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726)+番外

作者:壳菜 阅读记录

那唐太宗呢?通过玄武门之变上位,按理说会被所有人戳脊梁骨的,但却生生凭着成就扭转风评,乃至于让后世人都对哪个被篡位的父亲有意见。

唐太宗又得是变态离谱到怎样的地步?

那人想着,心里感叹,也是真的觉得,能把自己弄得跟这两位大佬同台竞技,实在是太厉害了。

……

[关于汉武帝军事上的成就,我们重点讲与匈奴之争,最重要的是,把我卫青和霍去病介绍出去。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背景,

要说汉朝跟匈奴的梁子是什么时候结下的,就要追溯到汉高祖刘邦时期了,

公元前200年,汉朝刚建国没多久的的时候,刘邦亲率32万大军打匈奴,结果因为轻敌冒进的原因,反被匈奴40万军队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

当然,也是因为当时的匈奴也出个一个狠人,冒顿单于,在秦末乱世时,他灭东胡,征服楼烦等国,称霸草原,夺取河套地区,建立强大帝国,直接成为一方霸主。

而刚刚建国的汉朝则与之相反,咳,就是有那么亿点点穷得样子,还有就是汉朝当时的内部封建割据势力没有解决。

种种原因让刘邦选择了牺牲小部分可怜女性,保护大部分人的“和亲”政策。

也就是把宗室女子嫁给匈奴首领,每年送去一定数量的黄金、绢、絮,米、酒,允许人民往来买卖。

在汉武帝之前,刘邦以后几代皇帝,虽然一度注意改革边防制度,实行屯田垦荒,但都没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但汉朝跟宋朝的最大不同就是,宋朝是跪着跪着脊梁就弯了,自己也成为了软脚虾,而汉朝的历代皇帝们,是表面没有什么大冲突,但实际上憋个大的,你能不能完成另说,但首先就是,谁也不能忘了匈奴现在正在威胁着汉朝。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虽然我对汉朝的槽点可谓是满满,但对汉朝的好感度超级无敌高,也难怪我们现在被称为汉族好吧。

但我唯一想说的是,能不能对和亲公主有多一点的记录呢。

这里我必须歪个楼,我知道,也许最开始的“和亲”政策真的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最佳选择,这确实是能理解。

但为什么不能对她们有更清晰的纪律呢,她们也是英雄不是吗?

如果在汉朝和亲的历史上,我们只知道一个王昭君,还是因为她沉鱼落雁,那才多可笑。

所有为国争战的将军拥有姓名,我觉得这个是应该的,并且觉得这是一定要的。

但和亲公主们的所作所为,不也是用自己的方法,维持了两国的和平吗。

我其实是有些不明白的,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心安理得的说出“从胡俗”,又心安理得的嫌弃那些去匈奴和亲的女子。

如果真的那么瞧不上的话,你为什么不能再优秀一点,让她们不再有去匈奴和亲的忧愁。

如果你们真的那么想要和平,为什么不能自己上阵杀敌,一边惧怕一边嫌弃一边高高在上。

你们知道你们这叫什么吗,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贱不贱啊。]

虞美人吐出一口气,[也许会有人说,我也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普通人,我也怕死,我也不想上战场啊,更不想面对匈奴,打匈奴又不是我的义务啊?

疑问我为什么要在这里质问你。

好,这我也能理解,普通人嘛,我也是一个普通人。

那么,你们就不能像我一样,如果不能勇敢上前,那就闭嘴,长了一张嘴就是为了彰显你的无知是吗?

在和亲这方面,女性成为了牺牲品。

但请不要心安理得,你们得知道,和亲的目的是因为想“和平亲善”。

我今天站在这里,是作为今日不用担心和亲的幸运儿,我想你们应该比我更懂,我到底在说说什么,不是吗。

收起你们面对和亲公主时高高在上的态度吧,顺便,能多点记录就真的太好了。

英雄值得永远被铭记。]

第648章 汉武帝争战篇(2)

虞美人这话没有点任何一个人的名字,但一字一句就像是化身成大耳刮子了一样,抽得不少人脸生疼生疼的。

而这些人,赫然就是那种面对公主和亲这件事吆五喝六,嫌弃这嫌弃那的人。

虞美人明明不是第一次说这话,但也许是接下来就要讲汉武帝打匈奴的缘故,这杀伤力可谓是格外的大。

不少人对于虞美人能说出这话,是意外又不意外的。

他们以为,面对和亲公主的事情,虞美人可能会骂,也可能是完全理解。

但该说后世人的思路真的很新吗?他们把她们放在了英雄的位置,态度是相当明显的,如果有些事情是避不可免的,是一定要付出代价的。

那么请不要忘了,去做这件事的人,都是英雄。

如果不愿意这件事情发生的话,那就自己变强,打到敌人闭嘴。

如果没有能力,也请不要出言嘲讽。

对于虞美人这些后世人来说,和亲公主所做的事情,所有的牺牲,是值得所有人记住的。

历朝历代被迫成为和亲公主的人,几乎眼神震动看向天幕。

一时只觉得震惊到失语。

要知道,就连她们自己,也只觉得自己无比可怜,被选中后如此倒霉,又有什么办法呢。

她们自己都不觉得自己是什么英雄,后世人却觉得。

她们自己都觉得自己不过是一粒尘埃,后世人却想要记住她们。

脑海中,突然闪过虞美人讲过的,她从前并不在意的优秀女性们,她的目光逐渐坚定下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