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742)+番外
答:虞美人这个奇葩。
实在是这无论多少愤怒,在听到虞美人这话以后,都无法表现出来了。
哭笑不得.jpg。
紧绷的肌肉随着虞美人一句不着四六的话放松下来,汉武帝喝了口蜜水,缓了缓自己受到惊吓的那颗心。
脑海中将虞美人透露出来的信息又梳理了一遍,巫蛊之祸的发生绝没那么简单。
一切事情怎么就那么巧合,江充针对太子的动机是什么,使臣又是怎么有那个勇气阳奉阴违的,太子造反的消息为什么会传得那么快那么猛,仿佛一天之内,整个大汉都知道了一样。
从天幕中的资料看,使臣名叫苏文,是个宦官,也难怪虞美人说他重用宦官是玩火自焚了。
叹了口气,刘彻实在头疼。
不想思考.jpg。
秦朝。
嬴政看了看刘据,心中对比一下自己的太子扶苏,除了沉默,还是沉默。
他在想,扶苏在汉朝到底是有多深入人心,才会让汉武帝的太子刘据,一时间有这么多怀疑。
他俩脑子是成对长得吗?
刘据总不能是扶苏的转世吧。
用虞美人的话说,因为自刎想要弥补遗憾,所以这次拼死反抗,但万万没想到,前世自刎后世自缢。
总感觉从那个刘据身上,看见了自家扶苏清澈又愚蠢的影子是怎么回事?
叹气.jpg。
……
轻咳一声,虞美人继续说道。
[而我们的现代人的态度,咳,就跟管理员差不多:高祖之后,史家誉为文景之治,其实,文、景二帝乃守旧之君,无能之辈,所谓“萧规曹随”,没有什么可称道的。倒是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果汉代只有僵化的经学,思想界死气沉沉。武帝以后,汉代有几个大军事家、大政治家、大思想家?
也就是对文帝景帝,评价稍微温和了那么亿点点而已。总之,我们评价汉武帝,不是只讲他的功,也不是只论他的过。
但总得来说,汉武帝功大于过,尤其功绩这方面,属实开挂。
打匈奴只是之一,却不是唯一,文韬武略样样都行。
但最拉好感的,大概是最后的轮台罪己诏,知错能改,我也不说善莫大焉了,只说这就跑赢了那些做错了事情的皇帝中,百分之99.9%的皇帝。
你错了,无论道不道歉,这件事都在史书中有所记录。
你觉得道歉丢脸,但勇敢认错那才是体面好吧,死不悔改才最丢人了。
你说是吧,唐、玄、宗、李、隆、基!
汉武帝篇就到这里结束了,怎么样,有没有一种十分精彩的感觉。
龙凤猪三位千古一帝,我们讲了龙和猪,他们的性格也许各不相同,但行事为人同样洒脱,谁看了以后,都不得哇哦一声,简直帅呆了。
而接下来,我们要讲的,同样是帅得独树一帜、独领风骚,靠人格魅力征服了一大票人,造就了群星璀璨贞观朝的绝对引领者——唐太宗李世民!
我们的天可汗,大唐白月光,二凤陛下。
——文韬武略,晋阳起兵,四方征战。
聚贤臣良将,玄武兵变;武能定国,文能安邦。
四夷降伏,海内乂安,古来英雄天可汗。
居大位,揽天下英才,尽入吾彀。
这就是我们的天可汗,来,排面走起来,我们掌声有请。]
第663章 隋末十八路反王
随着天幕下,历朝历代众人十分给面子的鼓掌声,虞美人轻咳一声,表情郑重,说起了唐太宗。
[说起龙凤猪三位皇帝,秦始皇只让人觉得威严,汉武帝最让人祝摸不透,而唐太宗,便是最让人觉得亲近的一位,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出生于隋开皇十八年,名字中的“世民”来源,便是看相者的一次预言,说李世民是“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
济世安民,便是世民。
果不其然,李世民也确实表现出他无与伦比聪慧的一面,幼时聪明机智,高明的见解非常深远,面临关键大事刚毅果断,不拘小节,反正当时一个人没有一个人能够估量他。
李世民的初登场,是在公元615年,隋炀帝在雁门被突厥包围,李世民响应招募去救援时,唐太宗的出名不单单在于他的治国,更有他在武功上的加成。
李世民有多能打么,反正管理员就评价了,“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解救了隋炀帝,却并不是说他对杨广有多忠诚。
说起来你们可能不信,唐太宗李世民从来都是谋朝篡位的一把能手。
这个能力不只表现在玄武门之变逼父退位上,还表现在不过时隔两年,在公元617年,李世民就撺掇着李渊趁早造反这件事上。
最开始,李世民只是暗中图谋起义,常常降低身份推崇士人,拿出财物来供养门客,群侠大盗,以人格魅力征服所有人,让这些人没有一个人不愿效死力。
之后,李世民又暗戳戳鼓动父亲李渊起兵反隋,李渊果然被撺掇成功,李世民顺势,率军攻打西河并宣布政令,攻下西河后,李渊封李世民为敦煌郡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军。]
虞美人都不需要再过多描述那个场景,天幕下众人就仿佛已经脑补出来了。
唐太宗李世民少年时,那怎么遮都遮不掉的少年气,以及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