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668)+番外
那已经不是一个埋头种地就可以的时代。
因为海外的敌人是野蛮的、凶残的、要命的。
但雍正在提倡种地。
但问题是,他们真觉得这样挺好的,还是那句话,你在抬头仰望星空的时候,你也不能忘了脚下啊,不然栽了跟头怎么办。
众人七嘴八舌一通商量,好像意识到虞美人接下来“但是”后面的内容是什么了。
……
按照众人猜测的,虞美人接着说下去,只不过说的更为引经据典。
[但问题是,雍正帝那不是一般的重农抑商,是非常的、过分重农抑商。
雍正对此深有感触,并表示,:“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群趋为工,则物之制造者必多,物多则售卖不易,必至壅滞而价贱,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
而雍正还根据这一理论,制定了一系列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他认为了:开矿“断不可行”。
因为开矿将引诱人们离开农本,追求末业,而且矿工聚集一地,易于闹事。
我就想说,你这不是纯纯有病吗。
不说工商业发展起来能反哺农业的问题了,你这矿也不让挖是不是就有点不讲道理了。
可以说,在这个时候,清朝成为了雍正的种田游戏,主打的就是一个种田使我快乐,你们别干别的。
哦,还有一句非常重要的提醒,时代不同的,老爷。
在这样下去大清真要亡了。]
唐朝。
二凤张了张嘴,一时间震撼得说不出话来,不是,原来这才是重农抑商的正确解法吗,他们现在一个个的,为了一个真正有才的工匠,又是礼贤下士,又是许诺重金的,好家伙,这里居然还有一个反向冲刺的。
清朝,你不能因着拥有我们各个朝代的成果,就这么飘啊。
二凤其实是有些疑惑的雍正时期的他们又不是真的看不见世界的变化,不会不知道在这样发展下去,他们自己就会成为弱者。
这样还不改,这样还不借鉴一下海外的经验,这总不能真的被“天朝上国”迷花了眼吧,这个雍正也不像是这种不聪明的人。
二凤疑惑.jpg。
……
[而在接下来的统治中,雍正的迷惑行为也时有发生,比如说,文字狱。
是的,每一次,在我看见古代有这种文字狱,或者有这种类似文字狱的行动,那真的是格外无语。
怎么着,我读书说话欠了你的是吧你就要给我弄死,这不纯纯有病。
而清朝这个还格外变态,给你们讲一个雍正朝的文字狱的起始——年羹尧案。
先说年羹尧是谁,他是汉军镶黄旗人,进士出身,在康熙末年授定西将军,兼理川陕总督。
雍正皇帝即位后,年羹尧也是备受宠信的,累授川陕总督、太保、抚远大将军、爵封一等公。
然后,那会儿的年羹尧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就开始飘了,雍正当然看他不顺眼,想除之而后快了,只是一直没有借口。
一直到雍正三年二月,出现“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的天文奇观,臣僚上表称贺,雍正就特别注意年羹尧的奏表,并找到了“毛病”。
一是字体潦草,二是将成语“朝乾夕惕”写成了“夕惕朝乾”,此语意为终日勤慎,写倒了也不妨碍什么,但雍正可不管这些,他就觉得,这年羹尧肯定是居功藐上、心怀不轨啊,那些对年羹尧有怨怼的人一见皇帝都如此,自然就顺应圣意,群起而攻之。
于是,很离谱的事情就发生了,年羹尧就因为这,被劾成92条大罪。
雍正借此令年羹尧自裁,亲族、同党或斩首或流放或贬谪,凡是与他有牵连的人统统受到处罚。
这件事表面看好像是政治斗争,但在清朝,这种形式的文字狱还真就是由上自下的,哪个文人敢哔哔两句的,直接给你办了。
大的像几十本的专著、诗文集,小的则一篇短文、一首诗、一封信,一字半句这些,不管是自己作的,还是抄别人的,甚至是从古人那里抄来的,都可以作为文字狱的罪证。
都讲到这里,我就顺便多说点,康熙朝就发生过一件事,南浔镇有个大富翁朱佑明,和吴之荣有私仇,吴之荣就嫁祸给他,说庄书序中所称“旧史朱氏”是指朱佑明。
结果朱佑明和他的五个儿子也都被处决。此外,牵涉此案的一些官吏和书商、刻工、列名书中的人等等,有的罢官充军,有的处死,这个案子一共处死七十余人。
大家以为这很变态,很反人类,但这在当时还真就是正常得。
他们逮捕、受审、抄家、坐牢,判刑极重,少数被判终身监禁,流放边远,充军为奴。
但大多数是杀头凌迟,已死的人,就开棺戮尸。
而且一人得罪,株连甚广,近亲家属,不管是否知情,即使是目不识丁,也一概“从坐”。作者犯了罪,写序、跋、题诗、题签之人都有罪,所有与刻印、买卖、赠送书籍有关的人,也都有罪。
地方官有牵连的自然有罪,没有牵连的也犯了“失察”罪。总之,一个案件的罪犯,死得算是一群人。]
第596章 文字狱
各朝代众人听着简直是不寒而栗。
如果说,“重农抑商”那个,他们还能理解雍正的行为的话,这个就完全是反人类了。
此时此刻,历朝历代的想法跟现代人直接同频,不是,清朝皇帝是不是有病、是不是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