政府负责,朝廷为藩王建造宅地,提供俸禄之外,甚至诸王府的官属俸禄也由政府支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