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675)+番外
她倒要看看这一路上真的有这么多美食吗,搓手.jpg。
……
[那么,这位在位六十年、我国最长寿的皇帝、被称为美食雷达的乾隆帝,真实的执政水平又到底是怎样的呢。
他在闭关锁国之外,是否有什么我们不知道、未发觉的,值得称赞的地方呢。
或者有没有什么让人更想吐槽的地方呢,我们来仔细看一看。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乾隆帝在位期间,是在康熙、雍正两朝的基础在的,尤其是他爹,给他留下多么丰厚的遗产,这点不用我多说了吧。
由于雍正创新的新的立储制度,乾隆也并没有经历过什么九子夺嫡,也没有经历过他爷爷康熙那种,年纪轻轻就要为自己的皇位而战的情况。
且乾隆在雍正这里也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在康熙末年,他受过康熙的宠爱。
这也让进入夺嫡之争的雍正好过了些,所以他分外受宠。
雍正时期,他更是被雍正帝不留余力的培养,以至于登基前乾隆的风评是这样的——表现出色,深得信任。经常奉命祭陵、祭孔、祭关圣帝君、享太庙、祭地、祭太岁、祭大社大稷等。
这种排面,谁有?
乾隆就有。
所以,可以这样说,从程度上来说,这位还真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生赢家。
出身好、受宠爱、没经过挫折、命长。
最重要的是,他真的很幸运,因为真说起来,乾隆虽是嫡子,但却不是长子,但因为康熙雍正看中他,他也就成为了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当然,唯一值得安慰的,肯定是,即使他拥有这一切的优势,在他卷王父亲的手底下,他仍然无法放轻松,因为他本就因为某些原因,耽误了一些学习。
清朝皇子正常是六岁进学堂学习,乾隆拖了三年,九岁那年才进入学堂。
这也在雍正登基后,疯狂给乾隆补课,务必让乾隆在他的填鸭式教育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好几种语言,弥补没有学习的那些时间。
可以说,在卷王父亲的手底下,乾隆不过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兼通了满、汉文,还遍习文武。
在如此的情况下,他登基了。]
第602章 乾隆:稳住,别慌
清朝。
听着天幕一连串貌似还算客观的描述,乾隆的肩膀一垮,整个人都放松了一些。
但这并不代表着他十分开心,相反,他十分不开心。
他不理解,自己的出圈为什么会这么奇怪,难道他们不更应该关注“康乾盛世”这一主体吗,为什么要那么关心他吃了什么,做了什么,闲的吧。
而且什么卤鸭货,开玩笑,他根本没吃过,后世人是不是有毛病,不要乱说好吗。
当然,最让乾隆生气的,还是天幕最开始那些有关于他是几分之几明君的论调。
他只想说,开什么玩笑,他乾隆帝不是明君,还有谁是明君。
他乾隆就是铁明君好吗,不然天幕干嘛聊自己,还不是后世人认可了他。
想是这样想,乾隆却难得不敢大声哔哔出声,虞美人可是带着他们逛了秦始皇陵、汉武帝茂陵、唐太宗昭陵的狠人,他要是出声了……
他可是还记得虞美人说过的,有空去大清皇陵逛逛的言论,算了算了,多晦气啊。
乾隆识相闭麦。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有多喜欢天幕,他只是更谨慎的观察了而已。
……
[我们讲了这么多皇帝,他们登基后最先做的事情,不用我多说了吧。
没错,就是纠正前朝弊政,乾隆帝就对前两朝,特别是雍正朝的一些政策有特别多的想法,
比如说他九月登基,十月宣布“宽严相济”的为政之道。乾隆初政,总的政策走向是以儒家理念为指导,用宽缓代替父皇雍正的严苛,对百姓实行仁政,对大臣官员宽容开明。
再比如将雍正帝长期监禁的政敌允禵等释放出狱恢复爵位。释放了雍正末因贻误军机而判死罪的岳钟琪、傅尔丹,赐予允禟等公爵。
这些,怎么说呢,确实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尖锐的矛盾,为保持统治阶级各阶层人员的一致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还有就是,雍正崇信的那些“祥瑞”、迷信炼丹长生之术这些。乾隆帝通通不信,也将宫中僧道驱逐出宫,并下令严禁呈报“祥瑞”,“凡庆云、嘉谷一切祥瑞之事,皆不许陈奏”。
这可不是唐朝皇帝的那种嘴上说着不要,实际上真香那种,乾隆还真就是打心底里不相信这些,不屑一顾的那种。
怎么说乾隆也是一个养生小达人,我想这也是他活得久的一个理由吧。
但在他父亲的创新上面,譬如耗羡归公和摊丁入亩这些,乾隆的态度却是非常认真的。
乾隆上位后不久,就把耗羡归公和摊丁入地中的失误,也予以纠正。且严格规定,以后各地奏报垦荒田亩时,必详办查核,“不得丝毫假饰以滋闾阎之累。”
除此之外,他也快速处理了几次叛乱,处置了亲王结党营私案。
可以这样说,早期乾隆的形象就是非常有能力、有手腕,在调整和纠正了雍正朝某些失误政策的同时,也继承和发展了雍正时所有积极意义的政策,
使乾隆朝的政治和经济在康熙、雍正两朝的基础上,可以继续向前发展,对清朝的统治全盛局面出现,是一个良好开端。
到目前这里,我觉得非常有必要艾特一下西汉的汉元帝刘奭,看看面对先皇时,什么才是心里有数。
如果要详细说乾隆帝的经历,我只能说,这着实有点多,毕竟他命实在是太长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