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664)+番外

作者:壳菜 阅读记录

康熙也学习到了这样的美德,但表现形式有那么些不同。

比如康熙就是,不杀生。

说个离谱的,康熙为了表现自己的“仁德”,对贪腐不能说是重拳出击,只能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康熙晚年的时候,即使有官员贪污几十万两的白银被发现,他们都没有被杀。

而原因是啥?是他想要表现出自己的“仁德”,即使只是形式主义,有朝臣夸最重要。

这就导致了官场的腐败,所有的官员都开始贪污受贿。

然后还有一个,我不知道康熙是真的犯懒不想做,还是有什么苦衷不能做,但我不得不说的是,就是财政问题。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康熙一朝使用的田地资料,其实是沿用了明朝万历年间的数据,换句话说,就是到了大清中叶的康熙朝,依然在使用一百多年前张居正的成果。

我就问你们离不离谱,你觉得就是他就对了。

反正我不知道清朝皇帝是出于什么考虑,才没有重新丈量土地,康熙又是怎么想的,才放任土地无法清晰丈量这件事。

要知道,这件事不管,对财政税收的到了多大,尤其是康熙执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直接导致了人口迅速膨胀。

然后,康熙一朝对外战争极多,内部赋税又极多,农民的负担依然非常沉重,造成了大量的逃亡者,乃至康熙后期各地盗匪横行。

所以,康熙好像是个明君,这点无话可说,但他的迷惑行为有很多,让人看得不是很懂。

就觉得,你不问一句,老弟你到底咋想的,总觉得奇奇怪怪的。]

别说天幕上虞美人觉得迷惑了,天幕下的其他人也迷惑呀,按理说,只要不是一个财政非常困难,实在没办法的时候,新兴朝代,基本上要做到对土地和人口有数,毕竟要分地纳税的,哪一件不是大事。

但他们听到了什么?

清朝居然到康熙帝都没做这件事吗?

他们不懂,他们大受震撼。

康熙帝还真是跟唐玄宗一样,不能变老啊,一变老看看这做得是啥啊。

各朝代众人:嫌弃.jpg。

他们突然觉得,皇帝命太长了其实也不好,总是会让他们担心晚年会不会翻车,这要是晚节不保,他们自己得多伤心呀。

感觉明军普遍活到五六十岁最靠谱,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脑补过多。

怀疑自己,质疑皇帝.jpg。

第592章 只想问:天幕,你什么时候才能忘了我。

所以这样想着,不少人的表情却逐渐认真起来。

原因无他,虞美人下一个讲的,就是他们分外关注,也分外好奇的雍正帝。

如果说摊丁入亩让他们惊讶乃至于好奇的话,他们想想被天幕称为“九龙夺嫡”那个场面,也觉得此人更不简单。

秦朝。

脑海中闪过雍正的剪刀手。扶苏表情复杂了一瞬。

觉得自己最好不要把雍正的性格想的太严肃,不然他一定会后悔的。

嬴政早已静静看向天幕。

或者说,在这一期中,还是有很多让他关注的人的,而他尤为关注的,就是蒙古帝国的成吉思汗,和清朝的这些。

嬴政对秦朝的印象算不上多好,但并不妨碍嬴政多关注他们。

事实上,在他看来,明清时期已经拥有了很多强大的武器,结果还让自己越混越弱,实在是让人不能理解。

嬴政是既不理解朱元璋的海禁,也不理解乾隆的闭关锁国。

建立长城是不得已为之,但如果有火器火炮,他能在建长城的同时把那些玩意儿都给轰了。

同理,我都有造船远航的实力了,为什么就不能看看海的那边长什么样,直接海禁又是个什么道理。

尤其是在前人已经有海上贸易,并证明地外有地,国外有国的情况下,这不得想办法全弄下来。

嬴政想到这里,急忙将自己有些危险的想法打住,他觉得他再这样思考下去,又要被人说劳民伤财了。

毕竟他的想法确实挺费钱的哈。

他大秦这么穷就算了,快两千年后的朝代还穷成这样,这合理吗?

……

虞美人并不知道整个对明清的吐槽,如果知道,一定会举举手表示支持,她现在正忙着自己的本职工作。

或者说,正欣喜于自己讲完雍正乾隆,就可以下班了。

[所以我们讲下一个之前给康熙做一个总结,总的来说,它是一个前半生英明,后半生昏聩的皇帝。

很多人是不能够理解他的脑回路的,我们今天也不必要去理解他怎么想的。

只看他最后的行为,就大概能知道,他最后的人生,给当时的人们还是带来了相当伤害的。

毕竟是一个一边纵容儿子,一边纵容昏君的狠人。

而雍正,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即位的。

雍正,本名叫爱新觉罗·胤禛,是康熙帝第四子,本人被我们戏称为“江山一人抗”,除了赵恩仍旧诟病的“文字狱”之外,他的整个执政生涯可以说的上一句敬业和惊险了。

毕竟能把自己卷死在工作岗位上的狠人,历史上也是少数。

谁看了他,不会觉得雍正生在清朝,可惜了呢。

好了,我们仍然从雍正即位开始说起,雍正即位时45岁,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年龄了。

这也让他在位的时间对比他父亲和儿子来说格外的短,只有十三年。

他是一个很爱创新的皇帝,这个大家后面就知道了,

我先说他刚刚登基时做的事情,先是在政治上采取多种措施以巩固自己的皇位。其次是消除异己,分化瓦解诸皇子集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