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673)+番外

作者:壳菜 阅读记录

但天幕下的众人压根没被虞美人的问题带跑,他们全被虞美人摘抄的评论给吸引走了。

要是从前,他们一定不是很明白,这家庭问题有什么好累的。

但想想那些妃子争宠、皇子勾心斗角,再想想皇家发生的那么多狗血故事,他们突然懂了。

就,十分有道理的样子。

所以,问题来了,这雍正好像真的不是很忙的样子,怎么天幕说他是个卷王呢。

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

他们跟天幕有了一样的问题,不过虞美人是反问,他们是纯纯疑问。

……

虞美人给出答案。

[事情并不那么简单。

在这一份乍一看平平无奇的作息表背后,隐藏着雍正卷王般的人生,要知道,天下庶务总归他一人处理,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

在作息表的轻松惬意背后,隐藏的可是,做了13年的皇帝,在这13年里,雍正做到了每天都凌晨四点就起床,只有逢年过节,自己生日的当天,才让自己稍微放松一下。

但也只有一下而已。

雍正帝一生总共批阅了25万本奏章,每天批阅奏章的数量,超过50个。

就算那些保留到现在的雍正皇帝的手稿,就高达上万件,总共有上千万字。

平均雍正皇帝一天要写8000字左右。

要知道,现代人一天电脑手机打8000字,连续十三年,都要担心一下自己的腱鞘炎有没有救,这位猛人愣是用手写,还是毛笔字,写得还不是简体字,是繁体字,一天八千。

而这,也只是奏章上的字而已。

如此,说他一句卷中之王不过分吧。]

第600章 他居然是明君??!

各朝代众人:???

各朝代众人:!!!

看看那个作息表,再看看那个工作强度。

突然明白了雍正帝为什么是父亲儿子中间最短命的那个了,感情不只是朝代上的过渡,还是工作强度上的过渡。

这是不是太离谱了点,一天八千字,还就只是奏章而已,这丧心病狂啊,

……

虞美人也发出类似感慨。

[这谁看了不得说一句,这作息表怕不是假的吧,不然八千字得写到什么时候去。

但总得来说,你不得不说,四十多岁登基,一大把年纪了奋战在第一线上,最重要的是,他还吃丹药,还不是那会儿就行的草药搓成的丹药,就是那种重金属丹,雍正的短命是真的不冤。

但如果可以,我还是希望他能长命一点的。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雍正的功绩——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将青海纳入版图,推行改土归流、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废除贱籍、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等一系列改革。

虽然文人们对雍正有过这样离谱的,类似于千古十大恶人这样的名声,说雍正谋父、逼母、弑兄、杀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诛忠、任佞,简直十恶不赦,其罪当诛。

但真要说,就论功绩而言,不少人都认可,他给清朝续命200年。

对他的评价总体来说,是褒大于贬的。

这种评价,虽然我对对清朝观感不高,但也不得不说,放他娘的屁呢,你这是在说自己还差不多。

对雍正的夸奖,除去那些我觉得特别夸张,类似于“康熙、唐太宗,还有秦始皇,这些勤政君主,没一个比得上他(雍正)的”这种。

总觉得我比较认可的,是“雍正是一个卓越的实用主义政治家。”

“雍正在位十三年,严厉明察、循名责实、整饬吏治、清理财政,大大矫正康熙以来宽纵的弊端,雍正一朝吏治清明,臣下莫不奉公守法,吏治之隆是清代之最,历代仅见。”

还有这句,“世宗创建密建储位制度,提高了他自身的权威,避免了圣祖晚年诸皇子争夺……保持了统治集团内部的高度统一,这是他的一大政绩。”

自己这句,我觉得分外贴切,“他刻薄是真刻薄,但不寡恩;冷酷是真冷酷,但非无情。雍正一朝无官不清的说法,也许夸张了点,却是对雍正治国的公正评价。雍正无疑是一个极有个性的人,也是一个杰出的人物。他感情丰富,意志坚强,性格刚毅,目光锐利,而且奋发有为。”

总之,除去那些让人满腹吐槽欲的内容,就他功绩来说,我觉得这些形容是正确的,客观的。

而且,大家一定也发现了吧,这次评价雍正的用的可都是白话文,这可不是我翻译的,原样就是这样式儿。]

这要不是觉得这一期不太合适,虞美人真差点嘴欠加一句,“因为大清亡了嘻嘻嘻嘻。”

但她觉得,就是虞美人不说,熟知虞美人是个什么性格的人,也一定懂了虞美人下一句想说什么。

不得不说……

他们十分认可。

而如果他们没记错的话,下一位更是重量级。

“这个我知道,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旁边人秒接。

“还有印章。”

“还有闭关锁国……”

“天幕辣评,一生作诗四万多首,没有一首上教科书。”

“他居然是明君??!”

说实话,最该惊讶的分明是他们好不好,这谁能想到呢。

第601章 乾隆:我的卷王父亲

是的,要说他们对这位乾隆在他们的印象中是什么样子。

他们一定会回答这位乾隆帝好像是很不务正业的样子,对他的印象不是很好的样子。

所以问题来了,乾隆到底是怎么成为这个明君的啊,他们不理解,他们决定好好听听。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